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玲珑心     
《新青年》2003,(3)
男孩从18岁就爱上了女孩。他们是一届,但不是一个班。男孩想,等上了大学他就表白,因为男孩迷恋女孩儿的笑靥如花,迷恋她清纯的声音和细细的丹凤眼,他觉得这个女孩就应该是他的。他想,再等等吧。他们同时考上了大学。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孩,他也选择了同样的大学,本来他可以上更好的学校的。上大学后女孩开始了缤纷的大学生活,每天这个社团那个社团的,男孩看到女孩过得这么快乐,就想,再等等吧。于是他仍旧没说。大二的情人节,他终于鼓足勇气去表白,却发现女孩的窗前已有了一枝红玫瑰,他甚至都没有把藏在夹克中的玫瑰掏出来。女孩…  相似文献   

2.
人淡如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住的街边多了一个娇小的南方女孩。女孩生得并不美丽,但很秀气,浓密的黑发总是用一根橡皮筋随意地扎在脑后,却在闲散中透着飘逸。女孩在那里摆了一个茶摊,她卖的不仅有人们熟知的茉莉、龙井,还有滚水一冲就会轻盈绽放的贡菊。到这儿来的人多半是冲着她的菊花茶。每当有客人来,她就会用清脆的普通话招呼大家坐下,话音里仍旧脱不掉吴侬软语那甜丝丝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1年公派去美国的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的。在国内,5年前我就评上了高级职称。可以说,我们事业的基础和发展都在国内,出国学习,只是一个提高和开阔眼界的机会。加上我和妻都已年过40,岁数也比较大了,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美国。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但凡有点门路的人家都会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女儿小彦有好几个朋友家里都有亲戚在美国,孩子们在一起整日夸口说的就是什么时候要出国的事。女儿对美国的向往我们早有所察觉,但总是想也许有这么个动力,她的外语能学得更好一些,所以也没有在这方面好好和她谈过话…  相似文献   

4.
际遇     
亦然 《新青年》2002,(3):13
他走进候机大厅的时候,就注意到她了。两天来这个城市弥漫着灰尘和热风的空气忽然变得透明清凉起来,让他看见她很干净的肤色和很干净的眼睛。他猛然记起很久以前有个女生对他说“原来你喜欢大眼睛长头发瘦瘦的女孩啊?”这个概括真好,每次想起来他都会微笑。尽管那个大眼睛长头发瘦瘦的女孩早就离开他了。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二)     
气回娘家有一个年轻妻子,她丈夫每晚连续看电视里的拳击节目,什么也不顾。她一气之下回到娘家。一进门,只见父亲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也在看拳击节目。她问:“妈妈呢?”她父亲头也没回,说:“到你外婆家去了。”两只酒杯小幽默审判员威严地问:“被告,你为什么向那人扔了两只酒杯?”“因为第一只没有打中他,审判员先生。”小幽默(二)  相似文献   

6.
瑞雪 《新青年》2005,(10):38-39
一个秋天的午后,收到朋友的短信,说她正在去北京的车上。问她是出差吗?她说不是,只是因为香山的枫叶红了,她请了假去看……放下案头的工作,顿时沉默。午后的太阳懒洋洋地晒在窗台,想这会儿北京正秋高气爽,行走在香山的红叶里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曾经,说过许多次要在秋天去看红叶,可是说了好几年至今也未成行,不是因为工作忙就是因为没心情,徒留遗憾。另一个朋友,他说在他年轻时,曾经爱过一个女孩,俩人非常地相爱,可是因为他当时工作不稳定,迟迟没有表态而最终失去,至今这仍是他心头最深的痛。小时候奶奶最疼我,可是自从工作后我就很…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2003,(8)
细雨: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我想向你倾诉一件令我最烦恼的事。那已是一年前的事了。初三那年,我和另一学校的一个男生相处不错,我们很能谈得来,常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我还和他一起玩过一个通宵。但是我是懂得自我保护的女孩,我和他一直没有什么越轨的行为发生过(细雨姐姐,我知道老师、同学和我的家长都不相信我,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像他们一样不相信我,但是我敢保证,那个通宵我们真的是在一起玩,虽然最后我是去他家住的,但我们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我把和他每一次出去玩的事都记在日记里,可是,那本只剩下两页空白纸的日记却…  相似文献   

8.
马老师:您好!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打扰您,请您听听我的倾诉。我是一名初三的女孩,刚开学的时候认识了他。他是我们的任课教师,40多岁。身为班干部我经常出入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他也经常去那里。我们之间就逐渐地熟悉起来。我觉得他对我的学习很关心,和我在一起也很风趣。他还鼓励我有什么问题经常去问他。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有时还对我动手动脚的,我没太在意,因为我听说这位老师就是这样,他是把我们当成他的孩子了。后来我问他问题的次数逐渐的少了,因为他对我说过“我喜欢你”。那是在一次无意的谈话中他说出…  相似文献   

