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枫桥经验”是一个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好经验;是一个事关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经验。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要努力让人民至上、敬畏民意成为人民警察最基本的职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从信仰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公安工作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工作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打造警务共同体,从社会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寻求新的动力机制,从动力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做到执法为民,既保安全又保人权,从法律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解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3.
金伯中 《公安研究》2013,(11):58-63
“枫桥经验”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好经验,是事关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经验。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要努力让人民至上、敬畏民意成为人民警察最基本的职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从信仰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公安工作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工作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打造警务共同体,从社会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寻求新的动力机制,从动力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要努力做到执法为民,既保安全又保人权,从法律层面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凌取智 《前沿》2014,(3):7-8
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制度化、法治化,将以人为本的宗旨体现在党的制度设计和法治建设中,通过完善制度和法治的路径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将党的路线、政策、措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将和谐的党群关系置于健康的发展轨道之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的整顿由此展开,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保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取得实效,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适时提出,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党中央密切党群关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信心和决心,表明了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相连、一脉相承,更显示了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准、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抓手.就是要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7.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时期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基本构成,提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必需的法律知识、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强的法治能力,并且探讨了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阳 《重庆行政》2015,(4):62-6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思想认识活动。其最根本内涵是,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权力受制于法律,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力要尊重权利。  相似文献   

9.
刘广忠 《群众》2013,(11):73-73
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弄懂、弄透并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核心问题,让群众观念内化于心。首先是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可现在有的人竟然“健忘”了、模糊了。我们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出自平民,来自基层,生活在群众之中,而非在群众之上。树高千尺不忘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追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论述,指出“群众公认”的发展轨迹及其继承性;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迫切需要等方面论述“群众公认”原则的时代意义,并指出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增强在维护群众权利、尊重群众意见、发挥群众作用等六个方面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要求和工作态度等方面时刻保持警惕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新时期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素质和能力,应增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追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论述,指出“群众公认”的发展轨迹及其继承性;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迫切需要等方面论述“群众公认”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观要求,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迫切 要等方面论述“群众公认”原则的时代意义,并指出干部5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马克思主6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为中外来宾奉上了一场成功、精彩、难忘的文化盛宴。我作为静安区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站的一员,与“小蓝莓”和“小白菜”们共同分享了184天的辛勤、欢乐与感动。这是一次难得的契机,也是一次珍贵的实践,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对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新时期如何开展群众工作有了更加切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与网上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肉搜索”是网上侦查的有力工具,但也存在着暴露个人隐私之类的侵权行为。网络表达推动着民主建设的同时,也凸现出了网探的群众基础与法律盲点。公安在运用网络侦查时也有法律障碍。警方发帖让网友提供线索是否侵权,网侦中的群众路线如何体现,等等,都需要在案侦实践和法治建设中找到答案。网上调查只是司法调查的补充,不能回避“人肉搜索”用于网侦的局限与风险。  相似文献   

15.
梁太波 《当代广西》2013,(19):29-30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治国之需 国因法而治,因法治而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报告首次将法治思维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写入其中,充分显示出法治思维在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这也表明,不仅法律学者、法律工作者需要具备法治思维,各级领导干部也都应该自觉运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全省部署开展法治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各市党委、政府在党代会上将法治城市创建列为重要目标,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生态保护,狠抓公共权力规范运行,以法治文化提升市民的法律素质,注重解决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法治,夯实了法治城市的基层基础。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提高到87.4%。”前不久,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在听取全省2009—2012年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考评汇报时作出上述评价。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被凝练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抗战时期把群众路线思想广泛运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带领群众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和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三三制”原则,开展整风运动;推动文化与抗日群众相结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成功运用也为新时代探索群众路线新的实践方式,满足新的群众利益在思想和实践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一些常用概念,一旦较真,便成为模糊问题。“群众”一词就是如此。我们常说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参与、群众推荐,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但谁是群众,群众在哪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断。网络群众路线的开展是对传统群众路线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搭建了党同人民群众交流的新平台。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必将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是党确定的一项治国基本方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于2006年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法治思想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管子》中已出现了“以法治国”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强调通过法制对社会和国家事务进行管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离开了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是不完整和没有保证的现代化。省委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就是在深刻分析新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后作出的科学决策。“法治浙江”既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又与之一起构成了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