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城镇化不彻底、集约化程度不高、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矛盾比较突出、农村空心化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深化国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等五个方面去着力,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协调推进。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对促进各类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推进我省小城镇建设对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既是经济政策的重点,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是我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互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2.以人为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城镇化质量和数量均衡发展;3.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协调发展;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由偏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城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业化、非农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根柱 《理论前沿》2003,(24):39-41
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走偏向就业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为动力推动城镇化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协调发展的道路。要坚持科学规划、节约优先、生态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代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全国各地从本地区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多年来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在许多省还实行了非均衡推进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城市作为一个时期的重点,以城市带动农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精神,结合湖南实际,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从"四化两型"整体建设全局的视角,把握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六个关系,努力构建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为目标的六个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表现在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三个方面,而促进城镇化建设应科学规划,注重中心村镇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域城市化和县域城镇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和路径不同。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一是要树立大中城市化的理念,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促使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或城市带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载体,以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必须加大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共促县域经济的繁荣;三是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加快城乡协调的改革进程,形成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四是必须充分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是要消除乡村,而是要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又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扎实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回应和解答新时代“三农”问题。农村关涉共同富裕的基本面,要努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解决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和人才供给等难题,优化农村创富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发展难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群体,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运行管理、集体产权和发展动力等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解决“三农”发展难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律政策对于包括城镇化在内的各种社会发展进程始终具有主导性作用,现行土地、户籍、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中一部分内容存在阻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作用,必须消除这些法律政策桎梏,为下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打开空间。  相似文献   

15.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必然要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利用点、带、网三种经济空间格局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国际发展环境受到的约束增强,国内人口、资源环境也发生深刻改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立足新形势的需要从优化发展路径动力转换、加强特殊类型区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与构建更加科学的区域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数据表明:陕西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支持现行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假设,现行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制度导致的陕西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实际需求间不协调。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适应性改革,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成长,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塑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方可实现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之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绩的、土地的城镇化,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型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形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而土地经营权归农户家庭所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日益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新的论述,既体现了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又为解决当前矛盾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既具继承性又具创新性,是我国农村土地权利机制变迁中的一项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