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善本原为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因飞行技术过硬曾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和器重。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虽在国民党军中任职,却对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心向往之,并暗中进行着起义的准备工作,最终成为国民党空军起义的第一人。投奔到革命队伍后,刘善本立志在共产党领导下成就事业,大展宏图。毛泽东对刘善本在起义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敢极为赞赏,多次荐举,并委以重任,使他成为人民空军的缔造者之一。斯诺的《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访问记》,使刘善本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坚定了“航空救国”的决心1915年,刘善本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泊庄村(…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背信弃义,掀起了内战的硝烟。国民党空军第八飞行大队的飞行员、飞行参谋刘善本识破蒋介石的反动本质,于1946年6月乘执行任务之机,驾驶轰炸机飞抵延安,成为国民党军队中弃暗投明的第一人。1949年4月,经毛泽东、党中央直接批准,刘善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4年被晋升为少将。“文革”中,刘善本被迫害致死。刘善本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陆军不像空军,一名士兵起义投诚,很难引起轰动效应,而一名空军飞行员驾机起义,所产生的影响是“惊天动地”的。从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80年代,国民党空军先后有200余人驾驶145架飞机弃暗投明。此外,还有国民党空军地勤、伞兵、雷达兵、通讯兵等6000余人起义。这对当时的蒋家王朝来说,犹如爆炸了一颗颗空中“原子弹”。20世纪40年代:刘善本率先驾机投奔延安后,又有110名国民党飞行员驾机投奔光明。后来,刘善本由毛泽东亲自提名,成为共和国的一名蓝天将军“欢迎你们到延安来。”1946年6月29日,刘善本从昆明驾机起义到延安…  相似文献   

4.
唐铁威 《世纪桥》2011,(14):60-63
走向光明,驾机起义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上尉飞行参谋刘善本机组主要成员唐玉文、唐世耀、张受益毅然驾驶刚从美国接收来的B-24重型轰炸机从成都飞抵延安参加革命……"这是当时新华社关于这次起义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6,(8)
从四十年代至今,国民党空军先后有四十二驾飞机九十五人起义。最早的是八大队上尉飞行员刘善本,他于一九四六年六月率一个轰炸机组脱离内战,飞向延安,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最令国民党当局感到震惊的起义事件,大概安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八大队中尉飞行员俞勃等五人驾机  相似文献   

6.
6月26日至27日,武汉地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协作区在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召开“七一”讲话创新理论研讨会。协作区海军工程大学、二炮指挥学院、空军雷达学院、军事经济学院等11所院校的社科部、政教室主  相似文献   

7.
《求是》2006,(9)
空军雷达学院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曾创造过“三到一长期(”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雷达部队服务)的典型教育经验,受到了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党委紧紧抓住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办学育人这个中心任务,形成了“三树立一弘扬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还有什么比“自杀”更让人为之扼腕的呢?!生命是宝贵的,所以自杀是“非凡”的。而对于媒体来说,但凡“非凡”的事物都是要纳入视野之内的。我相信,自从媒体诞生以来对于自杀事件的报道就没有一刻停止过。目前, 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003年9月10日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媒体的位置到底应该在哪儿呢?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又  相似文献   

9.
曾那迦 《廉政瞭望》2023,(21):25-28
“各位要想一想,跟其他县级党校相比,我们的特色和教研优势到底是什么?”日前,当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来到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时,该校上下为成都村政学院成立十周年的“大事”紧锣密鼓地忙碌着。记者见到四川省首届“干部教育名师”、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教授邓蓉时,她正在为即将登上学院十周年论坛暨“党建引领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讨会讲台的3名骨干教师进行详细的发言指导。该学院是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在新时代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1975年10月1日,张廷发执掌空军。面对空军这片净土,“四人帮”垂涎已久,身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王洪文,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空军施压,妄图控制空军。作为甩向空军的一枚重磅炸弹,炮制“杜忠事件”则是“四人帮”倒打一耙丑恶嘴脸最真实的写照。但是,以张廷发为首的空军班子,在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刻,顶住压力,始终没让“四人帮”控制空军的阴谋得逞,更迎来了历史对于“四人帮”的审判。作为事件主角的杜忠,也终于可以安心长眠于地下了。  相似文献   

