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酒与酒具     
正我家过去保留了一整套酒具,专门为绍兴黄酒温酒的酒壶、酒碗等。民国时期,我的外祖父原是在江阴城内开设制造黄酒的酒坊的,酒坊名字叫"杜康"。外祖父在解放初期病逝了。在上世纪50年代末,外祖母居住在我家,她喜欢喝黄酒,便从老家带来这一套酒具。那时候,家里时常买来整坛的黄酒,父亲与外祖母时常在饭前举杯小酌,一壶酒即泡在热水中。我记得,外祖母还经常将核桃仁捣碎,放入黄酒中,据说可有滋补之效。她喝黄酒时,也常常让我也来尝一口。黄酒度数低,小孩子喝了也不至于喝醉。直至上世纪60年代初,外祖母又回到上海,家中  相似文献   

2.
想当年,外祖母也是悉尼小有名气的裁缝和时装设计师,她在悉尼有名的富人区邦才海滩附近开了一家时装店,整个东区的各界名流都时常光顾她的小店,她收费低廉,但时装的品位却一点都不俗,所以大家都喜欢她的小店。即使在那个时候,富人们也知道物美价廉的道理。我一直叫“姥姥”而不是“外祖母”,她还有另外一个崇拜者,是一个年轻的希腊女裁缝,有一天,姥姥和这位希腊女孩在一起吃午餐,姥姥剥开了一个橙子,发现里面长了一个绿色的叶子,就像一个小小的橙子树长在里面一样,那位希腊女孩子兴奋地对姥姥说“:橙子树就是那样生长的,如果你把它种起来,它…  相似文献   

3.
<一> 他和她是这么认识的. 23年前,他出生在大雪纷飞的北方,她则出生在阴雨绵绵的南方.初生时,他们天各一方,各安天命. 23年后,他在她出生的南方城市念完大学后,决定继续留下来安身立命.她则在他出生的北方城市毕业后,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家乡的怀抱.此时,他们仍然毫无瓜葛,伊人陌路. 由于家境一般,他在南方承受着无身份、无背景、无依靠的"三无"尴尬,唯一支撑他活下来的,只有那双勤扒苦干的手.  相似文献   

4.
网上恶作剧,邂逅"追求爱情到天涯" 科娃,197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城,从小就喜欢文学的她一直梦想着天外的世界.大学毕业后,科娃来到了省城开始漂泊的生活.她从事过许多与文字无关的工作,但在内心深处,她依然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2005,(11):30
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生,热衷爱情电影,喜欢言情小说,经常在网上贴一些关于"爱情是个伪概念"这样似是而非的帖子.偶尔与14岁的妹妹通电话,听她讲她与同班男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6.
快乐的新娘     
当安妮·麦克多纳得知她刚刚出生的小女儿玛丽洛不仅患有唐氏综合症,而且在心脏上还有一个洞,几乎根本无法成活时,她不禁为一个小小的生命即将逝去而悲痛不已.  相似文献   

7.
张爽 《海内与海外》2014,(11):24-27
正2014年,叶嘉莹先生恰好是90整寿。她说:"我这90年的经历真是一言难尽!可是,我有一个写诗的习惯,诗词道出我的心路历程。"虽然叶先生投注生命的是教书,而当她回忆她的一生时,总要提起她写的诗词。叶嘉莹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她的本姓是叶赫那兰。叶赫那兰在中国有一男一女两个名人,男性是清代有名的《饮水词》作者纳兰性德;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牺牲成就了我 谭晶1977年出生在山西省侯马市的一个文艺世家,父母都是当地剧团的独唱演员,尤其是她的母亲,有着一副好嗓子.  相似文献   

9.
隐形的翅膀     
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  相似文献   

10.
雪子 《新青年》2006,(10):14-15
我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境里,母亲在城里一家针织厂做工,父亲则在乡下务农.我不知道父母当初怎么走在了一起,只是感觉母亲对她的婚姻选择很懊悔,常在夜里啜泣.  相似文献   

