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07,(2):14-15
2007年1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2.7分,比上一年度的71.5分提高1.2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中国饮食小康指数总体趋势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9,(1):16-18
2008年1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休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66.7分。比上一年度的65.5分提高1.2分。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7,(12):16-18
2007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进行独立的监测和评估,并就11个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为79.6分,70分以下的有7项.最低的是生态指数,只有56.6分。没有及格。与上年相比,有9项是增加的,仅有1项是下降的,即信用小康指数。《小康》综合指数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卫和社会和谐四个大类。评价权重分别为:政治类别占15%,经济占30%。科教文卫占25%,社会和谐占30%。综合指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2007年《小康》报道的11个相关指数;二是2007年10月~11月间。由《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小康综合指数”进行抽样调查(主要为网上和实地调查);三是参照有关部门的测量数据,经调查组专家对收集数据进行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07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为64.1分.比上一年增加1.1分。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2,(1):53
正2011年1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经过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宏观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1-2012年度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8.1分,比上一年度的77.8分提高0.3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中国饮食小康指数总体趋势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8,(2):14-16
2008年1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3.1分,比上一年度的72.6分提高0.5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的饮食结构会更趋合理;而政府对食品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也让百姓的饮食越来越安全。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7,(9):16-18
这一年,中国生态小康指数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有所提高。 2007年8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研,并经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6,与上年持平。 其中,对周边环境状况评价为50.5分,比去年下降0.3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为82.4分,对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为44.5分,相比去年略有提高;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的评价为54.8,比去年提高0.4分;生态环境保护前景预期为73.1,相比去年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刊 《小康》2009,(7):20-22
2009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参加的总人数累计达7865人。经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67.2分,比上一年度的65分提高2.2分。其中:居住面积指数为75.5.比上年增加1.2分;住宅建筑质量指数为64.3,比上年增加2.9分;住宅配套及环境指数为65.6,比上年增加3.0分社区关系指数为80.5,比上年增加1.1分;物业服务指数为52.3,比上年增加2.8分。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7,(1):16-17
2006年1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休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64.7分,比上一年度的63.5分提高1.2分。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提高,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休闲时间的增加、收入的增长,未来几年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秦海霞 《小康》2006,(10):18-21
2006年9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上一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6,(11):16-17
2006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3分,比上一年度的78.1分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11.
程衍方  潘益杰 《小康》2005,(2):51-51
小康社会的第一个标志.就是饮食小康,吃什么.怎么吃,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命运。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否能吃饱?是否能吃得安全?是否能吃得健康?政府在吃的问题上管理碍怎么样?《小康》将首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的你提供中国饮食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9,(3):16-19
2009年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4.7分,比上年度72.8分增加1.9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指数分别为64.5、74.0、67.2、88.6、72.3分,比上年分别增加2.2、1.8、1.9、2.2、1.2分。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7,(6):34-37
2007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教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4.1分,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未来几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9,(4):16-18
2009年3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4.4分,比上一年增加2.2分。《小康》的生命小康指数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本年度生命小康指数的特点为:①居民健康满意度达59.8%,比上年度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②从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来看,逐年好转,甚至好于中等收入国家;③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都有所改善,如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统计数据都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盈竹 《小康》2006,(1):18-18
2005年11月至12月间.由《小康》杂志社与有关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休闲小康指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经调查组专家对收集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并参照有关部门的测量数据,得出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63.5分。调查发现,中国人的休闲时间增多,但在休闲观念、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上还需要继续培育。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1,(1):61
2010年1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经过对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张辉 《小康》2006,(2):20-24
食品安全仍是老百姓头脑中最为脆弱的神经,与上届调查相比,本次中国饮食小康指数略有提高,而加分因素主要来自于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上的种种努力。使得公众对饮食小康的评价有所提升。但仅从分值上扬的幅度来看,中国的饮食小康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8,(5):42-44
2008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2.2分,比上一年增加0.4分。 生命小康指数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被称为居民健康的“三大指标”;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标包括: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7,(12)
2007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进行独立的监测和评估,并就11个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为79.6分,70分以下的有7项,最低的是生态指数,只有56.6分,没有及格。与上年相比,有9项是增加的,仅有1项是下降的,即信用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