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医学六经》一书收录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6部医籍,颇受学界重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该丛书为明代顾从德所编纂,由吴勉学刊刻.通过查考原书、梳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此书与吴勉学所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前6部医书内容及版式相同,疑为后人将此6部医书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析...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出版日本伤寒医籍共计21种,其中大部分在1920-1939年代出版。而原著多成书于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且多为汉医名家之作。这些医籍的大量出版,一方面是与中医抗争运动有关,民国医家欲借此壮大中医声势,并激励国医研习医籍,提升医术;另一方面则与中医革新的趋势相关,日本汉医不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成功尝试,且其便于取法、注重实证的特点亦符合民国中医界革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医贯>乃明代医家赵献可所著,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比张景岳的著作早7年、比李中梓的<医宗必读>早20年问世,引起同时代及清初许多医家的重视.<医贯>重点论述了命门学说,对血证也有专门论述,立有<论血症>和<吐血论>两论,不仅将其命门学说贯穿其中,而且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眼科宝籍>和<眼科要旨>是<新安医籍考>未载的眼科医籍.<眼科宝籍>1卷系程松崖眼科系列医籍较晚的一部复刊本,从江鼎臣、李宗煝序文中探明该书作者并非出自清初医家程衍道(字敬通)之手,而真正作者为同宗同里清乾嘉年间另一位医家程正通(字松崖)先生.全书共载主症、主方17首,较具代表单验方10首.该书贯穿按图识症、以症统方、识症选方、简便易行的原则,用药轻灵,方中大量使用风类药是其主要特色.因此,民间抄本较多,流传甚广.<眼科要旨>3卷,为清末新安涉外医家张廷桂(字子襄)刊刻于清光绪元年.是在<银海精微>、<眼方琐言>的基础上,"采其奥旨,参其遗漏,撮其大略,增其妙意"而成,不拘五轮学说,突出藏象辨治,主张内服与外点药物为主,慎用刀割、火灸治眼病的学术思想.全书共载眼科专用方剂近100首,是一本难得的眼科专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家的生平,时有疑惑之处.经过文献考证,张杲的生年目前无法确定,卒年应在1224-1228年,<医说>在付梓前曾经诸葛兴整理,张果后人流寓日本著医书;江罐的里籍为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孙一奎生于1538年,卒于1600年,孙氏医著尚有<正脉启蒙>、<本草刊讹>两种;程应旄是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人,程应旄还曾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补辑并作序刊行汪机的<医读>一书,也是<名医类编>和<伤寒秘解>的作者,其著作<读伤寒论赘余>未亡佚;程林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槐塘人;汪宏为今安徽省歙县岔口镇周家村渔塘人.  相似文献   

6.
新安医籍<商便奇方>3卷、<儿科方要>1卷见于200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郑金生先生主编的<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属中国大陆失传、在日本收藏的中医古籍.<商便奇方>为明代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医学训科程守信所撰,是一部方便徽商应对急病与常见病的实用医学手册,此书对研究中医学和徽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儿科方要>是徙居浙江杭州的歙县(今安徽省歙县)医家吴志中、吴元溟父子所撰,此书含有吴氏父子的临床心得,是一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中医儿科文献.  相似文献   

7.
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不仅喜好藏书,而且精通版本、校勘、目录之学.他在康熙年间奉旨刊刻了<全唐诗>并私资刻印了<楝亭十二种>等古籍,开创了康乾时期精写精刻的新风,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