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董杰  姜言杰 《奋斗》2007,(10):11-13
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森工林区要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作为国有森工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应把工作目标定位在:“把握‘六个点’、全面创建现代新型森工林区”。  相似文献   

2.
王敬先 《奋斗》2013,(11):52-52
一段时期以来,对于森工林区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培育力度,被摆上突出战略地位。因此,产业转型发展,就成为了实现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世佳 《奋斗》2012,(9):43-44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和出台,是我省森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为林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条例》对林区的地位和作用、行政管理和依法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明社会建设诸多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确定了今后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赋予了森工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黑龙江省《条例》的制定,开创了全国森工的先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金芳 《奋斗》2008,(2):5-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的高度负责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省重点国有林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用新的思路谋划森工林区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切实肩负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奋斗》2007,(6):37-38
清河林业局从实施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改革入手.推动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探索了符合省情、林情、森工实际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2,(8):47-49
在全省森工林区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绥棱林业局独辟蹊径,以文化建设为引擎,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生态宜居、社会祥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林区.相继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省直林区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林区今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上“巩固”、“提质”;在产业体系建设上“扩张”、“增效”;在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上“继承”、“挖掘”。最终达到森林优质高效、资源经营持续、产业体系完善、森林文化繁荣、管理手段先进、基础设施完备、林业法规健全、社会保障有力、职工生活富裕、和谐民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潘杨 《奋斗》2011,(10):38-39
“十二五”时期,是森工林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转型攻坚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森工总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立足林区实际,把握发展大势,勇担历史使命,提出并实施了“四八四三”发展战略,从宏观上对森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是科学发展观在森工林区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9.
甄真 《奋斗》2014,(11):43-46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森林积蓄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经过近60年的高强度开发,大小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逐步枯竭,整体生态功能退化,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台自全  关雁 《世纪桥》2004,(4):41-42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兴安岭作为我国东北部的重点国有林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应该怎样确定总体的发展方向,找准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是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坚持生态林区的定位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之初,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整体功能的定位是:建成国家重点的木材生产基地。在40年的时间里,作为商品材生产基地,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林区过早进入了“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艰难境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林区人民的生存成了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紧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国有森工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国有森工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森工企业党委要想真正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就必须在“提高七个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05,(8):F0003-F0003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0多种动植物在这绿色家园里自由的繁衍生息,森工林区林海浩瀚,险峰奇石神奇而险峻,江河湖泊辽阔壮丽,森林中河流纵横,黑土地融合了自然之神奇与森林产业文化。这片博大的绿色宝库四季分明,春天山花争艳,盛夏松涛送爽,仲秋“五花山”灿烂多彩,深冬林海雪原奇观处处,是您戏雪、赏雪、参加冰雪活动的好地方。因具有突出的原始、粗犷、神奇、险峻的特色而闻名遐尔。  相似文献   

13.
师伟杰 《奋斗》2001,(5):18-19
省委书记徐有芳去年视察森工林区时指出,森工要加快发展,力争3年变个样,5年大变样,并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森工全行业今年要减亏50%的目标。省长宋法棠在全省林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森工行业不仅要率先走出困境,而且要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森工全系统上下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曹国志 《奋斗》2006,(11):44-46
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是我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区和纯天然绿色食品产区.而且是东北、华北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天保工程实施后.加强了森林的保护和培育,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林区“两危”的状况得到缓解,在林木产量调减平均拉动GDP下降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社会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5.8%.人均GDP达到10387元.位居全省第五位。森林有林地面积由1997年的648.5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65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77.65%.提高到2005年的78.94%。林区的生态也进一步好转,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林区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16)
正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黑龙江森工林区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也肩负着林区转型发展、让原来伐木人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重任。这个时候需要用更多的文化传承、文化力量去激励、引领一代又一代森工人,生生不息地建设林业,发展林区。一、为什么要建设林区的主流文化经济越发展,人们对森林就有太多的期盼,太多的回归意识,人们向往远离楼厦之林,远离城市雾霾和喧嚣,回归自然,回归森林,实际就是对绿  相似文献   

16.
王爱文 《奋斗》2013,(11):11-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问题。“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发展要看解决地方突出问题和矛盾的成效.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等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切中要害,为全党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遵循。国有林区生态地位的战略性、特殊性,决定林区要始终面对发展与保护的两难。生态不保护,林区发展失去根基,国土安全难保障;经济不发展,生态保护成果难持久,百姓生活难改善。为此,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把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打基础与壮实力的关系问题,作为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深入推进三次创业、转型跨越,实现了伊春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并进。2012年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86.6%,  相似文献   

17.
王爱文 《奋斗》2012,(8):42-44
伊春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是一个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也是共和国森林工业的摇篮。开发建设60多年来,伊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因长期超负荷承担国家木材生产任务,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伊春林区又经历了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和全面停止森林主伐两次大的“阵痛”,  相似文献   

18.
黎湘  王芳  吴铮 《奋斗》2006,(12):16-18
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新林区(局)曾是全国最大的森工企业,全区(局)总面积87万公顷,人口53万人。开发建设40多年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458万立方米,上交利税13.28亿元。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可采资源逐年减少,木材产量锐减,林区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凸显。面对这种局面,新林区(局)提出“生态建设固本、工业经济强区、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发展,全力打造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特色种养、生态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五大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9.
魏殿生 《奋斗》2011,(6):6-7
“十二五”时期,是森工林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转型攻坚期。森工系统上下必须抓住机遇,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促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4)
<正>亚布力林业局除了木耳之乡、旅游胜地,这里的人们会特别强调:亚布力还是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生态林城。近年来,林业局正在全面实施"旅游强局、生态立局、产业兴局"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宜居之城建设。伴随着森林食品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亚布力林区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14年,亚布力林业局经济总量进入全省森工"强局"行列,全林区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4.8亿元,人均收入实现174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