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倩 《法制与社会》2014,(16):242-243
当代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犯罪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特征的研究,从多方面分析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未预防和阻止犯罪的发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只有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盗窃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盗窃犯罪现象不容忽视,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盗窃犯罪特点的分析,探讨其犯罪原因,从多方面采取各种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更有效防范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黑客道德准则、网络技术局限、网络立法滞后是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客观原因和大学生分辨能力缺乏、自控能力较差及网络道德弱化是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观原因分析,提出通过加强网络技术防范、网络法制建设、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BBS建设来防范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大学生盗窃犯罪这一情况,通过走访高校调研等形式,得出了大学生盗窃犯罪的一些特点,并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因,然后又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有关预防大学生盗窃犯罪的措施,以及提出了对犯罪大学生制裁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某一类或某几类犯罪特点进行分析,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各种媒体在对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报道中也往往更注重对具体个案的处置,而缺乏对这一类人犯罪根源、本质的深入剖析。因此,一旦出现大学生犯罪,尤其是恶性犯罪,就会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这种现况显然不能为制定有效的大学生犯罪预防措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研究大学生犯罪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恶性事件的偶尔发生。大学生犯罪固然有其外在因素,但与其自身的法治观念缺乏也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天津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状况做了基本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犯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大学生自身。马加爵凶杀案发生以后,高校学生违法犯罪日趋突出。大学生犯罪不仅成为一个突出的治安问题,而且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令人深感痛心和忧虑。在象牙塔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无视法律轻易地走上犯罪道路?社会、家庭、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的发生?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思考与关注。天之骄子,缘何走上歧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家庭模式、家庭观念和家庭教育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首先是家庭教育弱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很多父母…  相似文献   

8.
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试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犯罪特征、诱因分析及学校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态势,大学生犯罪特征多样化,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较多,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特征及诱因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学校探求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窦鳕邈 《法制与社会》2012,(30):181-183
当我们社会在高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一个不得不令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出现了——大学生的犯罪。大学生的犯罪情况多样复杂,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犯罪的原因、特点分析,从而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祖国的希望.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学生恶性犯罪现象,全社会都为之震动.本文分析了犯罪大学生的主要特点,着重研究了高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并提出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明 《法制与社会》2010,(4):219-220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关系产生明显逆转,使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天之骄子"的头衔,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大学生犯罪数量逐年增加,犯罪手段和动机也日趋多样化,预防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学校、家庭甚至社会迫在眉睫的需要。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发育相对滞后,因此对大学生的潜在犯罪心理进行疏导作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赵红 《法制与社会》2014,(11):286-287
当代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新特点。本文从个体与环境因素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在把握大学生犯罪特点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旨在特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犯罪案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如何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法律知识教育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生自身通过刑事照相来应对犯罪的作用,并结合高校在预防大学校园违法犯罪案件的有关措施,提出了应对高校犯罪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更重要。但当前女大学生犯罪现象有增多的趋势,对女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分析当前女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女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丽  吕娜  王金兰 《河北法学》2005,23(7):154-157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纠其原因,和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大学生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犯罪应实施预防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括预测系统、预防系统与控制系统。具体的措施为: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到校园文化的净化,从关注高校管理体制到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深化高校的全面改革到治理高校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犯罪适用起诉犹豫制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及保护大学生犯罪嫌疑人早日回归社会;也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是针对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而采取的合理措施。本文认为我国应明确大学生犯罪适用起诉犹豫制度的罪刑条件、适用程序、考察措施与考察期限等,构建一套适用大学生犯罪的起诉犹豫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不但给家庭造成了阴影同时更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中探寻预防大学生犯罪,降低大学生犯罪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