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同化的国家,即移民到了美国,就必须美国化,接受美国社会的文化和价值,即盎克鲁—新教文化。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对移民的同化是成功的,其中重要一点,就  相似文献   

2.
王小强 《小康》2007,(7):90-91
在《史无前例的挑战》这本书中,我说了一件事,就是美国需要敌人。这是我在美国生活经验当中的一个强烈的感受。美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国家,作为一个国家,没有统一主导的文化。因为美国是个移民社会,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可以说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国庆,美国都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大多数都面临着难民和移民问题。截至1998年,全世界大约有5900万难民(包括在国内被驱赶的人)。而由于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的内战和冲突则总共遗留下大约1.5亿移民。从80年代开始,难民潮和移民潮不断上升,使其迅速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安全与稳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也弄性的问题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道格拉斯·斯塔福指出:“无疑,难民和移民问题是今后10年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据统计,194)年时全世界就约有难民和移民各15ho万,其中一半是非洲人。造成…  相似文献   

4.
乍一看,这题太荒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生儿子是水到渠成的事,用的着讨论吗?!可在美国则不然,尤其以一个美籍华裔、一个新移民的眼光看,这恰恰是个大问题,恰恰是个特别困扰、特别烦心的大问题。朋友A来美十几年了。夫妇两个都在公务员岗位上,收入有保障,未来没有后顾之忧,房子、车子早好几年前就到了位,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斗争后,美国非法移民子女能够享受到与美国公民子女同等的公共教育权利,但是在高等教育、就业、社会交往、空间方面却遭到了极大的排斥.因此,美国对于非法移民子女的容纳政策是名不副实的.国家利益至上和种族歧视是美国非法移民子女在美国获得部分教育权利和社会生活面临重重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社会矛盾化解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开发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没有美国西部开发就没有当代的美国。但在美国西部开发中。也出现过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印第安人的矛盾,政府与占地移民的矛盾,土地投机者与中下层移民的矛盾,工业资本家与农牧业资本家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等。为此,美国通过政治手段推行国家意志,通过法律逐步缓解各种矛盾,利用多种手段改善和建设环境,通过政府主导提升产业结构,从而有效地缓解和解决社会矛盾,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措施对我国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个重要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们国家面临着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 ,美国是惟一没有提供国家全民健康保险的国家 ,这是由美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所强调的是个人至上 ,强调国家不干预或少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如果政府统一为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险服务 ,一些医生就失去了治疗病人的自由 ,因为他们必须完成政府给他们指定的治疗病人的任务 ;同时 ,居民也失去了选择医生的自由 ,居民生病了 ,只能去政府指定的医生和医院看病。二是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 ,大量的移民生活在美国 ,其中 ,还有非法移民70 0多万人 ,如果都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 ,政府财力承受不起。三是由于美国…  相似文献   

9.
新移民一族     
新移民一族郭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世界许多城市是移民城市。我们也有那么多学富五车的青年人移民到了美、加、澳洲的城市并靠拼搏而得到了绿卡,我们将其称为“移民PASS”。在华夏大地“移民一族”仅用了10年时间就建起了一座最接近西方文明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任维东 《今日民族》2001,(10):18-20
位于南半球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国度。今天,在这个人们惯称之为澳洲的大陆上,居民以白种欧洲人的后裔居多,同时也还生活着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100多个民族的移民。移民中人口最多的是来自英国和爱尔兰,其次是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荷兰、新西兰、波兰等国,亚洲移民大约只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37%。因而,同美国一样,澳大利亚也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自然也就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我的一些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华人移民越来越多2000年10月26日下午,我随深圳市新闻代表团,乘深港直…  相似文献   

11.
卓华 《群众》2014,(12):90-91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人口流动性极大的国家,美国人换工作和搬家比较勤,从一个城市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州去,甚至从西海岸搬到东海岸去,在他们看来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美国人的祖先最先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就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代美国人继承着这种精神,哪里生活好,哪里就是家园,美国人平均一生要搬十几次家。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初,美国没有像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建立一个由国家运行的社会保障体系。30年代,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社会压力和公众舆论,美国政府不得不将社会保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出台了《社会保障法》。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如今又面临着许多的难题和挑战。一、现阶段面临的四大难回目前,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面临三大危机,即社会保障财政危机、老年危机和家庭危机。这使得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费用政府、公司团体和私人都不堪负担;另一方面又…  相似文献   

13.
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宏伟工程。由三峡工程兴建而引发的波澜壮阔的百万大移民,是中外水利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其移民数量规模之巨,涉及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完成任务之艰辛,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和套用,全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造。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性的移民实践,孕育着伟大的移民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移民创新精神,深深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和欧洲也并非是所有案件都能侦破和结案的,特别是在美国,当案件涉及不同的种族,尤其是移民时,案件的侦破.检调和审理非常之难,常常会成为没有定论的“无头案”。原因既在于司法机关对案件重视的程度和投入的力度不够,也在于案件涉及移民的复杂性。最近美国发生的一起复杂的强奸和凶杀案就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迎 《时事报告》2009,(4):82-84
在美丽的南太平洋镶嵌着许多风景绮丽的岛国,位于斐济以北的岛国图瓦卢就是其中亮丽的一个。然而,图瓦卢人却面临着灭顶之灾,大约在50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将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图瓦卢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5,(12)
<正>前不久,听到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国家修建水库时一群搬迁到异乡生活的水库移民,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不知道国家对水库移民的政策,听说当初和他们一起搬迁的移民都在享受国家直补资金和危房改造、避险解困等扶持政策,他们却没有享受到,专门辞工回家到村里问,村里说报上去了上级没认定,到镇里问,镇里说可能是当初村里漏登了,统计核实时没看到他们的名字,就这样来回往复多次,一直没有个结果。于是,他们就相约找  相似文献   

17.
李胜 《前沿》2012,(22):38-40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度.对于其移民原因的分析,除了用经典的推拉理论阐释之外,我们还可以将软实力理论引入移民这一领域,并用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从这一视角下解读美国1991-2000年的移民状况,我们能够看出:冷战后十年间,由于美国拥有明显强于其他国家的软实力,所以移民美国者在数量及族类上也比其他国家更显突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美国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移民的多寡与优劣.  相似文献   

18.
黄洞村是东莞的一个重点侨乡。鸦片战争后,就有村民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被卖猪仔到中南美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有所放宽,使得一大批黄洞年青人相继走上了移民南美洲的老路,这批新移民主要活跃在苏里南、牙买加、圭亚那等南美小国,并以这些国家作为经济上的跳板,再次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本文以黄洞村为个案,分析黄洞新移民在各个阶段不同流向及其原因,力图呈现黄洞村多种多样的移民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关心时事的同学都知道,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英美两国的关系最好。正像“9·11”事件后,英国首相布莱尔两次匆忙访问美国时,深受感动的美国总统布什讲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美国再没有比英国更好的朋友了。”的确,在反恐和攻打伊拉克等几乎所有的重大国际问题上,英国都毫不含糊地和美国“肩并肩”。什么原因使得英美两国的关系如此密切呢?下面两点尤其值得一说。一是两国有共同的民族渊源。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说过一句名言:“英美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英国人常说,没有英国“五月花号”移民船航行美洲,也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原本是英…  相似文献   

20.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移民以“侨居”心态居于此。20世纪50年代是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期,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动摇了新加坡华人认同的根基,产生了转向的迹象。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树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意识,使全体国民都认同于新加坡,国民以作为新加坡人为荣,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