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客商、观众50多万人云集南宁。作为广西境内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以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全面的技术准备和细致周到的服务,确保“两会一节”期间移动通信畅通,成为展示首府南宁、广西乃至全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场经济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不同品牌之间的收益往往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和产品成为“最好”而不仅仅是“更好”。尹文明和他领导的上海三明食品公司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在繁华的大上海,“三明人”正鼓足干劲,朝着心...  相似文献   

3.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学习问题已不仅仅是关系个人素质和发展的微观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地区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全局性问题。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把上海建成“学习型城市”的目标推动下,处处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上海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排行     
《小康》2010,(5):24-24
中国最具价值MBA 点评:商学院教育是个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人力资本市场上的最重要投资之一。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都面临新的竞争环境,许多商学院也开始对办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改革。  相似文献   

5.
陈越骏  李茂泉 《台声》2000,(10):24-24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10年了。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6.
张辉 《小康》2006,(9):66-67
除传统的服装、消费品行业外,国内企业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英国的服务业、创意产业等领域。投资英国环境优越由于突出的创业环境,英国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开拓的主要战场。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对英投资中国区主管万博文介绍说,相比其他国家,到英国投资相对容易。首先由于英语现在越来越普及,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其次英国的市场运作也比较规范,法律较为健全。“在英国开公司的登记程序比较简单,有些组织会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是第一个建立吸引外资部门的国家,英国政府对海外企业和本土企业提供同样的竞争机会,在税率上、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电信正处于变革、重组时期,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促进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新课题。“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提出和实践,让重庆移动通信公司充分发挥出了企业潜力,使重庆移动在竞争中不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新知识信息     
改革中的十项心理矛盾王川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89年第五期撰文指出,改革中存在着十项心理矛盾。1.拥护改革与固有观念的矛盾。原有的政治、经济模式被打破,现存的利益要改变,人们发现改革带来的好处并不是平均的,心理上出现了不平衡。2.希望改革成功与不愿在改革中冒风险的矛盾。3.赞成打破“铁饭碗”与希望端“铁饭碗”的矛盾。4.主张社会竞争与维持社会平衡的矛盾。商品经济必然鼓励竞争,而竞争必然打破平衡。竞争与平衡之间必然出现矛盾。5.渴望表现自己与努力克制自己的矛盾。改革、开放的环境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魏敬群 《春秋》2013,(4):20-22
王泊生(1902--1965),字玄默,河北遵化人,著名的戏剧表演、教育家,山东戏剧事业开拓者之一。其京剧唱段《子胥逃国》《四郎探母》等曾由上海百代公司灌制成唱片,其创办的山东省立剧院上世纪30年代享誉大半个中国。京剧名家周信芳曾称这位戏剧改革的先行者为“北方怪杰”和“革新家”。  相似文献   

10.
王宁 《探索与争鸣》2023,(4):47-61+177-178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系统整合度显著提高,然而,社会整合度却未能同步提高,其体现之一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在某些宏观议题上的观念并没有趋于相同,反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对立和冲突。西方有关观念冲突的理论视角存在局限性,而儒家的“体认”概念则提供了理解观念冲突根源新的解读视角。在简单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同质性,人们更易于凭借相似的体认而达成社会共识;但是在社会分化和复杂化加深的条件下,个人把自身的体认向异质的他人推广,不但不能促成共识的形成,反而可能成为观念冲突的根源。换位体认是避免社会误解、达成相互理解的途径,换位体认也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而创造换位体认的环境则是对观念冲突本身进行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今天早饭吃什么?”这是经常挂在上海人嘴边的话。早餐,是上海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于是,“多旺快餐公司”被列为市府大众化点心实事工程之一。“多旺”,真的成了“大众所望”。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上海》2014,(12):2-2
由王炜总裁创办的薪得付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DP Group Ltd)是一家国内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目前协助海内外500多家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全球50万名员工,被选为“红鲱鱼亚洲100最具投资价值公司”,更凭借年复合增长率1546%,被China Venture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获选中国50强,成为国内人力资源业务外包领域的翘楚。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今天,更为年轻的“90后”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主流。他们的整个成长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又使得他们成了自小就接触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Z世代”。可以说,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嗨”的人生体验。但是,这一代人迈向劳动力市场时却遇上了经济转型、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现实挑战,一部分年轻人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应对,而这逐渐成为弥散在青年群体中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4.
鲁薇 《北京观察》2015,(4):62-64
我们既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改革就万事大吉,因为任何事业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如果改革没有成为绝大部分官员与人民的共同事业,而只不过是沦为口号,那么,“新常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衰退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安梓 《文明大观》2001,(9):18-19
背景:1985年伊始,日商土冢本幸司随着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多次对中国进行投资环境的考察,北京、上海、大连、福州和厦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经选择、谈判,1986年6月,他与当时的福州市建工局洽谈,创建了日方出资76%的福州榕东活动房有限公司,由此开始了他在中国整个投资事业的发端。在这家公司.这位日本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措:他多次向福州市委提出请求,“请派一位共产党书记来‘榕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海经济的重新崛起和浦东的开发与香港主权回归一起成为最受世人注目的“中国现象”,而随着上海金融贸易中心的重建和九七后香港主权回归大陆,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这一“东方之珠”的美誉,香港的国际经济地位会不会被正迅速崛起的上海所取代,也成为世人议论颇多的话题。一、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两翼自邓小平1991年春视察上海和1992年春南巡讲话,短短几年时间,上海迅速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最快的地区,国际跨国资本在华投资最多的地区。中国金融、证券、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最活跃的地区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7.
从上海著名的外滩向东望去,8年前还是城里孩子们捉蟋蟀的乡村浦东,那些低矮的旧棚陋屋已被一幢幢破上而起的摩天大楼取代,“浦东看楼”如今是上海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之一。高楼并不是浦东的全部。假以时日,它将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务活动中心、最开放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先进的加工基地以及配套服务条件完备的高质量生活区,届时,浦东的“高度”才会真正显示出来。“龙头”文章事关全局在中国人眼里,长江是一条巨龙,位于长江口的浦东被看作是这条巨龙的“龙头”。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南方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取得丰硕成果和经验的时…  相似文献   

18.
就像北京的四合院是北京民居的标志一样,上海的石库门是近代上海民居的象征。石库门凝聚着上海人的回忆,积聚着上海人的邻里情分,是上海独有的“建筑艺术品”。石库门景观因此成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上海世博会中上海馆的外观造型。  相似文献   

19.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 10年了。 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 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永然公司积极推进两岸法律界人士的交往, 1998年邀请上海法学会组团访问台湾, 1999年邀请上海法制报社记者组团访问台湾,今年又准备邀请上海仲裁委员会组团访台。蔡总认为:这些年台湾人士到大陆参观很多,但大陆组团访台…  相似文献   

20.
“苏州新区已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开发区。多年来,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使绝大多数投资企业均能顺利地开展经营活动,有些已经获得了理想的经营效益。进区投资企业均对投资环境满意。特别是苏?州新区正努力为进区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提供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这将成为21世纪苏州新区和投资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