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从思想理论上作出深刻回答,从顶层设计上作出战略部署,中国法治建设迈上新征程,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走对路是关键。近年来,鼓吹西方"宪政民主"的暗流不时涌动,一些人将我们党依宪执政与西方的"宪政"混为一谈,声称中国要走西方的民主法治道路。事实上,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实质是依宪治国,法治与宪法和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而这一目标,只有在宪政条件下,才能真正完全地实现。法治的落实,首先要求有一部合乎宪政精神的宪法,只有在宪政条件下的法治,才是完善的法治;只有宪政保障的法治,才是真正的法治,只有实行宪政,才能真正推动法治的发展,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我国已经开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要实行法治,就必须坚定地贯彻实施宪法,实行宪政。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传统"德主刑辅",兼容"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的传承与超越;是对西方法治历程中提出的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权力制约、民主宪政、司法独立等基本原则的批判与吸纳;是对马列主义法治现所强调的人民民主、人民是法治之主体等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钟君 《理论导报》2014,(7):17-19
正一、中国梦不是西方宪政梦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追捧。一些人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把中国梦说成是"宪政梦"。事实上,这些人心目中的"宪政",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这样的"宪政梦"只是看上去很美。首先,"宪政梦"不等于"法治梦"。西方宪政倡导法治,但其倡导的法治是少数人运用法律对多数人的统治,即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产阶级对多数无产阶级的法制化统治。"宪政"的核心内容是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司法独立制度,这些制度看似民主、自由,但其实质都是为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5.
钟君 《红旗文稿》2014,(10):8-12
正一、中国梦不是西方宪政梦一段时间以来,"宪政"概念受到追捧。一些人宣称宪政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良药,把中国梦说成是"宪政梦"。事实上,这些人心目中的"宪政",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这样的"宪政梦"只是看上去很美。首先,"宪政梦"不等于"法治梦"。西方宪政倡导法治,但其倡导的法治是少数人运用法律对多数人的统治,即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产阶级对多数无产阶级的法制化统治。"宪政"的核心内容是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司法独立制度,这些制度看似民主、自由,但其实质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服务的。"相当多的人把‘宪政’仅  相似文献   

6.
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各项要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规则性、权利性、高度理性和相对性等特征,与法治方式相关的治理方式主要有人治方式和德治方式,而正确理解人治和德治的内涵要区分其字面含义和历史含义。人治的历史含义是指君主专制,字面含义是指依人而治,依人而治容易发展为专制,其危害性远大于法治的缺陷。德治的历史含义为传统儒学之德治,字面含义是指唯德之治,德治无法独自承担国家治理的重任,国家治理的方式应以法治为主,德治辅助。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5,(3)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全面依法治国"问题,在群众尤其是青年中普遍存在三个疑问:即中国没有法治传统,"依法治国"何以可能?如何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一些方面、一些地方尴尬的法治现状?中国何时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对这些疑问,可以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发展的角度予以解答,这样能坚定他们"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念和信心。要解答"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还必须有对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历史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但很多人将法治和依法治国等同,混淆二者的关系。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是法治的内容和体现。二者在实质、内涵、范围、对象、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探讨他们的关系既有理论意义,又有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仕波 《求是》2013,(7):34-36
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强调"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法治在国家和  相似文献   

10.
魏春明  罗志坚 《求实》2002,(1):39-42
依法治国 ,从根本上说是依宪治国。宪法观念是依法治国的灵魂。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宪政实践 ,大大提高了公民的宪政观念 ,但相对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而言 ,公民宪法观念的缺失 ,仍然是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障碍。因此 ,加快培育公民的宪法观念 ,是依法治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法治。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制约等构成了邓小平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宪政思想对当前增强宪法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15,(2):1+8
<正>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红旗文稿》2015,(2):40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本质的特征。一些人提出"党与法孰大"问题,其实已经先把二者设定为不兼容的关系。他们把美国视为"法治"的典范,在美国,政党不拥有超出法律之外的权力。即使如此,那也是从美国实际政治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一个具体原则,并不具有普遍  相似文献   

14.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后,党的十七大又重申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3)
<正>习近平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也昭示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将进入一个宪法统率、一体推进、重在实施的新的历史阶段。一、习近平法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稳步推进。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法治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党员干部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既要头顶法治信仰,坚持依法办事,又要心刻道德准则,践行道德自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法治的根基在于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法治的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3)
<正>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程的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历史赋予的政治责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强调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领会这种重要意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中大有作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他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决定着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的发展方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谈到党与法治的关系,一些人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一方面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另一方面又强调宪法法律至上,那么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长期以来,党大还是法大命题的回答一直困扰着我们,也在大众中引起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如果说党比法大,就有否定法治嫌疑;如果说法比党大,也存在否定党的领导的嫌疑。科学地回应党大还是法大问题,事关法治建设的兴衰成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不仅是许多宪政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