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快乐大叔 《党课》2012,(3):98-99
德国人为人做事严谨、认真是出了名的。有几则笑话,都是表现德国人严谨做派的。一则是说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是组建天堂,应该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做厨师,德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  相似文献   

2.
“人”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蕴合并开显出了“人”的多维哲学视域: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青年马克思的视域中,人就是以社会为本体,通过自觉自由的对象性活动融入又走出自然,实现自我的存在物。这为科学地界说“人”的存在,为真正解开“人之谜”、叩问“人为何物”提供了一把锁钥。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为人之本,诚信是立业之基。作为一个人,当然首先他是一个自然人,有自己独立的躯体和思维,有自己的志趣和爱好,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和尊严。同时,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离开社会,一个人不可能独立生存。既然是社会的人,就必须与其他人交往,包括感情的交流,互帮互助,商品交换,人情往来。在这一切交往中,诚实守信是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守则.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关注和肯定,是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单地讲,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对人内在要求的指认,是一种社会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实质是要求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好人丁新民     
田培良 《实践》2010,(1):42-44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把世上的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什么样的人算好人呢?在我们眼里,好人就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本书的主人公丁新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6.
今明两年地方党委将进行换届,因此,在考察任用干部中,要防止以下“四种人”。一是有人缘无原则的人。这种人工作上不讲原则,搞你好我好大家好,只图拉关系、求人缘。二是有能力不廉洁的人。这种人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耐不住清贫,抵不住诱惑,守不住名节,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三是廉洁不作为的人。这种人遵纪守法,廉洁白律,但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廉洁不勤政。四是勤政无效率的人。这种人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怕担风险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做到教育人、引导人、依靠人、激励人、理解人、尊重人、为了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8.
不妨慢一点     
胡丽莉  贺振宇 《实践》2014,(2):41-41
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相似文献   

9.
好人丁新民     
田培良 《实践》2010,(11):48-51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把世上的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什么样的人算好人呢?在我们眼里,好人就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本书的主人公丁新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0.
李源潮 《学习导报》2012,(12):33-35
人总是要有追求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人有思想意识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上,人们的追求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追求的不同层次,一般是由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人们追求生存、追求安全、追求尊重、追求价值实现、追求社会理想,都是合理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社会的先进分子,应该是社会上有先进追求的人、有高层次追求的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价值观角度来说,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追求,即追求发展先进生产力,追求先进文化,追求中国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追求全中国人民的幸福。具体来说,中青年干部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先进追求。  相似文献   

11.
论时代与人     
时代与人的关系,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关系。时代需要人,人是时代的存在方式。人需要时代,时代是人的本质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净化灵魂     
灵魂是心灵、是思想;灵魂也是人格、是良心。一个人的灵魂,就是二个人大脑的中枢神经,就是一个人最高的司令部。对于一个人来说,它具有无限的权力,它主宰着一个人全部的思维和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13.
郑文 《廉政瞭望》2011,(20):46-47
“名字像越南人,长得像日本人,口音像台湾人,护照是美国人,其实是党的人。”网上有段子这样调侃阮次山。  相似文献   

14.
黄林 《廉政瞭望》2010,(8):18-18
我们所讲的老实人,是老老实实做人、蹬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是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是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是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的人。  相似文献   

15.
论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其特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在我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古、洛甫(即张闻天)、王稼祥三人,开头都是所谓“教条宗派”里的人,主张是同样的,都是相信共产国际的,认为共产国际说的都是对的;他们学的是本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国革命都没有实践过。这三个人也不一样,有区别。张闻天喜欢学习,喜欢研究问题,平易近人,不大愿意做整人的事。博古很有才气,是个锋芒毕露的人,比较喜欢整人。王稼祥比较灵活,但也没有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方萍 《新长征》2009,(6):50-51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人的尺度。所以,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路金兰 《党建文汇》2007,(10):21-21
即使工作到过劳死,也毫无怨言的人,在日本占大多数。大部分日本人见面时都是互吐苦水,强调日子多么不好过。即使收入再好、家庭生活再安定,也很少听到有人炫耀自己是多幸福的。平均年收入在世界名列前茅,满脸笑容,行礼如仪的日本人,真的如此不幸吗?人要确认幸福是很不容易的,但若问日本人:“你幸福吗?”即使事业蒸蒸日上的人,都无法断言自己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9.
人的综合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和协调的各种素质的统一体。其中健康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力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体现;自由个性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因而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是这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它不仅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和前提条件,同时也体现和推动着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20.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正是在“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中,才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超越。然而在对人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的本质看做先验的或预成的。因此,现代人学思想要排除对人的本质规定,把人看做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被认为是自由的生成之物,而不是固定的预成之物,于是便实现了对人自身的认识从人的本质维度向人的生成维度和自由维度的哲学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