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的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引导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不断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建设,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正确把握邓小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价值立场。 邓小平的价值理论极为丰富,这里只就邓小平的价值主体思想和价值评价思想作些探究。 一、邓小平的价值主体思想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要深刻理解邓小平价值思想的内涵,必须了解在邓小平的价值观中,价值主体是谁,对谁的价值?因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成功开辟,同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与系统创立内在相关。邓小平从发展价值观上看待一切发展问题,提出并首创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价值主题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发展价值主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价值同源同构的发展价值客体论,"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发展价值评价论,分三步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价值目标论。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是特色理论的价值观李新华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即客体属性和主体的客观需要的适合、接近或一致。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辩证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没有关于价值问题的系统阐发,但其整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人民观,包含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政治上发展民主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观点。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邓小平人民观的核心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必然要求在政治上发展民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对社会理想的价值选择和不懈追求。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价值尺度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价值手段是市场经济,价值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呈现出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相契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黄信 《学理论》2014,(7):13-15
邓小平人本价值观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高价值取向,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原则;充分尊重人的道德情结;关注民生、实现人民利益的价值目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格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八十年代末他又明确提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47、330页)邓小平时刻关注着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三高准则制定中国的国际战略,国家利益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因为:第一,国…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科学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群众观,也是科学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的价值取向,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行为,示范、调节、整合和保护中国各阶层的利益,也是预防和反对负面价值观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与各种乌托邦社会主义流派企图通过先验理性和人道原则“发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同,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精神的本质反映。劳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体”,因为劳动确立和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民主体立场和根本内容规定。以劳动自由为基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基本主张;以劳动平等为基础的按劳(需)分配和人民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基本主张。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劳动为“实体”的自由、平等、民主、公有、共享诸价值“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决策是由决策目标、决策方法、决策步骤、决策技术以及检验决策的标准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主体行为。决策主体选择什么样的决策目标、使用什么样的决策方法,往往是由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他看来,...  相似文献   

11.
人民性——邓小平决策思想的根本点张汉娟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决策,是马克思主义决策原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过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面对现实国情和人民的需求,邓小平指出党所制定的一切决策都必须符合以人民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决策必须符合人民利益,另一方面决策必须...  相似文献   

12.
安丰家 《理论探讨》2005,3(1):23-24
邓小平人民为本的价值思想是他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其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价值核心,共同富裕是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是价值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价值精髓。其意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思想武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构建新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指实践主体在创造文化时所表现出的特殊的价值选择和利益追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既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今天,之所以要重新议论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是因为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着错误,有的还很严重,因此,对共产党员的价值导向的正确定位,已成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先修队组织,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党的党章和党纲中,在党的领袖人物的讲话中,对共产党员的价值观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县求。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为者讲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平…  相似文献   

15.
陈海燕 《党政论坛》2012,(13):27-29
社会转型期的群众基础和党员队伍两个主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碎片化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对党的群众工作形成重大考验和严峻挑战。当前,“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具有极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邓 小平同志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 ,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 ,构成了邓小平群众观的主要内涵:1 .邓小平同志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突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群众观的核心革命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们怀着美好的追求、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目的也在于企盼美好生活的到来。因此 ,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成为邓小平群众观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时 ,把人民的利益和追求融入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论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当前,加强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必须贯彻“三个代表”的目标原则、利益原则和实践原则,处理好坚持最高价值目标与现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个人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的关系、坚持价值目标与实现价值目标途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农民价值观包含了农民利益观、农民生产力观、讲求实效观和共同富裕观等思想观点。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唯物史观和现代伦理观思想特点,其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群众为本”,是指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实践主体、价值行为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坚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和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 “以人民群众为本”与“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世界观基础的完整内涵,并表征出整个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意义和价值。 “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从根本  相似文献   

20.
邓 小平的认识论是对毛泽东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 ,它把真理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 ,具体表现在 :一、“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统一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经正确地论述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问题。他说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857页)。并指出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1096页)。这实际上是以价值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去评价和规范人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