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因朝核危机的反复而不断引起世界的关注,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怪异循环.本文先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搭建分析框架,然后结合历史分析美朝敌人意象的来源,之后通过考察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美朝双方的互动,验证了在敌人身份下,美朝双方在危机中的政策、行为和言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敌意.正是这种不断加深和反复强化的敌意导致朝核危机一再反复,朝核问题至今无法妥善解决.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化解美朝间的敌人意象尤其是美国对朝鲜的敌人意向极为重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美朝两国化解敌意实现真正的和平,而韩朝关系的实质性改善可以推动消除美朝之间的敌人意象,不过这将考验韩朝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继承还是超越?--论冷战后驻韩美军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美国研究》2004,18(1):91-104
驻韩美军是美韩安全关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历史见证.2002年10月朝核危机以来的驻韩美军重新部署,既是朝鲜战争以来历次调整的继续,更是对过去的超越.既是冷战后美国新军事战略的体现,又是因应当前朝核危机的产物.这一调整必将对目前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及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安全均势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威胁认知与朝核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尝试运用认知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国际危机中的威胁认知理论,解读朝核问题.文章在系统分析"威胁"的概念、威胁认知的影响因素等理论性问题之后,研究了朝核危机发展的国家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因素:制度性地解决朝鲜的安全关切.  相似文献   

4.
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4,18(1):33-54
本文在对冷战后美国对朝政策演变和美朝关系变化进行扼要回顾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其动因 ,分析了美对朝政策趋向和朝核危机前景。文章认为 ,小布什政府对朝新政策是美政府内部两种不同对朝政策主张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但更多反映了保守派的主张。“9·11”事件后 ,在保守派的推动下 ,布什政府又逐渐形成了“鹰派接触”的对朝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导致克林顿政府后期已逐渐缓和的美朝关系骤然紧张 ,并且成为朝核危机再次发生的原因。朝核危机发生后 ,布什政府对朝核政策在保持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做了策略性调整 ,但保守派主张的“鹰派接触”对朝战略意图仍没有改变 ,从而给朝核问题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带来较大的变数。  相似文献   

5.
布什政府执政八年,美国对朝政策有重大调整。布什在两届任期内奉行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战略模式,从而直接造成了东北亚安全的动荡与朝核危机的升级。总结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演变过程并对之进行战略评估,将可以揭示出美国在新形势下处理敌对国家关系,以及解决国际危机的战略构想与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6.
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生 《当代韩国》2008,17(1):26-34
本文讨论的是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作者认为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表现在:不允许朝鲜开发核武器、对话与和平解决核危机、发挥韩国的当事人原则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相互协调的背景、动因及其影响。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中韩协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上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不仅对朝核问题的解决、中韩关系,乃至整个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都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对于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也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劳尔主政初期,古巴采取了发展个体经济等放松经济管制的措施,同时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为改革做了准备。古共"六大"出台的《党和革命的经济社会政策纲要》既为改革规划了顶层设计,又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标志着古巴经济模式"更新"进程的正式启动。然而,由于投资严重不足,古巴改革成效的显著受到影响。古巴要推进改革,必须吸引外资,因此寻求美古关系正常化就成为古巴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古巴改革不仅为美古关系正常化提供动力,而且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着美古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美古关系正常化是改革所必需,是古巴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朝鲜试射导弹和第三次核试验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国际关系进入新的"朝鲜半岛拥核和核威胁"时代,朝核问题成为韩国新政府面临的首个重大课题。朝鲜半岛局势动荡相对削弱了韩国对朝的战略优势,为其对朝传统政策带来诸多挑战。朴槿惠政府被迫更新政策,采取包括提升对朝一揽子"抑制力"与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并行的"均衡政策"战略,推动朝鲜半岛"信任政治"进程。目前,朴槿惠政府扩大对朝拥核的国际抑制力是迫于朝核危机形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不会偏离信任进程的基本框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制约,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安全、繁荣和统一的长期目标来看,朴槿惠政府采取对朝新政及与国际社会一道构建与朝互信是明智而"有希望"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美国对朝政策仍深受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是"朝鲜威胁论"的重要内涵,也是影响美朝关系改善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美国对朝政策中,存在着接触与遏制两种主张.克林顿政府后期,接触占主导地位;布什政府上台后,遏制的成分大为增加.接触加遏制是美对朝政策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0.
王巧荣 《美国研究》2002,16(1):150-154
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于2002年1月18-19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研讨会",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尽管由于中国的努力,第一次朝核六方会议成功召开了,但因朝一美双方分歧太大,此次会议取得的实质成果不大.今后的事态发展,中国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Kim Byong Hong is deputy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Disarmament and Peace, Pyongyang, DPRK.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in Pyongyang in fall 1994.  相似文献   

13.
14.
美国思想库普遍认为,在美国实力下降的大趋势下,获得韩国的支持是维系美国霸权的必然之举。韩美同盟有助于遏制朝鲜,更有利于围堵中国,也有益于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总之,美国必须因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来改造韩美同盟,劝服韩国为己所用。当然,也有个别思想库学者认为韩美同盟是个两败俱伤的同盟,理应放弃。  相似文献   

15.
16.
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民主制度在韩国以宪法形式正式确立下来,此后,在制度层面和法律条文上,民主制成为唯一合理的政治体制。但是,由于国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介入,韩国政治发展和民主转型经历了颇为艰难的过程。韩国政治变迁是国际政治国内化的一种反映。由于朝鲜半岛南北分裂,韩国必须长期仰赖美国的军事保护、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这种战略需求,使美国成为影响韩国政治走向的关键因素。美国对韩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以美韩政治关系为基础,美韩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决定了美国对韩国政治发展影响的内容、方式和限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