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蒋立勤 《政府法制》2008,(13):62-63
受贿2618万元,另有527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是广西南宁市市政管理局原局长张建辉从2000年至2007年为自己敛下的巨额财富。相当于在这七年时间里,张建辉平均每天有12133元进账,就其个人经济犯罪数额而言,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广西单打冠军”。一个处级干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向他进贡,而且数额居然达到3100万元之巨?  相似文献   

2.
斯蒂文是一个年轻的美国人,从小就觉得周游世界挺好玩的,于是大学毕业后,开始了周游世界的大旅行。去年7月,游到中国北京,成了文化圈内朋友的一个朋友。刚到北京,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懂中文。好在他懂英文(这当然是废话啦),北京市民的英语水平也在与时俱进,简单的交流当然就没有问题了。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他决心系统地学习汉语。得知他的这一想法,他的一个中国朋友决定教他一些国粹。从哪里教起呢?热情的中国朋友决定从国骂开始,你一定猜是“他妈的”,否!那不时髦了,是“傻逼”!于是斯蒂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了“…  相似文献   

3.
绝密材料在法院泄密罪与非罪在世间游荡4000元“毁”掉一个法官并不难?!人们说像这样的小“冤案”在偌大个中国已经不足为奇,但这样一起我什]现在权且看作的“冤案”(因目前为止尚没有最终结论),发生在一个法官身上,无形中增添了不少新闻性。人们或许会不解地问,为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法官身上也会有冤?而且“伸冤”也这么难?!那这法官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官呢?他有何冤要伸而又这么难呢?且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堆文字“绝密”材料为“法官”伸冤。一审法院否定了自己的判决!摆在记者案头的是一份被称为“绝密”的案件审查报告…  相似文献   

4.
“养金玉玉兔,富千家万户”。电视台的一则养兔致富信息,深深打动了湖北省随州市的一位农民。为了脱贫奔小康,他东借西凑,筹借资金近40万余元开办了一个养兔场。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养兔没赚到钱不说,此后还与供兔方打了一场近2年的官司,并由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这是一起怎样的官司?枣阳、襄阳两级法院又是如何裁判的?他又给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民们哪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朱敏 《检察风云》2012,(16):16-18
詹姆斯·法洛斯先生将他的困惑,留在了投给大西洋月刊的稿纸上。在美国,那是一份最受尊敬的杂志。他的困惑,正在于我们面临的“中国梦”问题。作为一个旁观者,与不少到过中国的其他朋友一样,他发现当今中国人几乎无所信奉,改善物质生活成了全部意义所在,于是不无嘲讽地诘问:“除了钱以外,他们还梦想其他东西吗?”  相似文献   

6.
晓红 《江淮法治》2011,(18):42-43
北京80后青年赵涛一心拼命挣钱,可总赶不上京城房价上涨的速度,买不起房的他成了丈母娘埋怨的“租房女婿”。“没钱买房?去抢银行呀!”这本是丈母娘说的一句玩笑话,赵涛竟把这句话当了真,制定了一个罪恶的抢钱买房计划……  相似文献   

7.
《法制与经济》2009,(17):10-13
陈同海何许人也?说出来也许会吓你一跳: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前任总经理兼股份公司董事长。他在任期间,曾以一次收受他人贿赂1.6亿元、总受贿金额近2亿元而“斐声海内外”,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国有企业领导的“首贪”。有人戏言,若要申报官员腐败方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陈“总经理”应属“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8.
快乐驿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14):47-47
另请高明 莉莎:“爸爸,这道算术题我不会算。你能告诉我吗?” 爸爸:“你说说,是什么题?” 莉莎:“有个人每月薪水300元,他太太每月却要花去320元,问……”  相似文献   

9.
阿成  宁冰 《政府法制》2009,(7):46-48
因涉嫌家族腐败,去年春夏之交,亦官亦商的安徽古井集团原董事长、亳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王效金和妻子彭文佩及儿子王依林被抓。王效金曾将一个小酒厂打造成资产达数十亿元的酒业航母,被誉为“中国酒帝”。王效金轰然倒台,是被他的红颜知己、曾担任中央一家大报的关女记者董斯妮暗箭射伤。许多人困惑不解:王效金一直视董斯妮为心腹和铁杆幕僚,曾为保护她免遭失身而与省委副书记闹翻了脸,董斯妮为何恩将仇报反咬他一口?2009年2月4日.王效金因涉嫌受贿近千万元,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酒帝”落马之谜被层层揭开。  相似文献   

10.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6):12-14
“中石化”前老总陈同海受贿近2亿元受审,“天价赃款”从何而来?贪腐金额过亿,却仅被判死缓,这一开了中国司法史先河的案件背后有无“猫腻”?  相似文献   

11.
赵彦 《政府法制》2013,(30):36-36
在西汉诸帝中,汉元帝是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和前任高祖、文帝等人相比,他的功劳太小;和后任成帝、哀帝相比,他不够弱爆。不过,平心而论,元帝并不是一个庸才,他不仅屡次缩减宫廷费用,还懂得尊师重道,也算得上是个合格的皇帝。可为何好好的“昭宣中兴”,到他这儿就兴不下去,反而一路衰败,成“哀”了呢?这一切源于他太“糊涂”。  相似文献   

