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欧何时才能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的债务危机反映出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美国股市的暴跌,除表明了投资者的心理不安外,更多地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形势的一种判断与担心,美国经济仍未走出衰退的阴影。与之相类似,欧洲的债务危机也引起了政治危机,但是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所以比美国的债务危机还难解决。面对未来的债务危机,G20在协...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中国经济怎么走?传统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内需,看起来都不算乐观。作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人一直在去杠杆,最近又加息。欧洲尚未从债务危机中恢复,现在又困于难民问题。总之,欧美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市场里的钱又越来越贵(利率提高)。那么,拿来购买中国商品的钱必然越来越少,这是常识。中低端消费品的出口格局,很大程度是"购买方"决定的,并非我们可以左右。对比起来,另外"两驾马车"投资和内需似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15)
正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只有第一块倒掉才会引发连锁反应,如果第一块从来纹丝不动,讨论后面骨牌的排列是否相同是没有意义的。欧洲的债务危机还没有完全解决,非洲多国又陷入债务危机之中。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债务危机便成了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问题。最近一两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是否会发生债务危机成了关注的焦点,各种说法不绝于耳。但是透过众说纷纭的话语迷雾,普罗大众似乎还是难以看清事情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李志军 《南风窗》2010,(12):73-73
<正>大家对肉少骨多的鸡肋并不陌生,吃的过程比较麻烦——食之无肉,弃之不舍。用在投资上,对这句话又有了新一层的解释。不要以为那些只亏不赚的不良资产只有公司才有。虽然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一些盈利不强的资产本身不能看做不良资产,但其盈利能力又确实比较差,总在盈亏临界点附近徘徊,被戏称"鸡肋资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鸡肋资产类  相似文献   

5.
谭保罗 《南风窗》2014,(4):62-65
<正>人为地扭曲风险定价的原则,将可能为更大的危机埋下伏笔。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到,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刚性兑付"无疑是市场的失败。尽管还有投资者声称将继续索要利息,但中诚信托的本次兑付危机总算大体落定。从信托法理来看,中诚信托和工行这两家"央企"都没有对30.3亿的信托计划进行"刚性兑付"的义务,而最终,投资者仍拿到了全部本金,以及不菲的年均收益。危机得以化解,固然证明了"央企信托"强大的资源协调能力,但事件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商业,而在于社会和政治层面。不难发现,在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李志军 《南风窗》2011,(23):75-75
近期低迷的市场,让许多投资者很郁闷——市场或正面对无可避免的低谷——在欧洲,债台高筑的希腊等国岌岌可危;在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华盛顿陷入瘫痪,美联储已经无计可施。事态会恶化到什么程度?不过,目前的情况不正符合巴菲特关于"贪婪和恐惧"的买入时机的选择方法论么?面对估值已至历史底部却仍跌跌不休的股市,投资者尤其是基金定投投资者,可能已经迎来良机。  相似文献   

7.
徐瑗 《南风窗》2011,(14):70-73
地方融资平台对于中国整体政府债务的影响,正是投资者和分析界所高度关注的风险。如果全面衡量,中国政府真实的总债务规模要比公布高出许多。但中国不太可能发生整体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8.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顶梁柱"和"压舱石"。改革开放40年来,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国家也从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庞大市场中受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坚定支持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中欧合作更加紧密。近两年来,欧盟面临诸多内外挑战,对外来投资的防范意识和敏感性提升,中欧经贸合作面临新挑战。分析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状况、制约因素及应对之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1,(12):39-44
2011年7月以来,从希腊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债务危机引发政治动荡,而政治动荡又反过来加剧债务危机。11月9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为换取反对党支持欧盟新援助方案而辞职。  相似文献   

10.
俞中 《工会博览》2011,(12):225-225
欠债总是要还的,美国可以通过超额发钞来攫取别国实际资产的价值财富。欧洲却不能,多印钞票只能加速财富的转出过程。高消费不减反增,债务就会滚雪球,实际财务支付不了,欧债危机就爆发了。欧债危机从本质上讲,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种直接继续。对利比亚,欧债危机的国家出兵都异乎寻常地积极。这说明扩大债务打仗是为了更好地掠夺财富。  相似文献   

