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短讯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召开政治工作会议 在庆祝航空工业创建45周年之际,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召开了首次政治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总公司成立以来全行业政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分析了当前航空工业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了27个单位开展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讨论和明确了航空工业“九五”期间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任务。党组书记、总经理朱育理对努力开创航空工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要把用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航空工业作为高科技的战略性产业是否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呢?对此人们的认识似乎不完全一致。一种观点认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正在呈现垄断化格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世界航空工业正在走向全球化。持垄断化观点的人们可以列举的事实包括:干线客机已被波音、空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1架空客A380"--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一句为化解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偏见的比喻,却着实道出了中国航空工业人的尴尬。说这话的2005年5月,中国刚刚购买了30架空客飞机,包括5架A380。多年来,民机采购已经成了我国平衡与发达国家贸易赢余的手段。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航空工业50多年来,依然没有真正成为中国工业的支柱产业,国家不得不进口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充当平衡国际大宗贸易的"砝码"。航空工业是一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对于幅员辽阔且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而言,这一产业的繁荣作用关键。如何在1999年航空工业重组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走出目前依然深受困扰的体制,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整个工业乃至现代化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8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因军费削减、国内币场萎缩,原有的市场已远远拉动不了自身航空工业的需求。这种趋势促使着各国航空工业迅速向全球化发展,其势之猛使许多曾威震一方的寡头垄断公司和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都变得不堪一击。全球化的发展已把世界航空工业带进“超强竞争”的新时代。在世界航空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美、欧许多企业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兼并或合并,雪球越滚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传统的竞争准则或规则(如反托拉斯法)都被抛在了一边。“超强竞争”时代给世界航空工业带来了许多新特点。例如,由于…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业绩和基本经验,新中国航空工业50年所取得的成就,就是生动的例证。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相当规模和基础的高科技产业体系,整个航空工业共为国家提供了15000多架飞机,55000多台发动机,17000多枚战术导弹,目前部队航空装备90%以上是由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航空工业。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0多年,不断积累并形成了本行业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航空工业企业已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脱胎,但是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依然束缚和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对我们加快行业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困扰的主要方面 亲缘化的人际关系。"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曾是我们航空工业系统职工一句献身国防事业的名言,它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无私奉献。但是,数十年的繁  相似文献   

7.
程青 《瞭望》1991,(15)
从1951年到1991年4月17日,我国航空工业走过了40年的不平凡之路。这40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修理、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飞机,艰难而又成功地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发展成为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能够成批生产飞机,武装空、海军和装备民航。同时还促进了国内的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的  相似文献   

8.
处在战略机遇期的中国航空工业身负重托: 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成飞")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主要基地、航空武器装备出口主要基地和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先后研制生产了歼教-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战斗机。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员工的作  相似文献   

10.
歼十壮军威     
歼十的成功研制,不仅使我军得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更使我国航空工业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重新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系列论述,思考航空工业正在进行的改革与发展事业,使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国家级大型军工企业集团,作为航空工业的“集团军”,一定要做落实“三个代表”的典范,扎扎实实走出三个创新之路。 首先,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航空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航空工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航空科技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在军用飞机领域,具有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空空多目标攻…  相似文献   

12.
歼十飞机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歼击机,其研制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里程碑式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以生产军用飞机起家的中国航空工业,遇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军品订货下降,工厂普遍开工不足;国门初开,中国民航飞机市场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世界航空工业巨头们纷至沓来;在民用飞机的研制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隔着20至30年的差距。 机遇,风险,困难,希望……在历史与未来的衔接点上,何去何从? 前不久,我们叩潼关,入秦川,在西安东北70公里处的阎良采访时,耳闻目睹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航空工业在积极开发民品、为国内技术改造提供先进设备的同时,正努力开拓民用飞机零部件对外出口加工业务。目前,中国航空厂家已先后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等10多个航空技术先进的国家生产了100多种民用飞机零部件,签订合同金额达1亿多美元。一批航空企业获得了国外航空厂商的信誉,正逐步成为可靠的国际承包商。开拓和发展航空产品加工出口业务,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形势的需要。近几年航空工业部提出了“军民结合,以民为主,航空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民用客机、尤其是大飞机的制造能力是一国航空工业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但长期以来民机发展观的认识不清,使民机产业遭遇了几十年的曲折和坎坷。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航科工)于2003年5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集团的指示精神,推进战略结构调整与重组,建设主业突出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2月,东北邮电总局党组书记段子俊一见到李富春就被告知:“中央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要调你去工作,而且马上就组团到莫斯科,进行苏联援助我国建设航空工业的谈判。”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建设国防工业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不当军火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军事援助都是无偿的。1978年,邓小平同志多次听取军工部门和航空工业领导的汇报,他指  相似文献   

19.
以我为主构建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民族航空工业 5月11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终于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揭开了神秘面纱。中国商飞公司的成立,仅仅意味着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我们要走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2000年前航空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了“腾飞计划纲要”的总体目标。但是,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原有的分配模式、利益格局改革、变化,必然会带来职工心态的不平衡,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将会更复杂,各种矛盾将会更尖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这些就更需要我们进一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坚定地、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努力形成有利于航空工业实现“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