12.
贿赂     
“丁局长,这是我开专用发票的申请表。”在新调来的分局长房间里,精瘦的煤老板老赖把一张单子递给丁杰。丁杰拿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老赖陪着小心盘算着:“听说这小子刚竞争上岗,面嫩,只要舍得钱,还有办不成的事?”原来,这老赖叫赖华,是当地有名的“滑头”。他开专用发票惯于送礼拉关系,以空头支票蒙混过关,在分局赊欠的900元税款一直未完。“赖华是你?”丁杰抬头打量,一丝令人难以捉摸的目光一扫而过。“要开3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老赖连连点头:“嗯嗯,请局长给个方便。”说完,老赖毕恭毕敬地递上一支中华烟,自己也…  相似文献   

13.
王冬梅 《政府法制》2009,(19):22-2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吲元被媒体称为“草原巨贪”。他自称对一笔笔送上门的巨额钱财“根本没有太在意过”。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不是一个昏官,也不是一个庸官,却因为廉洁问题成了一个出了事的贪官。”  相似文献   

14.
在湖南省临武县,“以廉为荣,以苦为乐”的县委书记蒋桃生同志,以他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赢得了人们的信赖。  这房我不能住  1992年,蒋桃生从汝城调来临武。县委机关由于没有腾出住房,准备安排他住招待所,一个月房租要百多块钱,一年就上千元。蒋桃生同志知道后说:“我是县委书记,更是人民公仆,不是旅客游人,我住招待所,大家会怎么想?群众会怎么想?况且仅房租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房我不能住。”于是便住进了仅9平方米的办公室。  这饭我不能吃  蒋桃生的爱人在郴州工作,他身边只带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平时父…  相似文献   

15.
叶雷 《法人》2013,(11):95-95
美国著钇经济学家、“发展形式”理论创始人镭利斯·钱纳里,有一个著名论断是:在不具备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情况下,找到关键性阻碍并改变它,就能加速发展。并且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走的正是这条道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从农付扩展的改革。伟大经济学家马歇尔何一句名畜,“自然不会色跃”,经济奇迹背后的“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独特在哪里?近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关键性阻碍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年末的一个月中,各级政府在2007年花掉1.2万亿元。2008年花掉1.5万亿元,2009年花掉2万亿元。而2011年,财政部门不得不在余下的近两个月中确定超过3.5万亿财政资金的去向。前不久,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针对该市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感叹:“预算不科学,表现为年底突击花钱。”每到年末,政府机关突击花钱,几成惯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遏制?本期“一家之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幽默     
《政府法制》2012,(6):33-33
同行 郊外一幢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姐。这一天,来了一个乞丐,乞丐衣衫褴褛一头白发,一副可怜相。小姐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10块钱。小姐问乞丐:“你每天除了乞讨,还干点别的什么吗?”乞丐说:“化装。”“化装?”小姐很奇怪,“讨钱也要化装吗?”  相似文献   

18.
小孔2010年从部队回家探亲,到魏县车站下车后,被眼前错落有致的楼群、广场“震”住了。心里暗自闷想,这是我的家乡吗?这是中国鸭梨之乡——魏县?是不是下错站了?他看了看站台,是魏县车站,不错啊!可是,该走哪条路回家呢?他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拨通了电话:“爸,我到车站了,回家的路怎么走啊?”“孩子,你从车站乘一元公交车到小区下车就到了,咱家搬家了。我和你妈在家门口等你!”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人欢快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梧槐  秀田 《法制与经济》2003,(10):16-18
○他是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一次偶然的纠纷使他与隔墙邻居——人民医院结下“缘份”。“和气”的他先是取得医院的信任,之后,又扮演了一个“心理专家”角色,成了院领导的“红人”。○他的“生财之道”是涂改票据,短短一年多时间,医院就被他掏出一个60万元的“大洞”。这其中,有他自已的“聪明”,也有医院管理体制的弊病。○2003年6月,骗术被揭穿后,他以涉嫌诈骗罪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检察机关有关人员对记者说,这起诈骗案典型、独特,在淇县历史上罕见。近日,检察机关将对此案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20.
(一)当事人的综述1997年10月的一天上午8时左右,我刚过办公室上班,有位年约50余岁的老同志进来就问我:“你是王律师吗?”我答道:“是!有什么事吗?”他一面回答一面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后又拿出一面放大镜,叫我看纸上的笔痕是什么字。我拿过放大镜朝阳光处看,隐隐约约能看清笔痕的内容,我读给他听:‘“今借到陈XX现金贰万元(20000元),五个月归还,借款人蒋XX,年月日。”他一听连声叫道:“对2对!”随后他滔滔不绝地说:我拿了这张借据的笔痕纸,已跑了常州市的好几家律师事务所,他们看后都摇摇头,说这官司无法打,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