11.
陈和午 《南风窗》2010,(15):34-35
<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正在加大,中国显然不能隔岸观火,受到波及的几率不断增加。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阴霾始终笼罩,全球经济形势依旧扑朔迷离,市场对"二次探底"之忧的情绪明显趋于升温,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更加曲折复杂,远未进入安全轨道。  相似文献   

12.
陈和午 《南风窗》2011,(16):69-72
虽然国内通胀风险高企、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或降临、"钱荒"危机致中小企业开始出现倒闭风潮,但由此断言中国经济"硬着陆"仍是有点为时过早,短期内中国经济陷入滞胀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3.
章剑锋 《南风窗》2008,(18):40-42
并没有多少人对AEG进入中国市场抱以积极评价,他们将之视作扔钱之举——因为中国存在"体制问题"。不过,AEG早就习惯了质疑,他们总会被认为是发疯了。"所以,这一次当别人又开始说我们疯了,我们觉得可能这样做(在中国投资)是对的。"  相似文献   

14.
李志军 《南风窗》2011,(7):79-79
对于全球数千万的投资者来说,有一封信就像你一年一度的情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不允许自己错过——只因为执笔的老头叫巴菲特。巴菲特,全世界第三大富豪、也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股市投资者,每年都会给他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们写一封信。最新的致股东信不久前出炉。对于所有那些没有投资伯克希尔的人来说,信中往往会蕴含一些宝贵的"投资经",今年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储昭根 《南风窗》2010,(14):76-78
考虑到美国次债危机余波未了,欧洲债务危机又掀波澜,华尔街已成民怨的靶心,此次奥巴马政府推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基本上已是大势底定。面对70年来最严厉的一次改革挑战,华尔街除了通过说客软化林肯参议员的提案,还将金改战场重新搬到了众议院。  相似文献   

16.
媒体     
《南风窗》2007,(19):9-9
格林斯潘重回聚光灯下【美】《新闻周刊》9月24日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离开美联储一年半后,带着其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再次回到了聚光灯下。书中一半是回忆录,一半是未来世界经济预测。在接受《新闻周刊》的访问时,格林斯潘认为美国除掉萨达姆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因为只要石油供应稍有中断,油价会高达每桶120美元,这将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对于目前的次贷危机,格林斯潘认为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件",原因在于投资者迫切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自己当年已经发现该市场存在问题,但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至于这场危机是否会引发美国经济的衰退,格林斯潘认为还需要观察。他还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者,而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张锐 《当代世界》2013,(5):44-46
对于地中海小国——塞浦路斯债务危机的援助,由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并未能像救助希腊和西班牙等债务危重国那样竭尽全力和慷慨大方,反而提出了异常苛刻的交换条件,被逼无奈的塞国政府只得动起了"抢劫"本国银行储户的心思。迫于中小储户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塞国议会否决了政府的相关提案,平静了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当代世界》2011,(6):41-43
2010年以来,以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为典型的主权债务信用危机在欧元区蔓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欧元区又陷入了另一场危机中。欧债危机还未缓解,随后便是英国、日本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主权信用问题的浮出。尽管,目前发达经济体核心国家普遍存在的主权债务信用风险还未向全球大面积扩散,只是在发达经济体内蔓延或消化,  相似文献   

19.
政府有恙     
美国的主权债务已接近上限,中国艰难地想转变发展模式,欧洲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下前景难料,日本则在衰退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世界病了。已经持续了4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没有过去,世界经济再次探底的风险反而呼啸而至,危机之初,各界担忧的只是那些"大得不可能倒掉"的  相似文献   

20.
钟岷源 《南风窗》2007,(24):20-20
他率领他的博士弟子们调查了全国20多个省的上百家高校,随后完成的调研报告的结论是:"我国公办高校的贷款规模在2000亿到2500亿元。"众多高校身陷债务危机、濒临破产,这已经不是新闻。而在媒体报道和江湖热议之前,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邬大光先生在过去的两年里,已默默对此进行了深入而踏实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