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时事报告》2011,(8):34-43
近几年,国际奢侈品市场疲软,而中国市场却“逆势上扬”。有机构拍出,全球1/4奢侈品是中国人购买的,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商业蓝皮书》指出,2015年前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奢侈品消费热?主要是哪些人在购买奢侈品?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怎么看奢侈品消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际奢侈品市场疲软,而中国市场却逆势上扬。有机构指出,全球1/4奢侈品是中国人购买的,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商业蓝皮书》指出,2015年前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  相似文献   

3.
孤帆 《公民导刊》2005,(6):52-52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宣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他的判断是有依据的:即便是在欧美也乏人问津的单价超过100万美元“宾利车”,在中国却连创销售纪录。而那些月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年轻人,也是奢侈品的热烈追捧者,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饰物,比如领带、皮鞋、皮包等等。肯特预计,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4.
兰溪 《民主与法制》2014,(20):32-34
据权威数据调查,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量已经达到126亿美元,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人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也是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5.
对于国酒茅台来说,2012年初最惹火的话题无疑是茅台酒成为全球奢侈品牌。茅台以120亿美金的品牌价值超过奔驰,成为全球第四大值钱的奢侈品牌。卖到2000多元一瓶的茅台酒被人形象地称为“耍酒疯”。当有记者问及茅台方面对“三公消费禁喝茅台”提案的看法时,茅台高管反问记者:三公消费不喝茅台喝什么?而与此同时,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发布统计报告宣布,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5月发布的《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09—2010)》指出,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截至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7.
100多万元的劳力士手表,30万元的卡地亚胸针,500万元的钻石……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火速进入中国.日前,又一世界奢侈品西班牙顶级品牌LOTTUSSE皮鞋亮相北京金源燕莎店,该品牌每双皮鞋都经过了60位西班牙工匠的手、120多道工序、4天的专业保养,这样的制作工艺127年来不曾改变.据报道,随着许多国际顶级品牌登陆中国,中国品牌战略协会发现,目前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估计6年后,将增至2.5亿人.如此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令许多奢侈品生产商十分看好中国,美国高盛公司伦敦总部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增速全球第一,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客户群.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亚洲项目负责人格林的观点可能更具代表性:“毫无疑问,正在崛起的中国中高收入阶层正在改变世界市场的格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愿意将他们的知名品牌放到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来销售,中国人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痴迷程度和接受速度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8.
100多万元的劳力士手表,30万元的卡地亚胸针,500万元的钻石……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火速进入中国.日前,又一世界奢侈品西班牙顶级品牌LOTTUSSE皮鞋亮相北京金源燕莎店,该品牌每双皮鞋都经过了60位西班牙工匠的手、120多道工序、4天的专业保养,这样的制作工艺127年来不曾改变.据报道,随着许多国际顶级品牌登陆中国,中国品牌战略协会发现,目前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估计6年后,将增至2.5亿人.如此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令许多奢侈品生产商十分看好中国,美国高盛公司伦敦总部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增速全球第一,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客户群.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亚洲项目负责人格林的观点可能更具代表性:“毫无疑问,正在崛起的中国中高收入阶层正在改变世界市场的格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愿意将他们的知名品牌放到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来销售,中国人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痴迷程度和接受速度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其中蕴藏的勃勃商机,令很多投资公司蓄势以待。但人们没有料到的是,抢占了奢侈品交易头把交椅的,居然是奢侈品寄售行业,也就是二手交易行业。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1,(12):63-63
近日,有消息称飞天茅台3年内零售价或将超圳5000元,此外,2年内茅台还将向相关的国际评选组织申报"奢侈品资格"。茅台集团人士称对此并不知情。业内人士表示,茅台酒涨至5000元并非没有可能,现价已超过2000元.如今,公款消费与茅台酒走得太近了。很难想像.如果公款消费拒绝茅台酒之后,茅台酒还会有今13的辉煌地位吗?因此,茅俞酒要想成为国际奢侈品,公款消费必须要与之划。 。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10-11
手机、电脑、电视机的更新换代过于频繁,豪华办公楼和楼堂馆所处处可见。中国人购买的劳斯莱斯数量超过了日本.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在7月4日至7月7日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专题讨论中.“过度消费”  相似文献   

