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裔楠 《世纪桥》2009,(11):65-66
本文以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理论背景中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为切入点,通过对知识论上的康德主义、理性不及的无知观和自生自发秩序中文化进化观三方面的阐述作为探讨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理论基础;既而在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宏观框架下,论述哈耶克对自由的涵义的解读以及与其他理解意义上的自由做出辨析,并试图概括自由的价值和目的观。文末对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体系重要地位和作用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的思想体系纷繁复杂,涉及政治哲学、法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尽管如此,知识论却始终是其思想大厦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哈耶克的知识论,确切来说就是,知识具有的主观性、时空性和分散性;接着描述了人类利用知识的两种途径,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即赋予个人自由才是利用知识更为可取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又推论出:只有限制政府权力,利用法治,通过稳定而抽象的规则,才能保证个人知识充分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张琛 《世纪桥》2011,(15):83-84
自发秩序原理是哈耶克学术研究的立论起点,从自发秩序出发,他论述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同时批判了"建构理性"而继承了"进化理性",确立了"有限理性"的知识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介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制度知识与制度理性的局限性,如何解读国家权力的运用不能偏离理性的价值要求,一直是市场经济秩序理论中不能不涉及的内容.哈耶克、布坎南和欧肯从建构理性出发,对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制度设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华森 《探索》2008,1(1):127-132
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哈耶克是个忠实的自由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哈耶克的个人主义观主要表现为知识论的个人主义、反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祛除强制的消极个人主义以及普遍主义的个人主义等四大特征.哈耶克的个人主义观必然使其陷入被边缘化的"社会"、"孤独的个人"、宽容与不宽容的悖论以及近于非人道主义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6.
奥克肖特在继承霍布斯的自由思想和英国自由传统基础上认同主权权威的价值,然而哈耶克强调立法正义的制度价值已受主权权威威胁.虽然奥克肖特与哈耶克都反对工具理性,但是奥克肖特进一步论证了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原理将最终侵犯自由.因此,获得真正的人类自由需要借鉴唯心主义的意志论和探索捍卫自由的规则,理性与自由构成了理解奥克肖特与哈耶克分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哈耶克的“自由与法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耶克遵循“无知”和“分立”的知识观,提出了“理性有限”观与“自生自发秩序”观两大政治哲学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哈耶克不仅关注自由概念的界定,还注重法治真义的阐释。他从“法治下的自由”及“自由的法律”两大视角出发,探索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与把握他的自由主义理论提供了一条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分析了英国政治自由主义的代表哈耶克的自由理论,又把哈耶克的自由理论置于马克思的自由理论的背景下进行比对,从而鉴别出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局限性和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真正问题,在于把法律上、形式上的自由视为了人自由的终极形式,而漠视这种自由在市场交换机制下的异化和奴役.有鉴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要从政治上、法律上确认和维护人的权利,又要不断调整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类解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与凯恩斯在经济学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凯恩斯主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哈耶克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的理念.两人在信息和协调问题、货币和资本理论、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等方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论战的内容为我们理解今天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分歧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无疑是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耶克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他是一名经济学大师,更重要的在于其自由学说本身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色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哈耶克对传统的诉求,并把自发性秩序作为理想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哈耶克的秩序和规则,从制度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并对双方就制度的定义、分类、演化变迁的理论进行了理论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从制度形成和重要程度两个维度将制度在四个空间内进行分类,并对四类制度以及它们的演化变迁进行分析,以期结合双方的优点对制度进行反思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奥斯汀 (J·L·Austin,1911 -1960)是20世纪分析哲学普通语言派的一位大师 ,他所创立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西方学界有巨大影响。但他在传统哲学领域所做的工作则相对受忽视。本文将探讨他对知识概念所做的分析 ,以阐明其对知识论领域的贡献。1、奥斯汀和知识分析近代哲学以知识论为主题。知识论实际上有两个方面 :一是解释知识是什么 ,二是回答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可能。传统知识论主要探讨第二方面问题。现代分析哲学秉承了注重知识的正统。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人工语言学派采取逻辑分析手段理清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 ,探讨知…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学理论的传统中知识与行动关系的研究方法论有两种知识押或行动模式:强知识弱行动的社会知识论(知识社会学或者社会学知识论)、强行动弱知识的社会行动论.尽管在知识社会学和社会行动论的研究范式中力图调和这种对立的视角,但收效甚微;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则在调和知识与行动的二分模式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个研究为知识行动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社会学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传统形而上学走上了以求知为目标的致思之路。康德虽然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提出要建立一门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但康德的批判哲学(知识论)仍然沿袭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是其所是”。“是其所是”的条件式追问和根本性的前提反思就是形而上学的知识论传统。在知识广泛分化的当代,追究知识得以成立的前提,追问人本身生存的意义显得仍为必要。这就促进了形而上学的知识论传统在当今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曾凡跃  陈建华 《探索》2012,(3):176-180
马克思与哈耶克人学视野中的国家观存在视角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对资本的国家的批判还是对福利国家和全权计划体制国家的批判;批判的立足点是基于无产阶级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还是基于少数人;是对作为现存国家的根基的财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的批判还是辩护。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应用性价值不足是造成公共行政学学科危机的根源之一。行动研究范式作为倡导基于行动实践推进研究、弥合研究和实践鸿沟的知识体系也被引入行政管理研究之中。然而,学界对行动研究范式哲学认识论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特点的研究存在失衡现象,对于操作方法的介绍多,对于知识论和行政学特质的分析少。这使得方法、知识论和行政学研究问题三者存在脱节的现象,给在中国行政学推进行动研究埋下隐患。本文围绕知识应用性的主线,梳理对比了行动研究范式的知识论逻辑及其与实证主义的差异,尝试为后续行动研究提供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摒弃旧的伦理纲常,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后来计划体制又盛行于中国社会很长时间,因此在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道德观念中,有很大一部分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强调以诚实信用、平等竞争等道德观念组合在一起的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经济形态的全新的道德结构。 2.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完善市场道德秩序。市场  相似文献   

18.
道论在本体的意义上,老子庄子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老子本源之道并未达到本体的高度,庄子在自觉地区分了道和源的基础上,把道推向了超验世界,又把老子"道"本源论命题转换成知识论命题,通过对知识论的否定而成就了本体论.比较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道本体更显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分析政治制度选择的"规则与秩序"的思考方法:阐述了制度选择在规范与知识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制度选择的政治学要避免在价值上和知识上的谬误;提出了在政体选择中取向为联邦主义与普通法司法的思路.希望引发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问题认识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是了解市场的优越性,以及计划经济不可行的原因。哈耶克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判是由否认笛卡尔式的理性建构主义,进而建立在知识分立原则之上,再从市场的两大优越性——生产的效率与与人的自由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判对于我们优化市场环境有值得借鉴之处,但是对其凌驾于平等之上的自由存在偏颇之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