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构建和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最有效途径,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认知性支持和人际交往支持等。将讲授式团体心理辅导和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结合进行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能起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体验式团体”活动的探讨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的开拓,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文中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两天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比团体辅导前后测试心理量表得分进行量的计算,并结合学生自评、后期表现进行质的分析,其对比结果显示体验式团体辅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缓解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6名警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校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体育活动等心理健康干预手段对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校园活动、心理辅导和体育活动是改善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影响效果有限。并在探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多种心理健康干预手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辅导因其具有独特之处和积极效果,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我国也开始逐渐开发并运用,以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和激发学生各种心理潜能为主要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结合技校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为依据,用实验形式,探索了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团体成员学习、成长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团体心理辅导具有许多优越性,尤其是在预防性和发展性心理辅导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中着重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心理测试调查显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为此必须在人格主体意识、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具体方法主要有开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心理训练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情绪管理量表、自我意识量表和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前测调查和后测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实施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后,实验组学生在情绪觉察能力维度、内在自我维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量表的得分较团体辅导前均有显著变化;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后,对照组学生在各维度和量表的得分有所变化,但是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将团体辅导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构建有效的预警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文中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表现在于环境适应、人际交往、自主学习、恋爱和性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因素是这些困惑产生的主要来源,学校可以从落实心理普查、构建响应网络机制、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注重个体心理咨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运用积极心理学视角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心理困惑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团体心理辅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团体心理辅导以其独特的影响机制特别适合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本校课程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高校可以根据本校课程安排、心理咨询人员及教师状况采取合适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大学生公寓是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进公寓为载体、以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进公寓为媒介、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公寓为抓手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进”工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借鉴心理辅导的方式与技术,既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借鉴心理辅导技术:借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活动,以帮助新生快速相识、减少孤独感,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采用班级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融入个别咨询的技术,与部分学生单独谈心,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科学思维方法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辩证思维辅导组与认知矫正组的对比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具体的认知矫正和行为训练,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重视不够。本实验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辩证思维辅导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辅导材料可谓汗牛充栋,实际操作的途径更是百花齐放。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心理卫生指导、心理测试及心理健康指南等等机构普遍建立,这无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益处。但这些方法措施共同存在这样一个弊端:即不能对大学生整体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帮助,同时作为大学生心理、思想指导者的工作也多是被动的,不能主动地在群体中检索出真正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有鉴于此,结合几年来的心理思想教育工作实际,同时借鉴了国内外某些高校的做法,我们尝试在本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具体思路及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理育人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即育人心理,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心理学理念。心理育人立足于育人、服从并服务于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心理育人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培养形成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健全的人格。实施心理育人,必须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师资队伍,并构建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可以通过开设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让学生"知"、组织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让学生"悟"、设置系列心理困境以让学生"行"等具体措施和路径实施心理育人。心理育人不同于思政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化。  相似文献   

15.
探讨压力管理团体辅导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成效。方法:运用压力刺激理论与系统理论,以及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设计团体活动的方案和实施过程,对41名大学生实施辅导,并对其在辅导前后均用《心理压力状况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在学习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和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四个压力源维度上,和总体压力感上出现了差异(P<0.05)。结论: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增强大学生抗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卑感和抑郁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活动,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尊重、关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通过团体传感,互相观察、对比、学习、感染、体验、感悟,重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悦纳自我。通过训练可以调整学生的认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势在必行,在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情势下,加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对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后目的也是要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保健。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措施和对策进行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介绍经典Heider、Kelley、Weiner以及我国的胡湛的归因理论观点基础上,依据我国大学生学业、情绪、人际等方面的归因情况,提出教育者应在工作中了解大学生的归因特点,以调整学生归因方式为主题开展心理团体培训,在心理咨询中引导大学生积极归因,对教师进行归因知识的培训等方式将归因理论及其研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期望值很高,而挫折耐受力又相对较低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要承受比其它群体更多的考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认识;二是尽快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协调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三是教师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角,要学会做学生心理工作;四是给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倡导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期望值很高,而挫折耐受力又相对较低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要承受比其它群体更多的考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认识;二是尽快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协调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三是教师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角,要学会做学生心理工作;四是给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倡导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