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海一勺     
《乡音》2011,(4):47
毛泽东首次访苏礼品为何送大葱毛泽东1949年第一次访苏时的礼品是他亲自选定的,足有两车皮。一车皮是山东的大葱,一车皮是江西的蜜橘。送蜜橘很好理解,但用大葱作礼品却是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2.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表现得更为客观、全面,也最为集中,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毛泽东不但高度评价了斯大林,肯定了斯大林在苏联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还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总体上认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所犯的错误属于共产主义队伍内部的是非问题,而非阶级斗争中的敌我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一文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莫里斯·迈斯纳的一篇重要论文。该文主要研究了斯大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关系。但在政治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迈斯纳的研究陷入了对中共党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严重误解之中。全面评析迈斯纳的这篇论文,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迈斯纳关于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研究状况,并能凸显出当代西方学者关于毛泽东研究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程思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以后,全世界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掀起了一股以批判“斯大林主义”为旗号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全面地、科学地评价了斯大林...  相似文献   

5.
李铁 《前沿》2008,(5):195-198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是一个有重大历史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毛泽东评价斯大林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56年3月17日晚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书记处会议到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发生为第一阶段。毛泽东对苏联公开支持,私下表示不同看法;为补救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造成的失误,被迫对斯大林公开进行全面的评价;当时思考的重心在批判教条主义,评价的侧重点是对斯大林的错误进行“反思”,以便从中吸取教训,为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服务。从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发生到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召开为第二阶段。由于波匈事件的发生,毛泽东开始强调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消极作用,提出保护斯大林,重点是批判修正主义。从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召开到1965年底中苏大论战结束为第三阶段。毛泽东彻底否定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积极作用,公开为斯大林辩护,大批现代修正主义,并逐步形成“反修、防修”理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实事求是之学以实践的规律为对象,知和行的渗透与循环构成毛泽东实事求是之学的思想细胞;实事求是之学所论之"实践"只是"实践"的一半;要使实事求是之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逻辑学",既要研究实践从活动到结果的转变,又要研究实践从结果到活动的转变,使"实践的逻辑"表现为从"结果"始到"结果"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走出去"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制定的在文化领域内的改革开放战略。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尤其是毛泽东对文化本质定义的科学论断及其文化思想中具有开放特质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对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的咳嗽很是头疼,下面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分清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寒还是热就行。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一种是寒证,可用泡脚的方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吃烤橘子。打开煤气中火,用筷子把橘子放在烤炉上烤,很快,接触火的地方会变黑,然后反转橘子,让其他地方接触火苗,等橘子全黑,关火,放温,让孩子吃橘子肉。每次吃一个,一天吃两个,或根据孩子年龄和胃口来决定。注意橘子皮的颜色变黑就可以,不要烧成炭。一般情况下,对于寒咳,这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原理的理论贡献与认识变异王德存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有些学者认为,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全忽视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他们的主要依据就是,1965年12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的一次讲话中说过:辩证法过去说是三大规律,斯大林说是四大规律。我...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上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确立起斯大林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革斯大林模式既是社会主义各国的共同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国,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努力都未能开花结果,但是历史不会因此而忽视它们为此所作出的牺牲.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取得革命的胜利,并根据本国国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体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毛泽东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中国始终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的误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模式.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经过20年的实践,1992年6月,邓小平最终确定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终于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樊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综观毛泽东在长达50多年的教育实践,职业性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是毛泽东教育实践的始终追求。这是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基石,对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主张修养的,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使用过修养一词。例如,恩格斯说过,自然科学家应有“逻辑辩证法修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斯大林指出,一个工人干部,如果经验不足,“修养不够”,会常常跌跤(《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145页)。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9页)。周恩来同志也说过,作品的产生“是  相似文献   

13.
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予以历史地理解.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明显区别于斯大林模式的中国模式的实际,才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模式的最权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些学者们越是辛劳,中国的伪文化就越是猖獗。"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游历三峡时写下的词句,以推测的语气,希望传说中的神女身体应该安康。如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这位"神女",面临"有恙"的危险。重庆巫山打造"中国恋城"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克服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的弊端并在这些弊端的反面勾画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斯大林,尤其是斯大林依照当时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蓝图“按图施工”,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当成社会主义本质;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察觉并局部加以革新,但总体上仍然比照“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反思社会主义优越性为什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他在新的参照系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价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是涉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苏共领导人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中共领导人科学评价斯大林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产生了不同的历史结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如何评价党的领袖人物,是关系着社会主义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春秋》2012,(4):1-1
毛泽东一生简朴重义,提倡从实际出发,反对铺张浪费,送人礼物亦是重实用轻贵贱。山东大白菜好看又好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两次被毛泽东亲点为重要礼品予以赠送。一次是1949年底,作为给斯大林的70寿礼,随毛泽东出访苏联;一次是1957年冬送给宋庆龄,以解其寒季之乏。綦际霖是济南著名教育家,几十年教书育人,尤与正谊中学缘分颇深...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苏联只是向中国和朝鲜提供了武器 ,和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0年10月中旬 ,周恩来总理秘密访苏 ,向斯大林陈述了中国出兵朝鲜的具体困难 ,请求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同时请求苏联也出兵。斯大林表示同意提供军事援助。他坚决主张中国出兵 ,但他明确表示苏联不能出兵 ,因为如果苏联出兵 ,则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周恩来立即把斯大林的意见反馈给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 ,中国出兵是必然的 ,同时中国需要苏联的军事援助 ,特别…  相似文献   

19.
受命进越勇挑重担1946年底,越南人民奋起抗击法国侵略军,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奋战,狠狠打击了法军。可是,越南北部中央根据地的处境仍十分困难。1950年2月,毛泽东、胡志明、斯大林三位国家首脑在莫斯科会晤。胡志明代表印度支那共产党(沿称“越共”)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请求苏联给予援助。斯大林希望由中国来承担对越南的人力与物力方面的援助。1950年2月17日,在驰向北京的专列上,毛泽东、胡志明商谈了有关援助的项目与方式,其中包括胡志明提出的访中共中央派遣军事顾问团援助越南的建议。当时.毛泽东主席郑重而不无幽默地说…  相似文献   

20.
在共和国呱呱落地、百废待兴之时 ,毛泽东却毅然抽身 ,于1949年12月16日对苏联进行了访问。而围绕毛泽东访苏这一问题事前所经历的一切 ,真可谓好事多磨。中共自建党以来就与苏联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不过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都一直没有机会访问苏联 ,更谈不上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特别是与斯大林的谋面了。出于对苏联革命的向往和对斯大林的崇敬 ,出于通过直接的沟通获取苏联方面对中共的理解并进而得到支持和援助的良好愿望 ,毛泽东自解放战争以来就一直希望能够访问苏联。大概在1947年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