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俄罗斯文学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起,比较文学即被应用于其研究当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更是以其跨文化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我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带来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相较于比较文学在其他国别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学者在中俄文学关系、俄罗斯文学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等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研究思路与话语陈旧、方法运用生硬刻板、中国学者的主体性意识与民族立场弱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成果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我国学者编撰的俄罗斯文学史著作也折射出其在世界文学眼光与比较文学意识方面存在的欠缺。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不少共识,也存在一些争论。文章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以及主要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简评,旨在更好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特色政党理论国际话语实力的现实状态与中国昂首阔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发展步伐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政党理论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可行性路径研究。具体来说,应首先在理论话语发声主体、理论话语内容设计、理论话语传播风格、理论话语人才建设等要素构成的话语体系,在立体网络中实现政党理论价值的有效传递;其次在国内国外双向阐释有机结合的同时,需充分发挥政党及其理论所蕴含的政治引领力、民心感召力、自我革新力、组织动员力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话语合力来不断提升国际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政府职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对政府职责体系展开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在既有研究中,学者们不仅从认知、领域、路径等向度探究了政府职责体系的学理问题与优化路径,还创建了职责同构这一经典的分析框架,用以对我国特殊的纵向机构设置与职责配置方式进行剖析。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对职责同构及其对立模式职责异构的认识也在发展,更加强调理性看待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找寻适合我国实际需求的道路。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与扩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以减税促进产业发展。分析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现状、总结实施成效,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完善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减税政策;对资源税、消费税及环境税进行结构性增税,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优化税制结构及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
李益斌  王昊语 《外交评论》2023,(2):22-48+166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各国关注。在西方话语霸权的背景下,中国所倡导的“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等信息安全规范却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理解中国在推动信息安全规范扩散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可借助区域层次国际议程设置框架进行分析。运用过程追踪研究方法,可以观察到通过议题选择与界定、组建议题联盟、选取议程进入渠道、议题制度化或规范化四个阶段,中国在上合组织推动地区性信息安全规范的兴起与扩散,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将信息安全规范向联合国推广的尝试,此举也意味着开辟构建不同于西方的信息安全规范的新路径。理解中国信息安全规范扩散的因果机制,丰富国际规范扩散、演进与竞争的实证研究,还可以为在国际社会破除西方话语霸权,推动发展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国内外学者从转型的视角对我国社会建设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相对而言,国内研究此问题的目的较为单一,那就是为了推动转型期社会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国外的研究则倾向于对该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先入为主"的观念较为明显,有时甚至将此问题意识形态化。鉴于研究目的的不同,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深度、问题的关注点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不足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受到中东变局波及的中东国家,尽管结构背景大同小异,但各国爆发的社会运动带来的国内影响却截然不同,如突尼斯和埃及发生了较为平和的变革,而利比亚、叙利亚却爆发了内战。社会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抗议者能否形成跨阶层动员以及军队的立场选择。抗议者形成跨阶层动员,是社会运动得以持续并实现规模扩大的前提;在大规模社会运动面前,军队内部是否发生分裂,则决定该国是否爆发内战。就此而言,社会运动演变为内战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形成跨阶层动员,一个是部分军队支持抗议活动或在抗议活动中保持中立。这一分析模式有助于研究者对社会运动是否会演变为内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对我国国家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我们建构良好国家形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国家形象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建构良好国家形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争夺国际话语权,变"他塑"为"自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好新媒体作用;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0.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在全球得到广泛回应,不乏对其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生效条件、适用范围的质疑,并存在误读和滥用。软实力理论对国家实力中文化等因素的强调,对中国等文化资源深厚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认识到,奈的软实力理论着眼于美国在战略收缩背景下如何维系全球领导权,中国则面临不同的语境与诉求,需接入符合自身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本土思考框架,规避可能面对的"话语陷阱",形成独立可行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路径,尤其是要契合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目标。中国学界广泛展开了有关"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对话与建设,与文化领域的各种实践同步展示了中国对软实力理论的本土诠释与超越,也推动了文化安全议题成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安全体系的重要关注。