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胜诉的律师,也不可能有一个永远败诉的律师;还可以说,世界上只有遍尝败诉之苦与胜诉之甜的律师,却少有探索和研究败诉之苦与胜诉之甜的律师。钱卫清律师不仅做到了,而且还特别邀约本社总编进行了一次有效而有益的“三人谈”。他的同事史庆华还有感而发,特别为此写了一个书评。  相似文献   

2.
一次,随老红军肖泽泉下基层,他讲完他参加革命的经历后对笔者说:"红军长征二万五,真是尝尽人间千般苦。但苦也是一所大学校,可以滤尽杂念,克服惰性,磨炼意志,升腾理想。你们年轻人可要懂得苦中韵味,知晓苦中哲理,坚持艰苦奋斗,万苦留芳啊!"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林州市纪委在全省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中连续五年荣获优秀。当问起他们取得优秀成绩的法宝时,林州市纪委信访室主任秦随德憨憨地一笑,说:“没有什么绝招,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纪委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再者就是干工作不怕吃苦,苦中有乐、苦能坚志。对信访工作要扑下身子,亲自深入到案发的源头。不依、不靠、不等,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要坚持到底。”林州市隶属河南省安阳市,地处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是一个有10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从2001年起,林州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骤然增多。仅2001年林州市赴京上访…  相似文献   

4.
比喻的滑稽     
人说话有个习惯,爱用比喻,因为语言总是概括性的词儿。如说某人品质坏,就说他“吃人饭,拉狗屎”。就很形象,很具体。因为“品质”两字儿是个概念性的词儿。如果说“集体富了,个人收入就多”这句话就不如说成:“锅里有了,碗里就有。”就是一位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一听也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还特别能记得住。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人和物时,往往给人的感觉很具体,关系交代得很清楚,因为,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比喻,都是人所熟悉的事儿。幽默是一种语言形式,俏皮话:“阎王爷出告——鬼话连篇。”“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听来就有趣。说什么人…  相似文献   

5.
真爱无价     
1983年,在农村插队6年的小蔓和王军终于要返城了。离开农村的前一夜,这对恋人憧憬着未来,计划着把他们相爱的事告诉双方的家长.以征求他们的同意。王军欣喜地说:“有你这个既漂亮又能干的媳妇,我父母高兴还来不及呢。”“可我爸去世早,我妈早就说过,要我一定嫁个有钱有权、能撑起这个家的人。”小蔓有些担心地说。王军说:“这你放心,我虽然既没钱也没权,可我身强力壮,能吃苦,保证能让你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闻听此言,小蔓感到十分欣慰,激动地拉起王军的手.两颗年轻的心幸福地贴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谁玩了谁?     
有这样一则寓言:妈妈和儿子在动物园里看猴子。妈妈将手里的一块水果糖往高处一抛,扔进猴笼,一只老猴子飞身一跃,接住糖块儿,吃了。妈妈又拿出一粒花生,往高处一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儿子说:“为什么要将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让它自己捡回去吃,不也一样吗?”妈妈说:“傻孩子,不往高处抛,猴子会跳吗?你看它跳得多好看,这就叫‘人玩猴’。”笼子里的小猴子也在问老猴子:“妈妈,你为什么跳那么高,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捡回来,不也一样吗?”老猴子说:“傻孩子,妈妈如果不跳起来玩他们,他们还会继续扔糖果给我们吃吗?这就叫‘猴玩人’。”由此,…  相似文献   

7.
施永青 《法人》2010,(9):86-86
常听到人们对新一代的青年人的工作态度有所不满,说他们常有“公主病”,吃不得苦,工作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我觉得此乃人之常情,世上哪有人喜欢吃苦,喜欢遭遇困难的,只是为势所逼才“顶硬上”罢了。  相似文献   

8.
民无信不立     
侯会 《公民与法治》2011,(22):49-49
想起影星赵丹的一首电影插曲:“没有钱也要吃碗饭、也要住间房……啷里格啷,啷里格啷!”不错,人人都要吃碗饭、住间房,还要赡养爹娘、教育儿女……每人每天为此使出浑身解数、发挥出全部能量——而十三亿人的努力聚拢起来,将是何等巨大的一股能量?说它能排山倒海、移星揽月,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过年     
乡下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人盼做田,小孩盼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如今,回忆起儿时过年的情景,总有一种很惬意的感觉。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拮据。经常能吃上白面馒头,半个月能吃上一顿内,就算奢望了;穿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更不用说赶时髦了。正因为如此,那时一年365天,惟  相似文献   

10.
作为看守所的管教民警,要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应当具有较高文化水准、业务素质好,特别能吃苦的条件。因为在押人员往往通过我们的言语行为,感受到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执行而将我们称为“政府”。 “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 几千年来的世俗观念,把看守这一行当打入了“另册”,民警自己解嘲道:“看守看守,一看二守三送走”; 关在号里人犯的也在挑衅:“我们好歹是有期徒刑,早晚还能出去。你们却是无期  相似文献   

11.
耿建扩 《政府法制》2006,(19):19-20
8月18日,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要来采访衡水市有名的“党员闺女”林秀贞的消息不胫而走,林秀贞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及周围村庄的群众便早早地等候在公路两旁。衡水市干部群众对这位三十年如一日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赞不绝口——王常乡一位老干部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林秀贞做到了,她把共产党员的好名声留在了大伙心里头。”林秀贞的一位老邻居说:“为让孤寡老人安度晚年,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花了多少钱,从没对外人说过。”衡水市市长冀纯堂说:“她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  相似文献   

