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学彬  杨波 《公民导刊》2011,(10):60-61
在互联网上,只要你键入"万州小八仙"几个字,有关重庆市小八仙餐饮有限公司的大小事都会尽收眼中。在万州区,只要你提到小八仙,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凡是到过小八仙的人都知道该企业的董事长是个女士,她虽已年过不惑,但仍是那么神采奕奕,光彩照人,眉宇间总是透出善良和智慧。因为她的诚信,因为她的感恩,她的企业发展壮大了。她就是万州区第三届人大代表张友萍。  相似文献   

2.
朋友,给你一个忠告:如果你没去过伊吾,你千万别凭老印象和老黄历乱说话。因为那样你会说错话,你会冤枉了一个好地方。伊吾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养在深闺待人识的小城,是一个士别三日便要刮目相看的小县。我以前没去过伊吾,只是听人说过她,只是远远地遥望过她,只是尽我所能  相似文献   

3.
凤莲 《中国保安》2012,(23):73-73
自打知道她要做我的后妈那天起,我和她就没有停止过争吵,但从来没有分出过胜负。父亲跟我介绍她时,有些乞求般地表示:“希望你们以后能够相处愉快,情同母女。”我听着不舒服,生硬地回答“爸,只要你喜欢,你高兴,你娶个什么样的后妈回来,我都能接受。但我有个要求,你让我拿她当亲妈这个要求,我很可能做不到。”  相似文献   

4.
“平凡的工作中有着不平凡的成绩。一个人不论在哪里,只要你是一滴水,就有广博的海洋将你拥入怀中;只要你是一棵小草,就有孕育你成长的富饶土地。”这是河东区嵩山道小学校长赵育梅18年工作经历的深刻体会,也是她对同事常说的一句话。当我们走近她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为这位连任两届区人大代表、天津市科研先进个人、区级“十五”立功奖章、优秀领导干部的事迹所感动。  相似文献   

5.
于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当我问到于梅的情况时,小段居然反问了一句,令我很吃惊。她说:“你要打听哪个于梅?”“难道还有好几个于梅不成?”“对啊,”她说,“我知道有打工的于梅,拉广告的于梅,当报纸摄影记者的于梅,给我投过稿的于梅,最后是,给人做婊子的于梅———这话是别人说的。”“她们是不同的五个人吗?”“又是又不是。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多少明白了小段的言外之意,便笑着问:“我想知道她长得什么样?”“我就知道你准问这个。你们臭男人!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因为没见过。”“我听你的话怎么这么别扭,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6.
致命破绽     
因为没有工作,女朋友要跟我分手,我心里很难过:“可恶,我真希望有一大笔钱 !只要有钱,她一定会回到我的怀抱 !”   我物色到一户富裕人家,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等到只有女佣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我潜入那户人家,把女佣绑了起来。   “求求你,不要伤害我,我可以帮你 !”她向我求饶,并主动提出两人合作分钱的建议。我求之不得,她把我引到了放保险箱的位置。那晚,我收获颇丰,当然也分了她一半。   警察接到报案,向女佣询问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她说:“当时光线太暗,我看不清楚,只看到他的背影,是小矮个,一个穿着黑…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人称敬老院的马西云是孤寡老人的“孝女”。但知道马西云的人们都说: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1989年,卜集乡刚刚建起了敬老院,马西云主动“请战”,由一名乡办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一名服务员。当时,39岁的她已守寡7年了。婆婆年近80,儿子、闺女都在上初中。家里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种责任田,全都搁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有人说她,“你真傻,放着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干,却偏偏去干侍候人的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你一个人该怎么过啊!”马西云没想那么多,很快就走马上任了。敬老院里工作人员少,样样工…  相似文献   

8.
拥有纯粹     
冯艾 《半月谈》2005,(4):82-84
“从大山深处归来.我总有一种冲动,总想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们: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段话是冯艾用她两度志愿服务的经历凝结成的。得到了许多志愿者的认同。记者拨通了冯艾的电话。她目前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长的通话间.可以感受到志愿服务的经历给予她的远不是“体会”二字所能包含的.可以说是一场人生洗礼。  相似文献   

9.
你可能忘记她的容颜,却不会忘记她的犀利与锋芒;你可能不知道她是一个小说家,却不会不知道她是著名的战地采访记者;你可能会忘记她说过的话,但是没有人能够忘记她面对强权人物时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挽歌(下)     
第二天上午,童洁还没起床,枕头边的手机电话就响起来,她急切地拿起。路真哥,你已经上火车了?我还没起床呢,我会照你说的办,路真哥你快点儿回来啊。   童洁吃过早饭正歪在病床上翻书,一个年轻女人走了进来。童洁放下书问,阿姨您找谁?   你就是童洁吧?   是啊,您认识我?   不认识,但我知道你,医院的人都知道你,你是他们的奇迹。   阿姨您坐,阿姨您真漂亮,我从没见过像您这么漂亮的人,您是不是演员?   女人微笑着摇摇头。童洁,你多大了?   18了。   家是哪儿的?怎么没有人陪你住院?   我家是平远县…  相似文献   