基于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资源与未来发展目标,基于一种面向未来的"务实、自信、开放、多元"的"文化安全观",推进以文化传统、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内核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应对外来文化影响、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未来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的效果如何,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产生话语权力,是目前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选取“韬光养晦”、“和平发展”、“和谐世界”这三个比拟性的战略性外交话语为分析对象,探讨战略性外交话语的建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开始影响国际议题设置,进入国际新闻、学术、官方议题.国际社会部分认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概念,也基本认同其目标,但是对于它们是否可以实现存有疑虑,认同度较低.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话语的官方解读不足,受众意识不强以及对外媒体发展相对滞后.其核心症结在于目前的战略性外交话语更多的是一种政策宣示,缺乏理论论证与可操作的路线图,并不具备成为“战略”的基本要素.战略性外交话语的建构需要来自学界的理论支撑.中国学者亟须加强对战略性外交话语的理论论证,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中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且一些重要的相关会议、事件和时间节点是中外学者共同的研究要点.不同的是:第一,国外的研究起步要早于国内;第二,与国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一直处于升温的过程不同,海外学者尽管对邓小平理论研究形成过几个高潮,但由于受不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对一些事件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其研究也出现过低潮阶段.在邓小平理论研究内容方面,中外学者涉及的范围都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正式提出到2012年,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这14年中,服务型政府研究从热点议题成为中国行政学界最热门的主题,其理论成果向实践的投射,又使其成为中国行政学者最巨大的学术贡献和主流的学术话语。在理论研究的带动下,构建服务型政府也成为从地方到中央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目标。本文对2002—2011年中国服务型政府论文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10年来哪些人在做服务型政府研究,研究的数量与质量如何,以及学科分布状况。因此,关注服务型政府研究的头十年历程,既是对这一学术史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将服务型政府建设导向更辉煌未来必须经历的反思,还是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2012年至今的青年研究呈现出了以关注当前中国青年现实问题为主线的议题多元、方法多样、理论与经验研究并进且日趋繁荣的学术特征.从基础理论层面看,在青年研究的旨归、学理建构与范式转型、理论视角与场域维度、话语建构等方面,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呈现.在研究方法层面,近年来涌现出一些对青年研究的研究方式进行专门论述及反思的学术成果.在有关青年的经验研究中,有以下四个比较突出的热点议题:一是青年时尚的文化解读;二是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和集体行动;三是新青年族群的生活世界;四是众创时代下青年社会组织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风险社会来临和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社区动员如何运转起来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议题。行政压力传导式动员、社区情感笼络式动员和精英带动认同式动员三种常见的社区动员模式难以回应现实问题,而系统赋权式动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系统赋权式动员是从“对社区动员”向“由社区动员”转换的产物,由宏观层次的制度赋权、中观层次的团体赋权和微观层次的技术赋权组成。三个层次的赋权相互作用,可促进权力共生和政社合作,共同致力于挖掘和培育社区动员的核心要素,进而形塑动员结构、再造动员组织和优化动员工具。在“参与度-持续性”的高低组合中,不同动员模式的效应得以彰显。相较而言,系统赋权式动员的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广大居民持续参与。整体来看,系统赋权式动员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多元参与结构,拓展了社区动员理论,是社区动员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研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等。但相关研究仍存在着和谐被标签化和被庸俗化、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今后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和谐"的实质,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并重点加强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业主自治是社区有效治理的重要方式.业主自治首先需要厘清治理边界,强化边界认同感,形塑业主共同体,形成业主自治的社会基础,以业主QQ群的实名制管理为有效手段.将业主共同体这一治理基础转化为业委会治理能力是推进业主自治的关键.维权行动是强化业主集体行动能力的载体,也是业委会治理能力的具体表征,为业主自治奠定正向循环的效益激励.达成一致性意见是业主QQ群形塑业主共同体与推进维权行动的公共性前提,涉及业主自治的协商性机制,即业主扩大会议的制度创新.因此,业主有效自治的实现路径为:遵循现实治理背景,通过业委会构建公共性协商平台,调动业主参与事务协商的积极性,发挥公共性治理优势,激活业主自治,实现城市陌生人小区向熟人生活空间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开展了对政策网络的研究,其研究可以划分为政策网络与网络治理两大取向,学者们在对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梳理与评价、新理论的建构、检验验证与模型整合与修正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处于较低的阶段,研究质量也难以保障。因而要推进我国政策网络研究,需要紧密跟踪西方前沿,立足我国实践,明确研究路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来,学界加大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阐释。回顾2022年,学界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渊源、优势、发展及其关联性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诸多颇有价值的成果。然而,由于该论题提出时间较短,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有效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积极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世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冷战的结束,两极对抗结构压力的消失,打开了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潘多拉魔盒"。一时间,各种路径和方法,各种新因素和新力量"重登"历史舞台。就理论研究来说,随着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转向的成型,认同、身份、观念、话语和文化等软因素成为重要的分析概念,许多学者也呼吁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即从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