11.
"她"叫红衣. "他"叫蓝衣. 他们从"出生"起,就同进同出,同卧同眠.简陋的舞台上,"她"披大红斗篷,葱白水袖里,一双小手轻轻弹拨着琴弦.阁楼上锁愁思,千娇百媚的小姐呀,想化作一只鸟飞."他"一袭蓝衫,手里一把折扇,轻摇慢捻,玉树临风,是去京赶考的书生.  相似文献   

12.
曹伟杰出生在辽宁锦州,一个盛产咸菜的小城,咸菜以咸著称.她离开多年后,形容锦州像一块巴掌大的煤炭,深刻而难以啃动.如果有人问她老家哪里,她会说,辽宁,而拒绝透露锦州两个字.她一直是学习中游的学生,却是革命干部,血液里天生洋溢着一切向老师靠拢的本性.高中毕业,考入黑龙江一所大学的一个政治学专业,欢欢喜喜来上学.  相似文献   

13.
出类拔萃     
"接受现实吧,妈妈!我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每当我听到15岁美丽而聪明的女儿说这话时,心头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同其他孩子一样,女儿从前一直是充满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世界.她会画画,她能跑步,她还会唱歌.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至少是她的家人,她的保姆,她的幼儿园老师,她的朋友会说她不是一个独特的、天才横溢的女孩.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玩蹦极,导游问:"谁第一个来?"她笑嘻嘻地站出来,说:"我来试试."她从铁塔上一跃而下. 那些个同伴,看得呆了,两腿颤颤不敢再玩. 在千岛湖蛇岛,表演者让游客与蛇同舞,她上去了,把蛇盘在肩上,向游伴们做了一个pose.  相似文献   

15.
学会倾听     
一位朋友在4S店做推销,她已经连续好几个月被评为"明星销售员"了.一次闲谈,我问起她如何做的这么好,她回答的很简单:"去做一个好听众".  相似文献   

16.
彩票的梦想     
他和她在一场招聘会上相识,他来自乡下,大学毕业,她的情况也不比他好到哪儿去,出生在农村,下有弟妹,大学四年是靠亲戚接济读完的.离开校园后的头二年,他们不停地跳槽,是为找一个能多发几百元工资的单位,这样,就不用愁房租了,还好,上帝很眷顾他们,很快找到不错的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丁跃忠 《新青年》2008,(5):44-45
她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除了一致认同的漂亮聪颖之外,加在她头上的称谓也一直都那么引人注目:幼年时就离开了亲生父母,收养她的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长大成人后,她成了毛泽东主席的英文老师,并涉足外交界;而她的丈夫,是曾担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在她的一生中,这三位人物都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就是被称为"末代名媛"的章含之.十年春秋,相濡以沫,章乔之爱,难舍难分.  相似文献   

18.
姜米粒 《新青年》2004,(5):44-45
很多年以前就听说有一个苏联导演拍了一个片子叫《安娜12岁》,安娜是导演的女儿,从安娜出生到她1 2岁,做爸爸的一直在给她拍.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到这个片子,我猜想大约像记录片吧?那时家用录像机很少,一个人要想把自己的影子录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羡慕安娜,有一个当导演的爸爸.现在的父母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完全可以拍《丫丫18岁》什么的.不比艺术性,时间上肯定熬得过安娜.  相似文献   

19.
赵赵从来不给自己印名片,如果有,也应该换过N个版本了:文案、企宣、电视编导、编辑、编尉、自由撰稿人…… 有一本很精准的星座书上说,在她生日那天出生的人,注定靠码字挣钱.其实码字是个单调的活儿,因此赵赵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一定要精彩,于是有了<动什么,别动感情>、<青春期>、<结婚进行曲>这样的佳作.更为难得的是,一个作品精彩的人,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比小说中的主人公更精彩.石康因她而成为"北京迷"赵赵,原名赵云毅.小时候,嗓音高亢、嘹亮的她在区里组织的歌唱比赛中获过季军,她压根儿没想过日后会成为国内著名的专栏作家.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邂逅,拉开我们的爱情之旅 路红卫说,她出生在河北沧州农村.1997年,那时候她在北京一家意大利公司任翻译,公司从意大利引进了一条生产线.这样,一个叫克劳蒂奥的工程师就来到了北京,于是路红卫就成了他的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