12.
姬建民 《前进》2006,(7):56-56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6月15日宣布,他将在今后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日常事务,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卫生及教育等领域的慈善事业上。他郑重声明说:“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重大的责任。现在是把这些资源回报社会的时候了,而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是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现在以盖茨自己妻子的名义设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总资产达到291亿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见2006年6月17日《燕赵都市报》第9版)。比尔·盖茨是全球首富,富有500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中连续12年排名第一。盖茨有钱却不抠门,也没有表现出什么“…  相似文献   

13.
“真明丽”是一个充满诗意画意的名字,但在诗情画意的背后,“真明丽”却有着王者的雄风和霸气——全球最大的LED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装饰灯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小型灯泡生产基地、远东最大的舞台灯生产基地。这一顶顶耀眼的桂冠,已让“真明丽”成为广东LED世界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胡颖 《小康》2005,(6):74-75
2005上海国际品位生活展将首度登陆上海,主办方引人注目地打出了不邀请公务员参加的口号。全球奢侈品生产销售商看中中国,正是看中了中国的精英新贵以及他们的消费心态,“公务员”还未被列入奢侈品销售眼中的“精英”行列。那么谁在消费奢侈品?公务员又在消费什么?  相似文献   

15.
关注理由: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从曾经的"皮尔卡丹"到今天的"路易威登",形形色色的奢侈品牌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次登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奢华时代。核心观点:人们把一切价值都放在金钱和物质的价值标准上来衡量,除非值钱,否则就不值什么;反之,只要值钱,就立刻变成合理合法的,立刻就有了执行的勇气和做事的基础。新动向:商品、金钱和奢侈品已经成为新的"自由"的象征,这句高尔泰语体乃是对当前中国大众文化财富观背后的社会体制的绝妙的讽刺。  相似文献   

16.
明天谁养我     
1998年9月2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向全球公布了一项新的世界人口报告。“现在世界人口已达到59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5.57亿人。在未来的50年内,世界范围的老年人比例将从现在的6.8%上升到15.1%,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 联合国第47届大会确定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老龄时代,标志着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7.
如今,中国已不再是过去落后的、被“洋鬼子”们不齿的中国。相反,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商家眼中的“肥肉”。"提到奢侈品,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华而不实的物质,还有就是冲进脑海里的无数个零、吓死人不偿命的价格。在词典中,所谓“奢侈”是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既然是“过分”,或多或少包含着贬义,那为何奢侈品还有这么强大的市场呢?原因只有一个——世风使然。"月饼的“霉变”"中秋节的到来,自然想到月饼。作为民俗食品的月饼,是一种亲情、团圆和怀想的象征物,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富有特色的文化。在众多诗…  相似文献   

18.
●在鼎盛时期的80年代初,法国人几乎垄断了世界奢侈品的市场。 ●阿拉伯王子的撤退使巴黎“金三角”少了一棵摇钱树。 ●以皮尔·卡丹为代表的传统型时装,正被意大利的“创造型”时装所取代。 ●发迹的中国南方人悄悄地成为世界奢侈品俱乐部的成员。  相似文献   

19.
尤拉 《今日上海》2009,(1):56-58
南欧最出名的一双“靴子”非意大利莫属。意大利“靴”形的版图包括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意大利美食自成一家,奢侈品闻名全球,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文艺和建筑等潮流更是风行多年,无可媲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小册子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看好,它几乎被印成了所有语种,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罗文——那个成功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以他的忠诚、自信、责任心、主动性和勇往直前,成为了无数政府、军队、企业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机构梦寐以求的标准化人才。《把信送给加西亚》之所以畅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众多的管理者感觉到麾下“罗文”式人才的稀缺是制约团队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