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前的陈老竟然是这样普通的一个人,身着一身蓝色半旧中山装,戴一顶普通的蓝色解放帽,乍看起来像一位农民。然而,这的的确确就是陈志远——1936年入党的一二九老战士、贺龙麾下的一名爱“将”、著名电力技术专家、原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山西闻喜籍革命老人。当我们坐在水电部宿舍陈志远那虽然狭小普通却明亮舒适的客厅里,望着老人花白的头发、和蔼可亲的笑容,听他思路清晰、言词幽默地叙述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时,我们油然生出一种崇敬的钦佩。是啊,许多曾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世纪老人,不就像陈老这样普通…  相似文献   

2.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3.
宗云 《党员文摘》2009,(5):14-15
2008年8月19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比赛中,16岁的美国姑娘肖恩·约翰逊以近乎完美的高难度动作夺得金牌。完成动作后的那一刻,肖恩·约翰逊飞身扑向了场边一个笑容灿烂的中国男人。这个男人.就是美国女子体操队主教练乔良。  相似文献   

4.
在嵩县车村镇白云山下,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叫明白川。明白川有一条小巷叫敬老巷,它是根据一个老人的事迹命名的.这个老人就是裴文学。他悉心照料5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5.
“最有成就感的一刻便是看到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后的笑容。”汶川县信访和群众工作局副局长任勇很为这一时刻感到自豪.“那样的笑容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  相似文献   

6.
尘本庆 《共产党人》2004,(16):43-44
有谁能在播洒爱心的路上行走20年丝毫没有懈怠,有谁能把非亲非故的老人当亲人悉心照料20年而无怨无悔,这就是武警石嘴山市支队陶乐中队。20年来,200多名战士在这个中队服役过,而敬老院也有100多名老人得到这个中队战士的精心照顾,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人,也用着最普通的方式在这里演绎着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上.我们党依靠这个理论基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且“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⑤)从而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无产阶级世界观依然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基础,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世界观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  相似文献   

8.
大爱无言     
<正>他是一名法官,兢兢业业的法官;他是一名孝子,远近闻名的孝子;他是一个热心人,坚持自信乐善好施的热心人;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人;他是一个癌症患者,父母、岳父母四个老人中,有三个癌症患者。多年来,他穿梭于家与医院之间,忙碌在四个老人膝下,送走两个老人,仍照顾着两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他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照顾了这个照顾那  相似文献   

9.
几个月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81岁的何炳荣老人蜷缩在自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突然,门被风吹开了,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流到嘴里,分明是泥浆的涩味。老人心里一颤:“糟了,墙壁要塌广!”老人跌跌撞撞地摸出屋外,来到邻家门外,一边敲门,一边呼喊.在风雨里,他的求助声显得那么微弱。孤单无助的老人折回屋里,他想,自己20多年前亲手搭建的这间泥屋,如今就要作为埋葬自己的墓穴了……第二人中午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躺在了镇卫生院洁净的病房里,眼前是镇、村干部亲切的笑容。  相似文献   

10.
仲夏时节,热气袭人。 2001年6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阮啸仙烈士唯一的儿子——阮乃纲.在家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父亲,已是81岁高龄的阮乃纲老人.仿佛变得年轻起来,刻满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的笑容……  相似文献   

11.
1949年8月.毛泽东连续发表文章抨击美国的对华政策,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就是《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的文章.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不妨重新了解一下司徒雷登这位颇为神秘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84岁的林萍老人这几天病了,饭不爱吃,觉不愿睡。吉林市北山公寓的护理员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她想吃点儿什么,喝点儿什么?可老人就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不说话、护理员找不着能使老人开心的办法,就想起一个人来:“让你姑娘来看你吧。”林萍老人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一会儿,一位女同志领着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赶来了,拉着林萍老人的手问寒问暖.当得知老人头晕、腿抽筋时,就马上到医院给老人买来药,侍候老人把药服下去。周围的人看到林萍和她又说又笑的,都高兴地说:“姑娘,你这几天没来,老太太惦记得够呛。”林萍老人笑呵呵地…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3日,笔者来到一二七团幸福里小区王淑芳老人的家里,当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一边和我们交谈,一边翻找着自己各式各样的结婚纪念照,脸上的笑容在布满岁月的纹痕中显露出来。今年82岁的王淑芳和她的丈夫李文英都是离休老干部,老两口风雨同舟已度过了61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不变的规矩,那就是在这60年中,每隔10年,他们都要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到现在靓  相似文献   

14.
鲁曦 《党风与廉政》2002,(12):19-20
在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官渡村传颂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失明多年的75岁的梁桂花老人重见光明了,重见光明的梁桂花老人逢人便讲:“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这可多亏了咸阳市委张立勇副书记啊。”亲人般的呵护、关怀2001年4月17日,张立勇副书记带着妻子驱车来到马庄镇官渡村梁桂花老人家里,张副书记对失明多年的梁桂花老人说:“老人家,我们带您到医院看看眼睛,您说怎么样?”老人脸上现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我这眼都十多年看不见了,怕是不好治了。”“我们去试试看吧。”于是,张立勇和妻子搀扶着老人上车,…  相似文献   

15.
在鲜红的党旗下.安全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科学发展活力持续进发,干部职工笑容尽情绽放……这,就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相似文献   

16.
唐钧 《学习月刊》2009,(5):22-23
当时间老人拽着我们这个国家从灾难重重的鼠年向被寄予无穷期待的牛年跨越之际,一个新闻事件使中国社会翻起一波接一波的涟漪,这个新闻事件就是“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4):116-118
1.你最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到了西方,刚结识的外国同事、朋友或老师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我们国家,最令你震惊和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要以诚实的态良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答案应该是: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差不多。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4,(10):14-15
1897年2月,保罗·高更的一幅画作震惊世界。 新生的婴儿,采水果的成人,席地而坐的老人……这幅画的名字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学者评论说:“宗教信仰、社会伦理、经济运行……都围绕这个命题展开。”  相似文献   

20.
在郭家花园中度过了幼年及少年时期的郭舜华、郭炎姐弟二人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许多往事已被他们淡忘。然而,在自己花园里的成长经历以及发生在花园里的趣事.却经常如电影片断般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忆及往事,两位老人那被岁月刻下印痕的面容上,时常会有花一样的笑容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