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区观的变化因应于人们对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现代社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私人社区观,这种社区观以个体化社会及其理论为基础;现代社会的脱域机制产生了"脱域的共同体",这种社区形态与私人社区有着复杂的关系。基于嵌入性的视角,从中国社区实践出发,我们应该从线性地思考私人社区转向对多元社区的强调。  相似文献   

2.
欧盟社区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娥 《思想战线》2011,37(4):52-57
在国际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社区发展作为社会融入的重要行动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欧盟社会发展联会(CEBSD)通过倡导社区发展实践,探讨社会融入的基本策略与共享原则,形成以社区教育为手段、社区经济为基础、社区服务为核心、民主参与为条件的现代社区发展模式。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积极借鉴欧盟国家社区发展实践的成功经验,大力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灵活发展社区组织,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持社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依托社区发展实现社会融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晋长华 《人民论坛》2010,(5):166-167
相对于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合理界定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的主要内容,研究探索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实践途径和服务方式,有助于促进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实践持续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怎样理解社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中国的社区建设?如何理解社区建设中的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是中国社区建设亟需回答的基础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立足中国社区建设的过程、事实、经验,提出社区建设超越了公民社会建设领域、国家政权建设领域,是中国努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国家战略。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是以社区建设为路径,在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责任为基础,重塑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共同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尚未成熟,仍处于实践过程之中。政府主体性错位、社会主体性虚弱、市场主体性缺失是中国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性问题。公民社会理论、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第三领域"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社区建设的过程和事实,需要建构一种以责任为基础的"主体性互构理论"———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在社区建设中交互建构。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社区教育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教育是与社会全体成员紧密相联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它以其形式灵活多样、教育内容丰富、教育面广泛、影响力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已相当普及,而我国却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发展现代社会的社区教育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作为宽容刑罚观的产物,其犯罪学依据主要在于人们对犯罪、犯罪人以及犯罪人如何重返社会的认识步步推进:首先,人类对犯罪本质、犯罪是否正常现象、犯罪与环境的关系认识趋于客观,为科学的刑罚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回答了“犯罪人应不应矫正”的问题;其次,随着人类对犯罪人是否正常人、犯罪人“到底能不能改变”等认识逐步丰富,更坚定树立了“犯罪人能够矫正”的基本信念;最后,随着重犯累犯现象增多,人类对犯罪人如何重返社会的思考更趋理性,认为如果让犯罪人在社区中接受矫正而非禁闭于监狱与世隔绝,有利于其顺利再社会化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董海宁 《前沿》2012,(9):114-115
以社区为基础提供社会福利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也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途径,在界定福利型社区的概念基础之上,论证了建设福利型社区的理论、现实、实践依据,最后对如何建设福利型社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区社会资本包括社区参与、社区规范、社区信任、社区网络和社区认同五个方面。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治安状况存在着较明显的相关性。一个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多,则社区治安状况越好;反之,一个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少,则社区的治安状况越差。应努力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改善社区治安状况。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区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龙头区域,在两型社区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先行先试,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本文基于长沙市两个试点社区的实践探索,在回顾其探索历程,反思其初步成就的基础上,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出两种在我国社区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建设模式,即新区塑造模式、老区改造模式。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乃至全国的两型社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将具有理论构建和实践借鉴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加速转型——执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随着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会成员也从“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城市基层治理由“街居制”走向“社区制”。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最重要载体,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前沿,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与实践》2009,(4):19-23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步伐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较高文化素养、较高社会地位、较高收入水平、较强法律意识的高素质居民为主体的、以物业管理为主要模式的现代化新型高档社区相继孕育而生。相对于传统社区与一般现代社区而言,这种逐渐趋向于”契约型”特性的新型社区虽然有传统人文的历史积淀,但是更多的却是展现出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所体现出来的越来越强的法律和权利诉求。这种新型高档物业管理社区所体现出来的社区关系,既有个人层面的权益自觉,又有社区组织层面的利益互动;既相对集中地体现出社会发展到新水平所面临的前沿问题和诸如《物权法》等新生法律所涉及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简论公民参与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参与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是我国刚刚起步的一项社会试点工作 ,备受各界人士重视 ,其理论与实践方法正处于探讨和初步发展阶段。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公民参与社会工作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综述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较为系统性的构成一个公民参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红  王翔 《长白学刊》2023,(3):121-130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是我国社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组织结构性缺位与治理功能欠缺已成为制约其有效协同社区治理的主要瓶颈。日本社区营造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开启到发展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社区营造的实践逻辑来看,政府提供“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加强非营利组织培育发展以及促进市民参与等是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重要保障。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基本经验是注重对非营利组织赋能,并使其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力量。“新公共性”理念、《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及“协动政策”是日本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亟须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区公益创投与社区基金会政策创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与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开展社区建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20多年来,社区从学者们的书斋概念变成政府的政策实践.进而变成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理念.并逐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方式.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巨大进步的标志之一。完善的社区建设和丰富的社区生活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这个国家走向成熟的标志。“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公共服务重点工程.把社区发展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对推动中国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区管理的形势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旧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新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远未形成.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和谐,需要举全社会之力.社区统战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等特征,能够发挥智力密集、资源丰富、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等优势,可以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之间牵线搭桥、凝心聚力,为社区管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生活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结构变迁。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现代社会中,“社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对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谭鑫  杨庶嵘 《创造》2014,(1):72-73
正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方式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何以社区为依托,使之承担和发挥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养老产业。如何以社区为依托,使之承担和发挥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弥勒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调查分析,发现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特殊的社会转轨时期,社会管理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社区.社区自身的特质决定了社区在完善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细胞,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有效结构;是现代公众重要的社会空间,承接着新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社区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社区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社区警务要求警察以"服务于民"的姿态出现,深入社区,熟悉辖区情况,依靠群众,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治安管理.社区矫正则是让罪犯有条件地与社会保持接触,接受民间帮教,促使罪犯尽早转化为社会人的一种行刑方式.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预防违法犯罪、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感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近几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执法机关也开始重视并引进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中美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模式,促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建设包容性社区:居民权利均等化的社会政策想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中国的包容性社会,需要强调国家的责任,也不可忽视基层社会动员的重要性。建设包容性社区针对的核心问题是,基层社会体制依然带有浓厚的差序格局传统和身份制色彩,户籍制度与等级制的社区组织形式相互固化,形成了自利性的地方性传统。这种状态既可能抑制对包容性社会政策的需求,也可能带来对包容性社会政策的抗拒。建设包容性社区的核心价值在于倡导基于居住的社区成员权均等,增进社区自治权、社区福利分配权、社区邻里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社区建设的动员,将为落实公民权利平等的宪政价值提供社会文化基础,并在追求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联动。这也为包容性社会政策赋予了培育中国社会现代性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