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个民族、多种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之路。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佼佼者,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首先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学习;其次要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华文化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新时期增强全体国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被提上日程。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明确的认知,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研究的前提。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的方法途径,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的自我觉醒,维护和发展本文化的过程,文化自觉不仅存在于民族层面,也存在于群体和个体层面。本文以高校"考奴"现象为切入点,指出高校考试文化现存的最大问题,从社会、高校、个体三方面分析高校考试文化问题存在的原因,立足高校大学生这一文化主体,在文化自觉视阈下,从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设施等方面探索建立良好考试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当代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者要自觉关注民族文化发展问题,自觉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文化资料,自觉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自觉探索民族文化变迁规律,自觉反思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不失为一部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声称,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前孔子”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自由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校园潮流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变迁.这种演化和变迁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展示了青年大学生自主、自觉、自发的文化追求.从走向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知";从特征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从功能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适".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不仅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同时是各种文化优势互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问题。文化自觉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同时也是大学、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自觉。进行文化自觉,不是一个从概念出发的过程,而是一个从物质实践出发的问题。实现文化自觉,贵在落实文化实践:要始终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原则;要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辐射力;要做到文化融合科技,创新驱动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缺失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引导和培养,既可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能力,又可以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大气候。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主要途径包括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善于构建相应的网络化环境、持续引导阅读。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认为,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自由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笔者前已对“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试作简论见诸报端,这里则侧重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的论题略加刍议。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扬善弃恶、追求正义,守法懂礼、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遵守公约、爱护环境等法治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滋养。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家风教育以及社会法治宣传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法治理念,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持续培育和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提出对“民族文化自觉与向心力”的研讨议题好得很。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解决好了,民族的向心力就会增强,民族的向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大。这符合本会的宗旨。今天,文化自觉这个问题,值得反思。自古至今,中华民族文化主心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精神传播世界各地区,许多华族、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都很自觉、自信、自强。尤其是新加坡的龙的传人,表现得尤其出色。台湾、香港也不错,合为“亚洲四小龙”的“三小龙”。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文化之间共同发展之路。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就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客观地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重塑本民族文化,以期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政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民族文化对政党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政党文化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它一旦形成不同于民族文化的特质,则会对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参政党的政党文化就体现出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的痕迹。面对新的建设难题,参政党需要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起推进政党政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永葆其"求真务实"的政党特色。  相似文献   

16.
民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建设良好的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民族文化展示活动是建设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民族文化展示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理解、团结互助的同时也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文章从民族院校民族文化展示的实际活动出发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自信是对自己高度认同的坚定、是一种对别人高度包容的从容。文化自信,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可和总体肯,  相似文献   

18.
公安院校文化建设对学生警察职业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认同是公安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凝聚了大学生对警察文化的思想共识;文化自觉是公安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唤起了大学生对警察文化价值的反思和创新;文化自信是公安院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大学生自觉投身警察文化发展的精神力量。以十八大精神为导向,将文化育人功能渗透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文化强警和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地位作用的科学认识,是对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遵循,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性的深刻领悟,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基础,为国家、民族的存在、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生存理念和创造动力;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责任担当:担当起传承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责任,担当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担当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创造源泉:进步的价值观保证,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持,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自觉认知,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自知之明",对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自觉,对文化发展责任的自觉担当;文化自信既表现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守护,又表现为对本民族未来文化成长力的信心和能力,还表现为不同文化圈之间文化交流的正确体认和不卑不亢的气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依存,互相促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提出和培育,从根本上说源于对当今文化生态的认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现实的生成基点:源于对自身文化传统深层积淀与特质的认知,源于对国力提振背后的文化力量的洞察,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性,源于国际间文化交流文化激荡促生的文化影响力、话语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落实在实践中要提高文化发展意识、增强文化参与力,要做精做强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力,要包容扬弃异质文化、增强文化借鉴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