11.
军事院校学员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十分关注。为了及时了解其思想状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于1988年秋季,选择了海军工程学院、空军雷达学院和军事经济学院的317名学员,就教育、道德、人际关系等问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其问卷内容为,对教育现状等十个问题是非常满意、或满意、或无意见、或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等五项态度。回答结果是满意类回答弱,不满意类回答强。现仅就“不满意”类回答介绍如下。(因为不满意类有“不”和“非常不”两项,为叙述方便起见,简称为“两项合计”)。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20日,一架伪国民政府(指1940年3月汪精卫成立的伪中央政府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下同)的飞机从扬州飞向延安。这是敌营中第一架投向人民的飞机。这架“建国”号,后以起义时间命名的“820”号飞机,从此成为人民空军的第一架飞机。为投向光明,“建国”号机组人员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1 筹划这次起义的发起者有两人:一是伪国民政府常州航校飞行主任、后调至南京伪航空署任职的空军少校飞行员周致和;另一人是伪国民政府空军少尉飞行员黄哲夫。他们有着共同的志趣,经常在一起讨论时事,交流思想。两人原是国民党的空军飞行员,后在战斗中被俘,留在了伪国民政府空军。无论是在国民党内部还是在伪国民政府内,他们所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黑暗腐败;在伪国民政府即将倒台的时候,他们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道路。 一次,周致和执行任务在上海逗留时,在《时代杂志》社购买了一批中文的苏联画  相似文献   

13.
“二者之间的空战决 不是势均力敌的” 朝鲜战争开创了世界航空史上喷气式对喷气式的新时代,一个最古老国家的最年轻空军,给一个最年轻国家的最老牌空军,造成了心理上极大的震撼。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后,萦绕在毛泽东心头上的问题有千百个,但最令他关注的是:如何打破敌方的空中优势。志愿军的地面部队没有空军支援,始终是毛泽东的一块心病。他指示军委空军领导人:“必须力争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空军,以用于战场支援。”新中国急需自己现代化的部队——空军,空军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于是,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手持“捐献飞机、抗美援朝”标语的游行队伍。  相似文献   

14.
余正峰  张立志  单庆 《党建》2009,(8):44-45
空军雷达学院是一所为空海军雷达部队培养指挥和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学院党委把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造就扎根基层献身国防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育人的根本,使学员牢固树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自觉为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奉献青春和力量。学院从1975年起,34年来坚持不懈实施以“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国防服务”的“三到一长期”为载体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党委围绕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强军目标,认真践行党章"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要求,带头培育风清气正的优良作风,为培养强军兴军人才创造了良好环境。学院连续10年被空军表彰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学院党委先后4次被空军评为先进,连续2次被空军评为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近年来全院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8项,国家、军队级教学成果奖13项;近10年来学院为空军和陆航、  相似文献   

16.
1953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廷发所在的十一军军部调归空军,组建空军第五军军部。张廷发担任空军副参谋长,尔后出任空军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要职。 “文革”爆发不久,张廷发被打倒。林彪“九一三”自爆后,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张廷发被列入第一批接回北京的老干部名单,并于1973年5月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三书记。  相似文献   

17.
董钢铁是空军第二航空学院院长。他自觉实践“三讲”要求,带领“一班人”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使学院的全面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他本人被评为空军“勤政廉洁师团职领导干部”和沈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他坚持正确思想理论与高科技知识“两个武装”,撰写了几十篇体会文章和学术论文,其中13篇在国家二级以上报刊发表。他提出了学院新的办学思路、发展目标和“超前投入,同步训练,滚动发展”的教学模式。他先后组织完成科研项目130多个,有几十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其中仿真技术、平显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在全…  相似文献   

18.
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王牌”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的死因.流传着多种说法.如“自杀成仁说”、“顽抗被毙说”、“降后击毙说”。近年来,在一些刊物特别是影视作品中.“自杀说”一度盛行。那么,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相似文献   

19.
晓言 《党建文汇》2008,(7):17-17
空军第八批共22名女飞行学员6月18日结束初教机飞行训练,全部转入空军某歼击机飞行学院,开始战斗机高教机飞行训练。如果一切顺利,2009年,我国空军将出现首批女战斗机飞行员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党史博览》2001,(1):44-47
朝鲜战争中的“米格走廊”曾使“联合国军”空军不寒而栗。以后,人们只知道“米格走廊”上的主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其实,“米格走廊”上还有一支神秘的劲旅——苏联航空兵随着前苏联国家档案的解密,这段五十多年前的秘密,终于向世界曝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