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像一座城市,总有一些人出来,也有一些人进去。当许多年过去以后,当新鲜的记忆老去时,想起当年的朋友,心里常常泛起温情的涟漪,他或是她,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想起他们,就像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娟子是我大学时代的朋友,尽管过去了十几年,但我仍然能记起,她向我憧憬爱情的那个晚上的情景。那时候我们都在上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在她的下铺。那时候刚刚放完暑假,我和娟子是老乡,我们乘同一列火车返校,寝室里的其他6位还没有回来,那天晚上,房间里只有我和娟子。在没有其他人的晚上,我们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亲…  相似文献   

2.
包利民 《新青年》2006,(7):31-32
一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那时整天和伙伴们在一起玩儿,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可爱的村子. 快要到上学的年龄时,我们一群孩子便都上了村里新开的幼儿班.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姓张,她每天都教我们识字或唱歌跳舞,表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她对我特别好,总是在别的小朋友面前表扬我,这让我对她有了强烈的好感.由于初次被约束,大家都有一种不自由的感觉,想玩的心总也收不回来.可是我却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甸子上的鸟和河里的青蛙,因为张老师说我们应该开始学习知识了,张老师的话我每句都听.  相似文献   

3.
就在那时     
我和小猪说这些天来我一直在做一个很相似的梦时,她笑了。她说我的梦肯定是和English Gentleman 有关,是的,她说对了。我总是在梦中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小猪说我是太理想化了,在现实中找不到这样的人,就把阵地转移到了梦里。或许,她还是对了。我一直相信弗罗伊德的观点:梦是假的,但感觉是真的。于是,我也便欣然地接受了这样的梦。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时,我笑了。我知道,我的梦不仅仅只是感觉上的真实了。那是我在小猪的苦口婆心和威逼利诱下,被拉去看3年大学生活中的第一场篮球赛。小猪说是我们系和计算机系对垒,换言讲便…  相似文献   

4.
感悟生命     
猛然间听到倩儿死去的消息,我好一会儿回不过神来,那样一个清纯美丽的女孩怎么会猝然离开人世呢? 然而倩儿确确实实已离我们而去,倩儿的哥哥夏雷说,她是死在心脏病手术台上的,临死前,她紧紧抓着夏雷的手说:“哥哥救救我,我不想死,我还要……”然而死神竟末让她说完最后一句话,便带走了她仅17岁的生命,那不瞑的双眼里,倾诉着她对美好生  相似文献   

5.
细雨姐姐:你好!我现在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的妹妹在去年10月6日离家出走了,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妹妹今年18岁,2000年和我一起初中毕业,毕业后一直呆在家里跟爷爷学中医。妹妹非常喜欢医学,也非常希望能继续上学。但是家里没有让她上,而是让不太喜欢医学的我上了学。其实,家里不让妹妹上学的原因是实在无法同时供两个学生(大概还有一些重男轻女思想的原因)。我的妹妹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的父亲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叔叔和我们一起生活。以前我家很富裕,可是自从父亲离开我们以后,生活状况就一天不如…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交笔友是一件很盛行的事,但我以为,能够见面的、见了面依然通信的、8年不间断联系仍没有将纯洁的友情升级为伟大的爱情的笔友———除了我和大巧外,恐怕很难再找得到另外一对儿了。大巧真名叫熊洁,江西龙南县人,我们的相识其实有些偶然。1994年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我特别无聊,偶尔在一本杂志的版底发现了大巧的交友信息(那时候她自称叫“巧巧”,“大巧”是交往几年后我为她起的名字),于是就先后写了两封信去“应聘”。遗憾的是,直到9月5日去柳州的新学校就读时,我寄出的信仍没有回音。然而,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7.
爸爸的棋友     
爸爸的棋是他的命:为下棋常常忘了吃饭。他不嗜烟酒,唯有棋;兴致好的时候,哼一支曲曲,快畅平生。输了,命不好;赢棋,是我们的节目。我们围住他,说不定有贪。下棋有输有赢,如果只输不赢,人生就永远没有实现,没有一逞的机会。自从我们家搬到余姚路,对门的老万山、顾大奥.隔壁的老巢、半条命,便成了宿敌。我每每坐在爸爸身边看棋,数双方吃掉的子儿,爸爸的子被人吃去,我就为爸爸担心。其实,开始被吃的大多是小兵,他们的生命最不值钱,为顾全大局常常作交易上的牺牲,所谓“丢卒保车”,一将成功,不知以死多少人为代价;看棋…  相似文献   

