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旅游业是世界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竞争也日趋激烈。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我省旅游资源无论是丰度还是品位,都排在前10位,在国内外市场上我省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2000年,召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调研会,提出"抓'两山一湖',促安徽旅游,带全省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在"861"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收入达到400亿元。但是,目前我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还比较靠后,软硬件设施水平还不够完善,距离"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系,积极地借鉴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廓清思路,盘活资源。为此,本刊组织一组文章,以期对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世界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竞争也日趋激烈。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我省旅游资源无论是丰度还是品位,都排在前10位,在国内外市场上我省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2000年,召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调研会,提出"抓'两山一湖',促安徽旅游,带全省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在"861"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收入达到400亿元。但是,目前我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还比较靠后,软硬件设施水平还不够完善,距离"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系,积极地借鉴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廓清思路,盘活资源。为此,本刊组织一组文章,以期对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世界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竞争也日趋激烈。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我省旅游资源无论是丰度还是品位,都排在前10位,在国内外市场上我省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2000年,召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调研会,提出"抓'两山一湖',促安徽旅游,带全省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在"861"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收入达到400亿元。但是,目前我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还比较靠后,软硬件设施水平还不够完善,距离"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系,积极地借鉴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廓清思路,盘活资源。为此,本刊组织一组文章,以期对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是世界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竞争也日趋激烈。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我省旅游资源无论是丰度还是品位,都排在前10位,在国内外市场上我省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2000年,召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调研会,提出"抓'两山一湖',促安徽旅游,带全省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在"861"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收入达到400亿元。但是,目前我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还比较靠后,软硬件设施水平还不够完善,距离"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系,积极地借鉴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廓清思路,盘活资源。为此,本刊组织一组文章,以期对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世界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竞争也日趋激烈。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我省旅游资源无论是丰度还是品位,都排在前10位,在国内外市场上我省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2000年,召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调研会,提出"抓'两山一湖',促安徽旅游,带全省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在"861"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收入达到400亿元。但是,目前我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还比较靠后,软硬件设施水平还不够完善,距离"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系,积极地借鉴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廓清思路,盘活资源。为此,本刊组织一组文章,以期对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世界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竞争也日趋激烈。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我省旅游资源无论是丰度还是品位,都排在前10位,在国内外市场上我省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2000年,召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调研会,提出"抓'两山一湖',促安徽旅游,带全省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在"861"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收入达到400亿元。但是,目前我省旅游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还比较靠后,软硬件设施水平还不够完善,距离"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系,积极地借鉴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廓清思路,盘活资源。为此,本刊组织一组文章,以期对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江淮》2008,(9)
近年来,我省从省情出发,结合旅游业自身特点,全面把握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步伐,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从我省旅游的现状来看,发展还很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优势,把握机遇,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分工,把安徽建设成为长三角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田俊 《理论与当代》2008,(11):47-49
自2005年以来我省举全省之力推出“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挖掘和传承厚重的民族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我省精神风貌,打造了我省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努力建设旅游大省。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的任务。充分发挥我省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6日,省旅游局在合肥举办了“新皖北旅游崛起高峰论坛”,重点研讨了如何推动皖北地区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扩大皖北旅游业在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旅游业中的比重,构建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山川秀丽,有着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2000年全省旅游工作会上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面对加入WTO和更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的挑战,加快改革、加速建设、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湖南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提高全省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业在全省GDP中的比重。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从狭义的旅游经济发展观念中解脱出来,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发展道路来发展县域…  相似文献   

11.
《党的生活(青海)》2012,(11):I0008-I0008
责德旅游资源富集,资源囊赋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4月,省委、省政府把该县确定为全省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贵德旅游景睡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获得了“2011年度县域旅游之星”、“2011首届视界大赏年新锐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目的地区县”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殊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很快,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社会氛围很浓,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近三年四川旅游总收入的全国排名从2002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入境旅游人数从14位上升到11位,创汇从17位上升到14位,成绩喜人。”在今年8月28日———8月30日召开的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对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予以充分肯定,“作为旅游大省,四川旅游业的实践对全国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四川模式”2003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确定旅游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  相似文献   

13.
“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如何加快发展,文章从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市场投资主体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做足做活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大宝库”、“东方的瑞士”、“中华民族的大公园”、“天然的大空调”。旅游业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贵州的优势产业,是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州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实现贵州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把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做足做活。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多,除了大海没有,什么都有,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省已建成涵盖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旅游业已被公认为永远不会衰落的"朝阳产业".贵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稳扎稳打,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建成旅游大省?记者就此采访了副省长包克辛.  相似文献   

16.
东南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0.61%,占比之高在全国自治州中排首位,有天下苗都、侗乡之称,是著名的民族歌舞之乡,拥有全省最好甚至全国鲜有的生态资源,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之一,被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基金会定为“返璞归真,重归大自然”的世界级10大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贵州乡村旅游是全国起步最早、产品和市场成长较快的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组织认定的乡村旅游发展重点观测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乡村旅游业正成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上,旅游已发展为最大产业。贵州是旅游资源大省,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不仅国内少有,世界上也少有。同时,贵州又是经济落后的省份,许多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如何适应世界旅游业大发展的趋势,把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村民的脱贫奔小康结合起来,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呢?贵阳市花溪镇山村抓住镇山列为“省级民族文化保护忖”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服务业的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今年9月,笔者前往镇山.作了一个调查。省政府命名的“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位于贵阳市南21公里,地处花溪风景区至天河潭风景区“四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山东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山东旅游经济总量、旅游接待规模、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发展环境进入全国前列,把山东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中国重点旅游区、国际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山东国民经济重要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20.
矫勇  肖栗 《新长征》2000,(3):22-23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显现出增长快、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极大地推动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只要我们发展思路明确,对策、措施得力,旅游业一定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们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保障体系,扶持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较高的综合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政府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还需要建立保障体系,扶持旅游业大发展。保障体系包括: 1、领导保障体系。应建立省、市、县三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