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实践》2014,(10)
<正>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这话切中要害,需为官者深思。"身架"与"身价"虽一字之差,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是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个官架子,不惜弄些花架子,就会在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2.
肖鹏 《先锋队》2012,(36):47
有一种爆竹,叫做"双响炮",又叫"二踢脚",引燃后会响两次,地上一次,空中一次,地上的闷响,空中的清脆。当前,有些干部就像"双响炮"。在上级面前花言巧语,鼓吹政绩,用"地炮"迷惑领导;在群众面前恐吓欺骗,耍官威、摆官架,用"天炮"吓唬群众。"双响炮"干部之所以有其生长空间,一方面是因为干部选拔任用上还有弊端,干部政绩考核存在不足,致使"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谋长远不如算当前,比实绩不如看数字"等不正确的政绩  相似文献   

3.
正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作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讲话并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官威十足"、"官腔震耳"、"官架吓人",相反地他善于从"土里掉渣"的群众语言中吸取精华。他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群众语言,大家普遍感到,习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朴、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  相似文献   

5.
<正>"心中有民"好担当。群众看领导是不是"心中有民",往往就看你是不是算"民生账",为"民生算账"。算"民生账",不一定能写进历史,却一定会刻在群众心中。如果说"群众心中有杆秤",这"杆秤"就是用来秤领导是不是算"民生账"的。你为群众着想,群众才会与你"合作";你眼里根本就没有群众,不为群众谋利益,不为群众着想,群众凭什么"听你指挥、跟你走"?只有认真听取群众的意  相似文献   

6.
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入乡得随俗,即在衣食言行方面要靠近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与特点。如果下乡干部能“土”一点,就能和农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一些。你和农民一个锅里搅勺把,一个地头干农活,农民就会把你当成自家人,就会在困难的时候找你出主意、想办法。更重要的是,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了,同群众有感情了,你才能够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同时也使你自己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否则,你衣冠楚楚,拿“官腔”,端“官架”,高高在上,怕脏怕苦,浑身娇气,就会严重脱离…  相似文献   

7.
说“问”功     
所谓"问"功,就是"问需于民",看群众在盼什么想什么;"问情于民",看群众的情绪动态怎么样;"问计于民",看群众有什么好的"招数"。"三问"听来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4)
<正>在前不久的"把群众当亲人"调研活动中,有群众反映有些干部患上了"电话依赖症",他们靠电话安排工作、了解情况、传达会议精神、督办工作、听取汇报,被群众称之为"电话干部"。"电话干部"造成的危害不小。干部通过电话遥控工作,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少了,群众与干部面对面交流少了,干群关系自然就疏远淡漠了,隔阂自然就产生了;干部只满足于通过电话安排工作、听汇报,不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助长了虚报浮夸等官僚主义作风;了解不到群众的心声,无法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工作就会浮在面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都应把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天职,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基石,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提升为官思想境界。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必须"三思"。一思"我和群众啥不同",牢记宗旨祛官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  相似文献   

10.
在旧时代,官被人称为老爷,理所当然高人一等,趾高气扬,傲气凌人。现时官被称为公仆。公仆者,为公众服务的人也,这不仅没有降低官们的尊严,反因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可时下有些“公仆”,不能洁身自好,自贬身价,竟然与“鱼”、“狗”同伍,为群众所不齿,真令人有慨兮复叹兮。谓予不信,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各地都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都应把为民服务当做自己的天职,时时照照焦裕禄这面镜子,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基石,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提升为官思想境界。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必须"三思"。一思"我和群众有啥不同",牢记宗旨祛官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  相似文献   

12.
沈泉涌 《实践》2010,(2):55-56
<正>朱德元帅生前十分重视对孙辈们的教育,经常鼓励孙子们在各自岗位上干好工作、多做贡献。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外孙刘武说:"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早晚要被人民打倒。"要"接班",不要"接官",朱德元帅这句朴素而形象的话,既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也深刻揭示了党的事业对年轻一代思想品质的内在需要,对已经走上  相似文献   

13.
在党风党纪教育中,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自己的官位低微,权力有限,不可能像那些“大官”一样出现腐败问题,所以就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丢掉了廉洁自律的意识,不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借工作之便吃点、喝点、拿点、收点,对此都不以为然。熟不知,长此以往,就会忘记当好人民勤务员的职责,就会背离党和人民的要求。我们说,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官”大还是“官”小,都要廉洁自律,这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称职与否的基本条件。高层领导干部毕竟是少数,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的还是基层单位的一般干部。群众主要是从他们身上看党的形象,看政府的形象,看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群众工作中心、开通"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省委常委"包案"督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贵州省坚持敞开大门,多渠道听取意见,注重问题查摆,在边学、边查、边改中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开门听真意见",让群众看"实变化",贵州省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两个小时就解决了我们反映3年的问题",经过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的亲切接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盘江精煤  相似文献   

15.
阎根生 《先锋队》2013,(10):15-17
一、做人、做事、做"官"怎样做人、做事、做"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理想又现实、平凡又崇高、常说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做人是本,人正,事自然直,为官就可能好。做事是基,是一个人展示理想抱负、体现做"官"价值的基础和载体。做"官"是径,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干事创业平台,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为人民福祉拼搏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7)
<正>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如何,取决于其自身的"官念"取向,来源于"官气"的外在反映。"官气"的背后是"官念"。毛泽东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习仲勋同志说:"我们万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的干部叫人家一看,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官僚主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拿自己当"群众"是其内在因子。忘了自己也是群众一员,就是脱离群众的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8,(6)
三年一届的村级换届选举,让继任的"老村官"重新经受了民意的洗礼,又让脱颖而出的"新村官"领略到当选的"风光"。当颇为激烈的角逐落下帷幕之后,冷静下来的人们就会更多地关注新"官"上任可能要烧的"三把火",而成功当选的新"村官"是否也该扪心自问:我  相似文献   

18.
孟宪春 《奋斗》2010,(7):58-58
<正>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广泛,群众意见对干部任用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实际工作中,由于群众对具体人的看法不尽一致,时常会出现"公论"不公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准,使用干部的导向作用就难以正确发挥,一些有棱角和开拓型的优秀年轻干部有可能被阻隔在选人用人的视野之外。正确对待"公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把握好群众的知情度。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十八大以来的党建工作,非"严"莫属。2015年,全面从严治党已成新常态,"三严三实"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已在全国上下同步进行,可以说,一个"严"字将贯穿全年。然而,个别党员干部把"严"的要求挂在嘴上,以"言"论"严",让群众看不惯、同事看不起、组织看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要有效实施领导,更好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不过,从现代社会领导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看",会说"与"会做"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会说",就是善于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动、组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会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