8.
我上高中以前是不住校的,家离学校很远。小学的前一半一直是母亲用自行车载我去上学的。我有一个大我3岁的姐姐,每天母亲用她那辆小巧的女士自行车载着我们姐儿俩。那辆车是没有前梁的,我和姐姐都坐在后车座上。我跨开双腿挤在中间,抱住母亲的腰,然后姐姐以同样的姿势从后面抱住我。我常常是整个儿趴在·后面抱住我。母亲身上。母亲身上那种淡淡的,温柔的香,让我安心地陷进去,弥漫着。那么温柔而温暖的背,承载了我所有婉约而美丽的小女孩的梦。风吹动着我闭上了的眼睫毛,是幸福快乐的世界。小小的一辆自行车,载了我们娘儿仨。这是定格在我脑…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蚂蚁,为了大饱口福,竟然把自己的后代奉献给一种蝴蝶的幼虫。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共生现象。蚂蚁把蝴蝶的幼虫———蠋,抬到自己的窟里去,让它们饱食终日。招待它们的,比什么山珍海馐更有营养更可口的,就是蚂蚁的蛴螬,又白又嫩。于是,蠋便长期住在蚁窟里,吃着蚂蚁的幼虫。它们一边吃一边排泻,排泻出一种蜜露,蚂蚁很喜欢吃蜜露,“视蜜如命”。假以时日,蠋长大了。有那么一天,它们摇身一变,变成了蓝色的蝴蝶,展翅飞去,翩翩起舞,在万紫千红中,在潺潺的小溪旁,发人深思,引人遐想。蚂蚁用儿女换蜜露@彼岸  相似文献   

10.
包利民 《新青年》2002,(12):6-7
那时候,我刚刚7岁,我家住在一座大山里面。7岁的我还没上学,幺姐已上五年级了。每天我都在幺姐的教室外玩儿,等着幺姐放学。爸爸去南山采石头,妈妈在北山侍弄果树,幺姐每天既要上学,又要带我,还要回家做饭,可幺姐的成绩却一直很棒。每天放学幺姐带我走5里的山路回家,有时走累了,幺姐便让我背起书包,然后她背起我。伏在幺姐的背上,可以闻到她发问散发的一股清新的气味,让我陶醉。那时,五月的阳光柔柔洒洒,路两旁的丁香开得一片深情。有一次我摘了几朵丁香花戴在幺姐的辫子上,幺姐高兴地说:“呀!小  相似文献   

11.
邻居大嫂     
去年春天,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当文书,临时找了一套空房住。对门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看她早出晚归,也不知做何营生。有一天,我在楼道里正面碰到她,正想跟她打个招呼,不料她却一扭头就走了,弄得我好难堪。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在我们乡下,隔壁邻居之间是很客气的,但想不到刚来到都市,就碰到了这样的邻居。平素,从未见她和人来往,总是见她把门关得紧紧的,只听见她早出晚归的开关门声。好在我上班也很忙,回到宿舍的时间很少,于是,渐渐地也就把这芳邻忘却了。一天,我去赴饭局时多喝了点酒,直到天黑才回住处。正在摸索着掏钥匙,对…  相似文献   

12.
我外婆18岁嫁给了外公,一顶花轿把外婆抬了过来。那之前,外婆曾有过一个心仪的男子。只不过,那个男子去当兵了。去之前,他曾对外婆说,你等我,我回来以后娶你。但外婆的父母是不等的,于是外婆只有嫁给外公。他们结婚前从没有见过面,所以,一见钟情的概率极低,两个人几乎是在陌生的情况下结了婚,然后一天天过下去。所以,有争吵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贫穷,争吵几乎是每天都有的,在母亲的记忆中,她的父母几乎是在吵嘴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而外公,用的最多的是他的拳头。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听外婆提起过那个当兵的人。那个男人…  相似文献   