11.
走进白云岩     
作家麦家说:“阅读有什么好处,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因为不读书,你可能连自己都不认识;因为读书,你可能了解所有人,包括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后的事情。”几年前去过白云岩,当时还没有读到麦家的这段精辟言论,只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如果说漳州南站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漳州进入高铁时代,那么位于龙海颜厝镇的白云岩,就从原来的偏僻一隅,一下子身处交通要道,原来是“养在深闺人不识”,而今“一朝亮相见真容”了。因为朱熹,慕名前往白云岩的游览者便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2.
吴用 《乡音》2011,(11)
在今年初出版了《不分东西》之后,闾丘露薇曾经说过5年之内不再写书。可现在不到半年,她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利比亚战地日记》。用闾丘露薇的话来说:其实写作这本书也属意料之外,这本书更像是人生的‘奖励’。你不知道你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去那个地方,你不知道你的人生经历里会增加这一块,你也不知道会  相似文献   

13.
”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地容她爱你?”又一次读到冰心老人的这句话,又是一年母亲节。是呀,那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无论她富有还是贫穷,黑发还是白发,只要有你,她就会不遗余力地去爱你。她的爱,就像是一束缤纷多彩的康乃馨,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了一种爱,是你用一生的时间都享不尽的爱。  相似文献   

14.
不等爱情     
爱上一个人,常常这样说,我等你,五年,十年,五十年,好不好?似乎很坚贞,又有点无可奈何的哀怜。认识一个女孩,为了一个男人等了五年。从她认识他,从她爱上他,她一直都在等,等他爱上她。五年来,她不理任何异性的追求或者淡如水的友谊。她守身如玉,清清白白。她28岁了。他知道她所做的一切,他知道她等他,只是他不爱她。他先后有了几个女朋友,过去式,现在进行式,将来式,都不曾考虑她,她都知道。她一个人内伤。她还是等。她希望云开日出之时,就像歌里唱的:万丈阳光照耀你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感动于她的执着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5.
买房十策     
<正> 如果你爱他(她),就带他(她)去买房,因为那里铺满了鲜花;如果你恨他(她),也带他(她)去买房、因为那里布满了陷阱。要想知道理智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要想知道买房的艰辛,就要亲自上一当。买房是人生一件大事,面对杭州大大小小的开发项目,想要买一套合适舒心的房子还真小容易。对于普通购房者将是巨大的考验。很多购房者在精心挑选房子之后仍不满意,经常有人后悔自已不该选择此房,常常是“买房之后就后悔“。看惯了房展会上买房受骗者的追悔  相似文献   

16.
两个人的世界很小,只要一张小床;两个人的世界很大。似乎找不到边际; 两个人的距离很近,有人同床异梦;两个人的距离很远,有人天涯咫尺。 然而,都不能改变一个永远的事实,你们是两个人,两个独立的人。 这些书,让男人知道你身边的女人在想什么,让女人知道你身边的男人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学生会召开会议,康岫岩校长应邀出席。会议结束之后,她喊住了学生会主席。她问那个男生:“知道为什么留下你吗?”男生惶惑地摇头。康校长严肃地说:“孩子,刚才我坐在你旁边,我观察到你有个不自觉的小动作——抖腿。显然,你不是因为紧张而发颤,而是下意识地在抖腿。你知道吗?这个小动作非常不雅,非常有损你的风度。所以,我提醒你从今天起要努力改掉这毛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13,(4):67-67
开车陪太太一起出门买东西,因为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我就问到底要去哪里。太太回答说:“你不用管,我告诉你怎么走就行了。”我们上路了。太太很辛苦,因为每个路口都要她提醒我,应该往左、往右还是直行。我也很辛苦,因为到每个路口都提心吊胆,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去。  相似文献   

19.
笑脸的换位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12,(15):57-57
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你要是想买个什么东西,进了商店,见了售货员,满脸谀笑的应该是你这个购物者,因为倘不如此,对面那个冷若冰霜的售货员大人可能连理都不理你。  相似文献   

20.
好马也吃“回头草” 在现代企业人才管理上,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观念已经过时。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一个人与企业有过一段联系(如曾经在这里工作、参加过面试、曾拒绝过企业的录取或提升意向等).雇用他就比较容易.因为如果一个优秀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你的企业,把工作推销给他会更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