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每当美国外交受挫或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总会招来有关美国衰落的一场大辩论。人们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凸显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无论其兴其衰,都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每一根神经。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分别制定和实施了“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单边主义”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的提出是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美国的这三大国际战略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帆 《廉政瞭望》2004,(2):28-28
美国总统布什1月12日发布一项命令,禁止卷入官方贪污腐败活动的外国人移民美国。事实上,从2003年8月起,美国在迈阿密设立了移民和海关执法特剐行动小组,司没收涉嫌贪污腐败的外国高官在美财产之责。纵观美国近来国际反腐败的一系列积极表现,背后有它本身的利益要求,可以归纳如下:其一、日臻完善的国际反腐败大环境的推动。“9.11”事件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11日将永远镌刻在美国的历史上,刻骨铭心地留存于美国人民的心中。作为美国引以自豪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象征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楼和五角大楼,被恐怖主义分子劫持的飞机撞毁或部分撞毁,国会和国务院附近也接连发生了汽车爆炸事件……这举世震惊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是美国的国家悲剧。国际社会和各国政要也强烈谴责这种国际恐怖主义行径。在悲痛和震惊中,我们也不得不进行深深的思索,为什么作为“20世纪政治瘟疫”的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没有随着国际局势的总体趋向缓和消声匿迹,反而有日趋泛滥之势?难道真的要…  相似文献   

5.
近来,随着美英军队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结束,国际和国内专家学者开始评估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格局、中东海湾形势、美国与法、德及阿拉伯国家关系等的影响。事实上,这场战争对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也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冲击和影响,并均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13日,被提名担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在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明了“依靠外交来恢复美国领导力”的决心并表示将推行国际协调路线。她声称与推行单边主义而受到抨击的布什政府不同,在奥巴马的领导下,美国外交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美国民主输出在国际法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国际人权保护问题上,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构建自始就体现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价值观及文化。美国一直试图将人权保护普遍化、法律化、国际化,美国对国际人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论和观念、作为国际人权保护机构的倡导者和领导者等三个方面,美国的民主理念、价值观及人权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人权公约的制定。但在国际人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美国所宣称的民主的国际人权保护充斥着法律悖论,美国的国际人权保护是一种颇具欺骗性、隐蔽性的“法理霸权”。  相似文献   

8.
李德龚 《廉政瞭望》2010,(19):32-33
当下,在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上,中国被哪个国家起诉最多?可能很多人回答是美国。错了,是印度。  相似文献   

9.
吉林大学教授王家福:我想从国际经济格局的角度来讲一讲回归的意义。从国际经济格局角度来说,所谓国际经济旧格局,我认为是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美国,所谓一级市场,这个市场上至核武器、军工、下到儿童玩具,高层次地辐射市场,这个市场制约着国际经济旧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在1948年到1951年4年期间,对欧洲国家英国、法国等投入126.9亿美元,支持他们自撑门户,这就构筑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堡垒,而且超前了20年,从经济格局上又控制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组成的二级市场,这个市场以民用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世界多极化主要是指在国际体系中有多个战略力量中心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实力受损。苏联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也受到较大的牵制。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日本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西欧尤其是法国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的一面。这些变化对美苏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形成了冲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多极化的苗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看到了这种变化,并于…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6):19-19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日前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2012》,在被调查的5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排在第一位,美国、瑞士、新加坡和瑞典分列2—5位,中国排名第23位。中国香港2011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估曾与美国并列第一,今年美国退居次席。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同时,宣布增兵阿富汗。经长达数月的“思索之旅”后出炉的这一新战略,不仅在国际社会引起非议,美国国内也是批评声音不断,有的甚至直陈阿富汗战争将会重蹈越南战争覆辙。这位因张扬“和平”大旗而当上美国总统的人,却也将政治前途赌博似的押在了战争一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力研究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衡量国际竞争力因素入手,分析美、新、日、德国际竞争力消长成因,介绍我国的大致情况,从中提出几点启示。一、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衡量国际竞争力的要素自1978年美国技术评价局开始国际竞争力研究,1983年美国工业竞争能力总统委员会对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经典性定义后,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说是纷繁复杂。樊辛欣将其比较列出有代表性的十种。一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IMD)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国际方面来看:第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有利时机,不遗余力地谋求全球霸权,妄想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但遭到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昔日盟友的强烈反对,尤其遭到中国、俄罗斯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做为其中的一极,其影响力和作用正在迅速扩大。中国只有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会在21世…  相似文献   

15.
2014年5月14日,俄罗斯拒绝了美国关于2020年后继续使用国际空间站的请求,并停止了对美国提供俄制火箭发动机的供应。此举被看作是俄罗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的回应。俄罗斯媒体称,俄罗斯已经计划在半年内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这也是俄罗斯继高科技领域后。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国际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动,每次变动都伴随着大国利益的重新调整。在这三次变动中,美国从一个新兴大国最终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国也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艰难的民族复兴历程,最终成了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国。每次格局的变动,美国都是积极参与,而中国更多地是被动参与,但中美两国都从中受益。在变动中,中美关系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情与仇的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17.
肃贪倡廉世界共同的话题辽宁王刚1983年10月,由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廉政公署等国家和地区的肃贪机构发起的国际反贪污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首届会议。两年一度的国际反贪污会议至今已举行了5届会议。会议宗旨主要是针对贪污这一世界性的腐败问题,探讨反贪防...  相似文献   

18.
历届国际反贪大会简介反贪污是一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际反贪污大会自1983年首次召开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已举办了七届,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第一届国际反贪污大会是1983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主题为:关于政府部门中的贪污和其...  相似文献   

19.
汪洪斌 《湘潮》2012,(9):37-39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下了刚劲有力的“董必武”3个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第一次以公开身份在美国活动,董必武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