13.
女人花     
雨桦 《新青年》2008,(6):50-51
女人就像蝴蝶,男人追她时,她会蹁跹着离你而去,男人不理她时,她会把你看成是世上绝佳的一株花粉,想方设法和你亲密.  相似文献   

14.
正不知啥时候,我们大院里住进一对母子。那男孩叫小明,大我十岁上下吧。他仅是个刚上初中的半大小子,却迷恋上养鸽子。她母亲便供他上学还供他养鸽子——只要儿子喜爱,她就有求必应。他在后院靠北墙处搭建了个铁丝网鸽子窝,顶棚用木板当龙骨,上面铺上油毡。里面的格子是用木板钉的,一格一格将一对对鸽子分开。我成了这个大哥哥的跟屁虫,他上学,我就帮助照看鸽子,添食喂水什么的。他  相似文献   

15.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16.
包利民 《新青年》2006,(6):32-33
读小学的时候,我家还在农村。学校在村子中间,两排土房,是我们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学校,却给我留的回忆最多了。秋天的时候,我们便四处去田地里刨豆茬,就是黄豆收割后留下的部分和根。那时学校没有暖气,每个教室都烧炉子,要求每个学生要上交四土篮子豆茬,或者包米瓤子。于是我们便拿上四股叉或者二齿子满地挖豆茬,这是很有乐趣的。收割后的大地显得异常空旷,秋高气爽,我们常常是边玩边干活。那时两个姐姐也上学,所以我们的任务多。豆茬这东西不出数,挖了几土篮子回去晒干后剩下便不到一半,所以要尽可能多准备。豆茬交…  相似文献   

17.
那时花开     
每次她走进教室,我都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那时我刚上高三。她是我当时的同桌。她身材匀称,面容姣好,属于那种容易让人心动的女生。我特别爱看她双手在胸前抱住书、眼睛平视前方的走路姿势。既然是同桌,少不了要经常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有时说着说着,两个人同时抬头,目光就接上了,然后又都慌乱地躲避着。又有好几次我们在街头不期而遇,而这时的我不知为什么总暗自有些高兴,更希望这样的机会最好多几次。一天上晚自习,晚自习都过了一半了,她还没来,我怎么也看不进去书,于是决定出去找她。没想到我一出门却突然和她迎面相遇,差点…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3,(5)
细雨:我是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我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想请你来帮忙。那就是我和我的同桌发生了矛盾,我们已经断绝了来往。可是冤家路窄,我们俩又同寝室了,寝室是学生最常呆的地方,因此,我们之间产生的磨擦就更大了。这些事情令我烦恼极了。另外,最让我头痛的是,我们寝室不久前安装了电话,有时别人打电话找我,正好被那个与我有矛盾的同学接到了,她却故意不告诉我。虽然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之间毕竟没有共同语言,可我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不过,有时有人打电话找她,可她不在,电话如果被我接到了,我也懒得告诉她。…  相似文献   

19.
弹指30年     
他和她同年同月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3岁的时候,他和她玩过家家,他当爸爸,她当妈妈。7岁的时候,他和她牵着手一块去上学,并且成了同桌。她从家里拿了一块锅巴,总要分一半给他;如果谁欺负了她,他也总会去为她报仇。9岁的时候,像班上的所有其他学生一样,他和她不再说话,但经常互相彼此望一眼,会心地一笑。11岁的时候,他常常挨老师批评,而她却总能考前3名。12岁的时候,他和她到5里地以外的公社读初中。他每天都在村子外头等她,然后用自行车带着她一起去上学。俩人说说笑笑一路,总是觉得路程很短。14岁的时候,她再看见他时,…  相似文献   

20.
10年     
当危险就在前面的时候,我害怕了。我知道她也害怕了。不过,她比我冷静而且坚强。一天下午。我和她偷偷去登郊外那座在我们眼里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山。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顶,可是天却黑了。可以想像,两个女孩子,年龄小并且在这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在四周无人、风声阵阵的山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她清楚地感觉到我在颤抖。我想哭,又怕被她训。听到她在我耳边坚定地说:“我们下山去!既然能来,就能回去。”上山容易下山难,她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在黑暗中我们一步一步蹭下去,听得见虫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