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上海市科协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科技社团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的有效对接、互动互补、多元协商的复合社会治理结构,为此需要理顺社区组织间关系,实现组织结构—功能的内在整合与机制优化。杭州市上城区通过搭建“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架构,尝试推动社区复合型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围绕顶层设计科学化、社会组织“紧密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社会管理智能化、运行机制长效化等几个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3.
对于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前日评价称:“在政府责任上表述不明确。”他认为,规划应该指出,真正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要建设成以非营利性为主。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W”(What):社会建设是什么? 现在从学界、政界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北京市目前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就是构建“五大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创建社会文明环境、构建社会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侯宇晨 《学理论》2014,(9):67-68
目前,我国实施公共卫生管理主要是以社会为单位,心理健康宣传与心理疾病预防以社区为单位,依靠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晚,服务职能水平与国外比较相对较低,各个方面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必须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充分有效运用各方优势资源构建一个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而让所有的社会人群都能够接受具有协调性、综合性及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最终将实现最终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更快、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柯敏 《理论视野》2013,(11):18-21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推进目标上,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在推进方式上,要从“教育部门自己推进”转变为“政府、学校、企业联合推进”;在推进导向上,要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并突出革命性影响、应用驱动、机制创新、试点引路。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1)
法律的最终目的是对人民群众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法治的目标是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权利。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顺应了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基本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同时也赋予了各级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新职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关键在政府,政府应发挥主导性作用。明确政府职责,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法律、落实服务均等化等相关制度,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和服务责任追究机制来共同确保政府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涵义及构成要素的研究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孙柏瑛、郭济等人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界定颇有见地,为我们科学的定位和思考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孙柏瑛认为,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是指各级政府组织在推行国家事务和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过程中,不同部门与层级之间在政策制定权与资源支配权、法律或政策解释权、执法权和行政事务管理权归属等方面权力的划分与权限范围,以及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组合、配套、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结构。  相似文献   

9.
全面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把推进城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需要构建财政支持和“反哺农业”的机制;构建农业产业化的良性运行机制;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及就业机制和动力机制;构建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金高品 《团结》2006,(4):43-44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不公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片面向城市、重点学校集中,出现盲目攀比的不良倾向,造成巨大的学校差距。这一制度是导致炽烈择校热、高昂择校费的主要原因,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凝固、扩大了社会业已存在的阶层差距,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在当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重要取向的…  相似文献   

11.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求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政府对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分别采取免费直接提供、全额出资购买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适当奖励等三种方式;要着力做好县、乡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搭建及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加速政府信息化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就是力量和 财富。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 者和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在全球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莫不把构建信息化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政府信息化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将推动包括政府信息化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作为发展的长远目标之一;在经济、国土资源、环境、科技、教育、卫生、劳动就业、交通等一系列领…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应该是在现代社会救助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性社会救助为主体,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有机统一体。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造一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就必须重构社会救助的现代价值理念,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实现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健全社会救助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逐渐向信息化迈进,开拓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办公和管理新领域,推进政府功能向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应对信息化浪潮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在2000年伊始,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即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信息化列为了其年度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也被列在了第一位(其他四个领域分别为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可以说,积极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政府功能的信息化,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有限政府"的意蕴及其建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着力倡导的“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限政府”的价值取向就是“服务型政府”。善治视野下的“有限政府”,政府的权力、职能、规模以及行为方式等都应该依法受到规范,不能超越法定界限。正是基于对“有限政府”的这种理解,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有限政府”。因此,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健全的“第三部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理应成为我国构建“有限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洁芳的“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一文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合作,两者双向互动。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公民社会是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政府与公民社会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如何构建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合理定位养老服务业以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性;加大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共财政投入以保障养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丰富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的多层次性;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王淑莉 《求知》2005,(7):32-3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当前我们必须下大力量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和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比如: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还不够清晰、政府社会建设和管理方式还不够健全、政府社会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治理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政府是实施公共治理的主体。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制保障,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一、从和谐社会的内涵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社会主义思想家所追寻的一种美好社会形态。早在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就在其著作《全世界和谐》一书中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有社…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扁平化管理以其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减少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等优点,正逐步取代科层制管理模式,成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新宠。当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扁平化管理机制:借鉴国外基层社会管理经验,构建社会管理扁平化的良性运行机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构建社会管理扁平化的理念引领机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管理扁平化的多方参与机制;抓住工作着力点,构建社会管理扁平化的综合保障机制;优化流程,构建社会管理扁平化的有机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