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城市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要更新发展观念,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土地商品与土地资本的内涵、外延及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探讨了土地资本商品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以期在土地资产处置时正确处理政府与各投资主体的利益关系,从而建立合理的土地资产分配、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牢牢掌握城市土地供应的主动权,一切用地经由政府统一供应。地方政府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统一供应土地。土地统一供应增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了政府土地资产收益,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虽然土地统一供应政策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的楼市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地方财政安全,引致了地方财政危机。土地供应要遵循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土地供应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创新土地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只将土地作为一种生存的工具,称之为生产资料。经过30年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才由生产资料变成土地资产,又过了20年土地才具有了部分生产要素性质。从实践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将土地资产变成土地资本。  相似文献   

5.
王玉波 《求实》2012,(6):44-47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将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到城市土地管理中,城市土地管理从资源管理向资产经营转变。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将"治理"理念引入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对于实现城市土地与其利益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收益及其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产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正确认识城市土地收益及其分配问题,对有效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军队党的生活》2013,(2):83-83
禁止违反规定处置军队资产,谋取私利。不准有下列行为:不执行军队资产处置程序和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擅自处置军队资产.故意不评估、低估、漏估或者低价变卖军队资产;擅自改变军用土地用途,或者插手干预军用土地转让、置换,或者与受让人串通,损害国防和军队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生产要素,而且是重要和巨大的资产和资本。为实现城市国有土地资产价值、规范城市化的有序发展、有  相似文献   

9.
《红岩春秋》2008,(1):F0003-F0003
重庆市地产集团是以储备整治全市经营性土地为主要职能的大型投融资集团。作为政府运作土地资产的载体。重庆市地产集团干2003年2月28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在政府主导型土地储备供应构架下和市场运作机制下.重庆市地产集团承担了土地储备整治、土地开发整理、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项目建设等重大任务。经过五年的发展,截止2007年,重庆市地产集团资产达到了352亿元。在重庆十个“百亿重点国有企业”中名列第三位。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土地管理,应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坚持深度规划后出让,开发地块尽量做到控制性详规、形态规划、专业规划全覆盖,这能使土地出让价格提高30%,最多可达一倍以上。二是坚持生地变熟地后出让。由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动拆迁,土地整治好后再出让,不仅能保障依法拆迁、公平补偿,确保各方利益,还能大幅提高土地资产价值。三是坚持招拍挂出让。这是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既能预防腐败,又可避免协议出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四是坚持依法收回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土地管理则是政府的一项管理职能。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国外产品、资金、技术、服务的进入,必将对我国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市场运行规则、中介服务市场、土地管理方式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加入WTO对土地市场的影响加入WTO对我国的土地市场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1.对政府管理土地市场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入WTO,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加入WTO”。WTO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为各成员方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了一套法律…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间财权与事权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但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较为滞后,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尚弱,分税制的位移效应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愈来愈依靠土地财政,借助扩张性或违法性土地征收方式,以解决其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了土地政策执行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低进高出"的炒作土地方式是地方政府权力寻租产生的温床。通过土地批租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发展房地产增加税收、通过土地抵押获取融资债务,是土地财政的三大主要途径。土地财政造成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及不可持续,易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调,加大政府融资风险,侵蚀农民权益,危及社会稳定。缓解土地财政之弊端,需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分税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配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者身份,合理矫正地方政府短期土地出让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以往实行的国有经营性土地协议出让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是土地交易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中,土地出让往往采取非市场的方式,买高卖低都由政府说了算,交易双方在利益上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地位;二是特权左右为土地定价问题。由于缺乏制度的制约.协议出让土地的权力很大程度掌握在一少部分人手中,批条圈地、低价卖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土地开发商直接与土地拥有者签定土地出让合同,多头供地的格局使得土地交易暗箱操作、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为此,本刊记者选取了几个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土地协议出让制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政府干预与土地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本丈对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理论导报》2013,(2):I0004-I0004
萍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受萍乡市人民政府委托,在萍乡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具体实旅土地收购、储备、招标、拍卖出让工作的指定运作机构,同时也是土地交易市场的承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收购、供地计划,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50平方公里)需盘活和调整的存量土地,依法没收、收回的土地,拟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企事业单位需整体转让、整体外迁的土地和其他可转为建设用地的集体土地等,适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实行统一收购(收回)、  相似文献   

16.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今天,这句话仍然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然而,土地母亲孕育的巨大财富,究竟落入谁家?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拥有,谁受益。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政府可以对农用地实施征用。因此,作为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是理所当然的。在土地市场中,政府居于垄断性“中介”地位,是市场上端货源(农村土地和城市拆迁用地)的垄断性买家,又是市场下端商品(经营性土地)的垄断性卖家。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农用地,通过土…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4,(10):25-26
“总目标”:将房地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实施过程中要有定量标准,即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开发总量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20-30%。“一个关口”:严把土地关,政府对可开发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加大土地一级市场公开拍卖和长期租用制度的推行力度,建立企业开发用地公示制度,加大土地使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企业擅自更改土地用途行为、只购买不开发转手倒卖行为,提高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承包法》肯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一项重要的具有物权性质的财产权。土地征收是政府行使的一项公权。由于公权的过于强大,土地征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带来侵害。如何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成为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保留承包权,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可以盘活资产,使得单位面积土地的价值成倍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金小平 《支部生活》2011,(10):45-45
永仁县出实招破解村集体“无钱办事”难题。一是盘活现有资产,确保资产增值。对长期闲置的村集体所有荒地、机动地、公共场所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确权,并向社会公开招标进行承包、租赁,使呆滞资产重新产生效益。二是用活惠农政策,夯实发展基础。一方面用足国家林改政策.利用林改预留的山林发展林果产业;另~方面用活土地流转政策,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开展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整出连片土地有偿出让给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村集体通过提供中介服务获取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