9.
张琦 《新青年》2015,(2):52
人的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可控性。在深不可测的未知世界面前,有人惶恐万分,有人则莫名兴奋。黄真真无疑属于后者。而她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方式便是做电影。女人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应当是做自己黄真真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叫《dying to be me》,讲的是一个女孩找回自我的过程。女孩病逝后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天堂门前,此时她早已去世的父亲出现了,劝说她想好后再进天堂。在沉思的时间里,女孩看到了天堂的真相,也意识到死亡并非终结,一个人如果无法完善自我,那么即使抵达天堂也无法收获圆满心境。于是她带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10.
学会忍让     
《新青年》2003,(11)
细雨:我在一所卫校上学,是个中专生,我现在心里好烦,烦得想自杀,也想杀人!有一次我们宿舍的一个女生在大厅里当众把我摔倒在地上,我觉得她是在欺负我(事实上,同学们都认为我们是在开玩笑),我气愤极了,我想杀死她!我现在尽力在压制这个坏念头,我真有点儿恨自己了,我这不是心理变态是什么?有时,我还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让人很不理解,有的同学骂我是神经病。如今,我无心学习,觉得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我的父母。我想问问您,我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吗?一个渴望正常的“变态”女孩渴望正常的“变态”女孩:你好!你也许注意到了,我在“变态”二字…  相似文献   

11.
罗西 《新青年》2005,(3):44-45
于菊有一套自己的公寓,不大,但非常精致。她是个有主张的女孩,所以从父母那里搬出来独住,不过周末都回郊区老家陪侍父母。她说:“我是翅膀硬了,喜欢拥有单身的感觉。”可是,原先快乐无忧的她,最近要告别单身,因为她“不得不提前结婚”!27岁的于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还留有清纯学生的模样,一袭白裙子,有出水芙蓉的干净与脱俗。3年前,她认识了刚,并与他恋爱至今。他们很相爱,双方父母也认可。于菊本想在2008年与男友结婚,在她看来,爱情长跑才有意思,到时去北京度蜜月,看奥运会比赛……那是她内心最甜美而神圣的一个梦。3个月前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12.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2003,(8)
细雨你好!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如果你有耐心听完这个故事,我想,你也就明白我要向你求助什么事情了。我有两位从小就开始交往的好朋友,一个是男友,一个是女友。等我们都长大了以后,那个男友开始追我的女友。我本来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可是我慢慢被男友的那股执著劲儿给感动了,我竟喜欢上了那个男友。但我一直认为他们才是天作之合,我是不会有希望的。我的女友一直没有答应他,而他也没有彻底放弃。就这样过了一年,女友去了北京,走前告诉男孩,他们是不可能的。男友很伤心,我就一直陪着他,开解他。慢慢地,我们有了爱的…  相似文献   

14.
心碎     
郭敏 《新青年》2008,(1):38
我想,我的幸福童年是从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八岁以前,我的家庭还很和睦,父亲在一个工厂里上班,黑天白天的三班倒,虽然很忙很累,但他从不服输,每当给我买零食的时候,他都喜欢说:小子,好好听话,老子有的是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相似文献   

15.
相信爱情     
遇见 认识她的那年,季诺刚失去一段年久的感情.那时候的他似乎无药可救,大多时候都沉浸在他自己的情绪里.不说话,哪也不想去,什么也不想做.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发呆和睡觉.很多人很心疼他,她也是其中的一个.但她不同.  相似文献   

16.
兄弟姐妹8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类人,再加上别人总说“小秋在这些孩子中长得最丑”,让她感到非常自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去看杂技。她也闹着要去,父亲很不高兴地答应了。但她没有看出来,仍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后面。看完杂技,父亲买了两块西瓜发给两个妹妹。父亲是铁路职工,每月工资50多元,应该不差她的那一块西瓜钱。她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能跟着去玩就满足了,也没表示不同意见。但回到家后,父亲竟然笑着对她说:“小秋,告诉你妈妈,西瓜甜不甜?”…  相似文献   

17.
白桦树     
大学毕业那天,男孩和女孩在郊外的白桦树上刻上了两个人的名字。约好了,5年后来这儿相聚。男孩叫宏,女孩叫冰。宏去了一家著名的外企,冰自己要求去山区任教。他们说好了,她只在那儿呆5年,5年后,她就回到这个城市,和他结婚。宏每天都要给冰打一通电话过去。那个山区的小学很闭塞,没通电话,电话只能打到村里,然后由村长跑去学校去叫冰,冰再从学校跑到村里来接,一来一去,耽误了不少时间。有时挂1个小时的长途,他们只能在电话里交谈3分钟。宏刚刚参加工作,长途电话费几乎花掉了他一半的薪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3年,冰给宏讲她学校里的故事,说杜鹃…  相似文献   

18.
赵军 《东南亚纵横》2001,(8):56-56,58
小河边这片杂草丛生,野絮稀疏的荒草甸子,已被艾提拉侍弄得草茂花繁,蝶舞蜂飞。 初起时,他并没想到会这样。韦莎去金边上学的那年,他只移栽了几蓬素馨花。第二年他又栽植了一些,如此三年过去,其间的许多杂草、蒺藜,就被越发越多的素馨花取代了。他想,只要韦莎一回村,就带她来这里“故地重游”,让她大吃一惊。 韦莎是和他同村相邻的女孩,小时候,他俩经常来这里玩。艾提拉当然要调皮一些,常常玩着玩着,就撇下韦莎去河里摸鱼,要不就蹿到周边的红松林里去寻鸟巢。而韦莎只喜欢在草丛中寻找素馨花,那洁白如玉的花朵总是让她着迷…  相似文献   

19.
柔软一击     
她原本是一个很脆弱的女孩。17岁那年,因为家中的一次变故,她踏上了去往他乡的路程。很辛苦,在异乡的城市里。她告诉自己要学会坚强。无数个困境里,她拼命忍住不断要下落的泪珠,试图走出所有的不幸。但她始终做不到。她恨自己,一恨,泪就又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她只有在白天卖力  相似文献   

20.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