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人格培养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重点对人格的内涵,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以及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应扬弃"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摒弃"灌输填鸭"教学模式,践行"双边互动";并围绕自我修养、心理贫困、感恩情怀和健全人格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陕西省六所高校的3181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当前各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全人教育”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压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解读大学校园文化新现象:手机短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大学生手机普及率的大幅提高,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进而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待手机短信文化上,一方面既要以宽容的态度加以积极引导,对于一些渗透进校园的不健康的、非法的短信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抉择能力和免疫力,使之学会抵御种种社会诱惑,面对各种社会挑战。  相似文献   

5.
刍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和成才,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在深刻认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要求的基础上,从高尚人格氛围的营造、树立高雅的人格目标、统合大学人文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90后大学生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其消费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炫耀、享乐和从众的基本表征。该文基于文化侵略、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三类因素,对这些表征做出反思,并提出通过文化安全维护、社会教育补位、自我心理健全三方面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抵御消费主义文化霸权,重塑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90后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实现其健全人格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苑世芬 《学理论》2010,(17):187-188
随着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借网络世界而迅速地产生、传播,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信息与人格教育信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社会"热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赵坤 《学理论》2010,(16):217-218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自我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由自我认知、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方面组成。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开展自我教育,并结合外部监督修正大学生自我教育行为,促使大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张希 《学理论》2009,(11):213-213
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培养学生在自我认知之后形成悦纳自我,和谐发展心理、精神和品格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理论支撑、现实意义、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阐述“自我和谐”的内涵和外廷,彰显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孙键 《学理论》2015,(8):108-110
健全人格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民办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其人格的培育工作也呈现积极、良好、上升的态势,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且认同度并不高,民办高职的学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歧视与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给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价值观多样化态势下和多种思潮影响下的今天,探索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问题的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现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心理疏导机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建构的一些举措,以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于杰  朱爱华  石晶 《学理论》2013,(23):383-384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思想及心理上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应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治理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理念。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解除贫困生心理困惑,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校园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提升他们的个人发展能力,为他们营造和谐的成才氛围。  相似文献   

13.
范忠烽 《学理论》2009,(8):164-165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创新政治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为坐标,创新专业教育机制,构建良好的智育环境;以健全人格培养为基础,创新思想品德教育形式,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对象、培养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需求。明确管理目标,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情味的柔性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和德行教育,加强科学技术、人文素养、业务知识、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立足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育人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都是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4)
2014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处于相对弱势的女大学生,她们受过较高的理论教育,同时,也具有思想行为单纯、社会阅历简单、依赖性强、追求新鲜感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弱的群体性特征,加之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使得家庭、学校、社会对于安全教育重视度不高,这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缺失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长沙理工大学在校女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方面的现状与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我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培养安全防范与危险应急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海龙 《学理论》2012,(32):281-283
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三是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五是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六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七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2)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单纯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和自我利益的满足,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从高校的角度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缺失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如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5)
把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心理疏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全人格的现实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曹兆霞 《学理论》2014,(2):263-264
对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从培养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建立积极社会系统三方面着手来应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6)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为构建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模式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利用自编的"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表",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增强途径、外部动机内化途径等方面,对大学生入党动机进行调研分析,进而提出构建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