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法面临信任危机如果说法律应当让人信仰,那么,法院则应当让人信任,法官则应当让人信赖,判决则应当让人信服。简言之,法无信不立,信任乃法院的立身之本。可是,继湖北佘祥林、河南赵作海个人的劫难之后,司法面临的则是信任的浩劫——人们对法院的信任度跌至负数。聂树斌案可谓这一负数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不断取得人民满意和社会信任的基本内容和途径。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打造有本院特色的法院文化,提高全体干警的能力素养、执法办案水平,从而保证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呢?这是众多的基层法院领导应当认真考虑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院工作人员对法院的信任,影响着法院组织的正常运作与效率。因此,法院组织管理中的信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认同与归属感是维持法院工作人员对法院信任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法院认同的基础是法院工作人员对法院的专业性,以及内部管理中公正的认知和感受,而归属感则建立在法院能否具备关爱、对外"强硬"这两项拟人化的组织特征。信任作为法院组织的控制手段有其特殊性和必要性,在以制度为主的正式控制和以组织文化为主的非正式控制的结合下,法院的实际运作是由正式和非正式的因素对组织和个人产生交织影响而形成的。信任关系研究所提供的底层和微观视角,有助于理解司法运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去行政化,就是将审判权还给法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司法改革方案,“去行政化”也是重要目标。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前所长王公义说:“所谓行政化,就是审的人不判,判的人不审。案件审理应该是谁审理谁判决。”只有去行政化,才能让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审理的人不定案。如果说,去地方化是让法院从地方政府的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去行政化则是让法官从法院内部的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5.
郑毅 《民主与法制》2008,(14):28-29
他刀刺四人,造成两死两伤的严重后果。三份司法鉴定,不同鉴定结论。法院应当如何采信……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3,(30):28-29
1.舍弃基层法院行政审判管辖地位不可取 为了避开地方政府对行政审判的干预而舍弃基层法院在行政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制度设计理念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确立这样一种基本共识:基层法院适于也成当承担第一审行政案件的一般管辖。要确保基层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应当为其提供外部体制上的保障,将党委对法院人事任免的事实决定权,  相似文献   

7.
<正>"省法院报告中有几句话让我很受感动,比如努力让有理没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打赢官司的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确实体现了省法院公平正义、严格司法。"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法检两院报告时,宋伟光代表激动地说。刘伟代表则对省检察院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报告"立意准确,特别是在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严格司法方面成绩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不杜绝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启 《半月谈》2005,(3):71-71
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赏识不是对孩子的简单表扬。因为表扬往往是孩子做了让人满意的具体事情,而赏识则是从本质上信任和看得起孩子。  相似文献   

9.
颜慧婷 《前沿》2012,(20):63-65
传媒对司法具有积极作用:正确的传媒报道有助于防止法院受到其他公权机关的不当干涉,促进司法公正;同时新闻自由也是从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应该得到更全面的保护.但是其中不能否认的是不当的媒体报导的确对司法审判工作有着不能忽视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构建传媒与司法的良心互动关键在于:法院要从信任与支持媒体的角度研究舆论导向;媒体也应当从自律的角度来实现对司法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法院改革意欲何往?习总书记一语中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也揭示了司法公正的真谛。毫无疑问,无论是国家司法体制的改革,还是司法工作机制的完善,都应当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最信任的人     
最信任的人万学干当你第一次来到一个都市,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路线,你该怎么办7到哪儿找一个你信任的人?“你千万别问人。”有一位在报社当编辑的朋友告诉我。“不,问问人还是可以的,当作参考,但千万不要让人当向导.尤其对女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12.
企业老板身边的第一红人,不一定拥有国外名校学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超时工作。但是他们对公司忠诚、对外低调,是这些明星员工共通的特质。要长期追随老板,必先博得信任,凡事为老板多考量;要赢得老板信任,行事低调则是另一项特质。  相似文献   

13.
蔡永飞 《人民论坛》2012,(18):18-20
是社会焦虑、不公平感,还是思维惯性、情绪发泄,抑或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老百姓不信任、不相信政府说明了什么,有何特点,怎样应对应当说,"老不信"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为并非所有老百姓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每时每刻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在任何事情上、对所有官员都不信任、不相信。当然,以笔者的观察,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绝不在少数,而不被信任和相信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接二连三许多大品牌,甚至是国际品牌频频出事,从“雀巢奶粉”的碘超标、“沃尔玛超市”的过期食品,到如今的问题化妆品,着实让百姓们感到茫然,怎么知名品牌也难以让人信任?  相似文献   

15.
近下从人民网上看到几则高官落马后“幡然酲晤”的“怪相”,让人颇有些感慨。海南省原东方市市长戚火贵因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涉案金额达1100万元,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戚火贵在海南高级法院和海南中级人民法院3次受审,每次都瘫在法庭上,被人们讥为“最瘫的贪官”;广西壮族自治区原贵港市副市长李乘龙在身陷囹圄后后悔了。后悔得很“彻底”,甚至很“绝望”,  相似文献   

16.
日本道路狭窄,车流量大,但车速可以很快而事故较少发生,展示着当代日本社会的效率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与默契。回忆起在日本开车的经历,一些细节和几件小事让记者感动。  相似文献   

17.
石中坚 《前沿》2012,(13):8-9
根据社会质量理论,社会质量的考察应当从社会凝聚和社会团结出发。因此,社会信任与社会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基于对我国目前社会群体的社会信任状况的分析,可以揭示当代社会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状况,并据此可以评估社会质量。通过对社会信任与社会质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社会的社会质量,并找出提高社会信任和社会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农 《人民政坛》2012,(7):48-48
【案情】高华幼年丧母,父女俩相依为命。15年前高华远嫁外地。父亲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村委会将其定为“五保户”进行照顾,但双方未签订扶养协议。2008年初,高华的父亲病故,留下遗嘱,将房屋4间,存款2万元及家庭用具若干等由其女儿继承。村委会认为遗产应归集体所有,高华则认为父亲的遗嘱中已经明确遗产由她来继承。双方发生争议,并起诉至法院。法院认为,由于高华的父亲与集体经济组织并未签订扶养协议,因此,应当按照遗嘱继承办理,其财产由高华继承。  相似文献   

19.
日照市两级法院针对人民群众实际司法需求而采取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让司法走出法院大门,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拓宽司法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20.
正在火车票实名制的总体管理体制下,南京铁路运输法院一审"不支持罗某退还补票款"的判决让人无法理解。至少,面对这样的判决,我们有三大问题迫切需要追问。一是罗某称自己所购火车票丢失,是否属实?如果罗某确实买过车票,其购票信息等是否有据可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罗某的诉求显然就非常合理,而法院"不支持退还补票款"的判决,则涉嫌支持铁路公司重复收取车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