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丽丽 《世纪桥》2009,(24):34-35
女真文字是中国民族古文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文种,女真文字做为金朝的国书主体文字,在一段时期内,曾与契丹、汉文同时并用,在记录和弘扬女真文化过程中,曾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对研究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史,尤其是研究女真文化、金源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对于侗族来说,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其文化的积淀,历史的陈仓。侗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这是一个曾长期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化精髓在侗歌。对于侗族来说,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如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使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今天所用,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人们  相似文献   

4.
1 藏族丰富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其间涌现了不少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等,如吞弥·桑布扎、宇妥·六丹贡布、萨迦·贡嘎坚参、唐东杰布等,他们为藏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藏族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藏文文字体系,它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书写了数量仅决于汉文的藏文文献。其中吐蕃时期的金石铭刻、写本手卷和竹木简牍等堪称世界古代典籍中的珍品。即使在藏传佛教典籍中,也包含较多的哲学、文学艺术、语言、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方面的知识,藏文《大藏经》便是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之一,它在广宇的神州大地上诞生,在生生万象的人群中成长,继承了历经数千年风化的古代遗风,兼容并包了各家各派中对己有用的内容。道教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既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渗透到意识形态的许多领域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以及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等都曾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里,仅就在道教文化传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对豫西地区民间信仰和民间结社的辐射与渗透问题,掬几朵小小的浪花。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国是世界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勇敢的优良传统,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7.
武少民 《学习导报》2013,(19):46-46
有着6000余年历史的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有所寄托与依归。《淮南子》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只因.,有了文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可以说,汉字是鬼斧神王、惊天动地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8.
胡庆军 《党课》2020,(2):108-109
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思想的载体,更塑造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文字和语言博大精深,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的高天长河。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但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  相似文献   

9.
金长城     
正中国的长城闻名全世界,一提起长城,人们就会想到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象征。然而,在万里长城以外的东北及塞上草原地区,还有一条长城,因其是在金朝时期修筑的,史称金长城。金长城又称金界壕,是金朝时期以女真人为主体,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辽天庆四年(宋政和四年,1114年),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逐渐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并率部  相似文献   

10.
商都文化与曹县发展朱保忠,常洪珍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商代的先人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曹县作为商朝第一都毫的所在地,历史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商都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一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我国曾出现过一种主张全盘西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讲话中说:“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2.
马国良 《世纪桥》2005,(4):108-113
中国是世界上丹顶鹤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约2400多只丹顶鹤中,按越冬地统计,仅在江苏省盐城市越冬的就达1200多只,占了一半以上:按繁殖地统计,仅在黑龙江省各湿地繁殖的就有500多只,占五分之一以上。中国也是鹤文化最丰富,最久远的国家。在有实物和文字可以证明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创造了灿烂的鹤文化。有的学者甚至把丹顶鹤称为“文化鸟”。  相似文献   

13.
通过长期的相互交流交往认知,中华各族人民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交往认知中形成的共有文化认同的思想表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需要以文化认同作为前提和精神纽带,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构的辩证关系,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面临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消解、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不断渗透,以文化认同的视角出发,通过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实现主体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10):122-122
钱其琛曾在第一届中国龙文化艺术节上就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做过阐述。他说,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某种动物的形象作为民族、城邦的象征、徽记。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物和文化象征却是想象和抽象的产物。龙既能在空中腾飞,又能在水中遨游,还能在陆地上行走。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即追求人与自然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种思想体系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样,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中,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建立和谐社会也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中,我们既要承认各民族的文化的多元性,同时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以此来达到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彼此团结、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认真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文化领域里的渗透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都     
《当代贵州》2008,(21):F0002-F0002
远古贵族的玄妙“天书”—水书 水书,是我国水族的独特文字,水语称“泐(le)睢”,意即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父字符号,是我国17个有自己传统文字的民族独特文字之一,是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留着远古贵族文明的信息,成为中华民族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增强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对当代民族凝聚力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区域之间和民族区域内部的横向联系,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点因经济、文化、生活交流的广泛和频繁而日益增多,出现了更多的亲和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新疆社会稳定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进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讨论文化润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从中华民族的关系和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方面研究新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表现及特征,探寻其文明建设的更多可能发展路径,能够进一步推进新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1,(2):1-1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1.文章提出了一个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2.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