12.
饱尝前十年无法无天浩劫之苦,又享受了后十年健全法律制度之乐的人们,都希望国家尽快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局面。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绝大多数政法干部都能够自觉地遵法、守法和执法,有效地推进了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但是,也确有少数司法干部和其他执法人员,无视法律。从近几年公开“曝光”和内部揭露的违法违纪案件看,查私吃私、查税吃税者有,查赌吃赌、查案吃案者也有。我们不妨以《周礼》和《春秋决狱》中一些古法  相似文献   

13.
吃饭记     
纪平 《中国监察》2009,(15):60-61
我这个人耳垂生得大。小时候,常有长辈一边摸捏着我的耳垂,一边说:“这伢子大耳垂,长大有饭吃。”在我的家乡,“有饭吃”既指不饿肚子,又包含有出息、有福气之意。而耳垂大与“有饭吃”有什么必然联系,为何耳垂大在乡亲们心目中是有饭吃的象征,我不得而知。我只清楚,乡亲们这样说,是出于一种对我的同情和祝愿。  相似文献   

14.
“酒绿灯红”,原作“灯红酒绿”,形容淫乐尽欢之场面,特指一种以满足物欲和获取感官刺激为目的的畸形享乐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今,当你穿梭于都市的滚滚红尘之中,新奇的霓虹灯和电子广告会执拗地提示你:哪里有歌厅酒吧,哪里有生猛海鲜,哪里有帝王般的逍遥和望门贵族样的阔绰……就连那些苍凉的边陲小镇也不难寻觅到夜总会、洗头屋……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们有了比果腹蔽体更高的消费需求,也不为怪。但凡事都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事情就会有些不妙,现实中,有的人在告别了以精神代替物质、把人的正常欲望视为异端的“苦…  相似文献   

15.
儒家经典《孟子》中,有一篇《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文章,讲述了个幽默辛辣的故事,说的是齐国有个人不知姓甚名谁,有一妻一妾,这位老兄每天外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酒足饭饱而回家。妻子问跟谁在一起吃饭,他得意地回答说都是有权有势的富贵之人。妻子觉得纳闷,同小妾说: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有地位有声望的人和他来往呢?于是心存疑窦的妻子悄悄跟踪丈夫,结果发现她的丈夫每天都在城东的坟地里,向祭墓的人乞讨剩下的酒肉,不够吃的,又到另一个祭墓的地方乞讨。“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原来他是这样酒足饭饱的。当妻子回家告诉小妾:我们指望能托付…  相似文献   

16.
(一) 坚持说服教育为主。我军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有很大的强制性,同时又是自觉的纪律。因此,必须教育官兵,提高思想觉悟,启发其自觉执行。强有力的思想工作是我军维护纪律最主要的手段。毛泽东早在1930年谈到我军管理方法时,就明确指出:说服教育重于惩罚。他说,干部必须懂得,革命要靠自觉,不能强迫命令。战士是最懂得道理的,只要把道理讲清,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纪律,勇往直前,所向无敌。叶剑英也说过:“导之以觉悟,齐之以纪律”。依靠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作为我军维护纪律的主要手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实践表明,新的纪律条令,把“说服教育、启发自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  相似文献   

17.
周琦 《法制与社会》2012,(13):251-252
志愿精神体现了“应当”的善,体现了个体伦理上的自觉和自由意志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立法是志愿精神的契约保障.志愿精神体现了一种“应当”的善,志愿精神也只有通过这种“应当”的德性权威来建立起自身的权威,为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提供德性上合理的“理由”,并向外界表达这种“理由”,来能构建一个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世界,才能为每个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体建立心灵的内应和道德的准则,志愿精神的“应当”也体现了一种个体的善的意志和自觉选择.而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而言,在个体的理性选择之外,还需要外部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也是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的顺利的开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戏剧界、梨园行有句老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前半句,说的是人生有许多矛盾、纠葛,有低谷,有高潮,有如戏剧剧情曲曲折折地展开;而后半句说的是,写好戏、演好戏,要有深刻的人生感悟,识得人生酸、甜、苦、辣、咸,方演得活灵活现、生气淋漓戏中人。对这句老话,我却要较真一番,说它过于笼统,也有些片面,因为并非所有人的人生都如戏剧那样冲突不断、跌宕起伏,而三尺舞台上也展演不尽众生百态、人生五味。我倒是发明了一句话,觉得更能道出生活与戏剧之间的内在因缘,就是:法庭如戏,戏如法庭。这句话,并非故意卖文,而来自实际生活的体验。话说2000年…  相似文献   

19.
老百姓都知道,有冤要上法院申诉。所谓“冤”,当然事情就得是大到至少法院要受理的程度。然而,对于法院不受理的“冤”,此处,笔者称其为“苦”,这“苦”应该找谁说?  相似文献   

20.
笑脸     
从小就喜欢笑。那时候嘴很馋,有一顿好吃的,能美美地笑上一整天。美其名曰:天真无邪。刚刚当上了记者,还是喜欢笑,再说“天真”终究是说不过去了。于是乎,批评接踵而至。妈妈说我:就知道傻笑;姐姐说我:没有严肃性。也是啊,常听人说,新闻要有严肃性,一个只会傻笑的人怎能写出很有严肃性的文章?逻辑似乎合情合理,无可辩驳。我只有继续朝着他们傻笑的份了。遭受如此“打击”,我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对着镜子演示一番严肃的“嘴脸”,自信心陡然高涨起来:谁说我不会严肃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采访任务,是对“肯德基用工案”进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