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红群  龙佳解 《传承》2010,(6):156-157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古老的传统节日孕育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其贴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保护并弘扬古老的节日文化,对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纽带。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提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可行性途径,可以使其发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可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孝道至上的伦理道德观,重亲情讲和睦的家庭观,祈禳和解的责和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深厚的家国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丰富的礼仪与礼俗文化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继承、弘扬传统节日的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普遍喜欢我国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不够全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理解深浅不一,部分学生青睐西方节日;传统节日文化缺乏转化大学生情感的条件和环境,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表现乏力。营造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环境,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网络建设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文化现象,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内涵与价值元素。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认同、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现代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面临着观念的淡薄化、活动形式的单调化、文化寓意的庸俗化和西方节日的冲击与挑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保持固有民族特色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要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增强传统节日的群众参与性与文化形式的丰富性;要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传统节日运作模式的革新与节日文化品牌的打造。  相似文献   

6.
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均成为法定假日。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军队要抓住国家调整法定假日的有利时机.深人挖掘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积极搭建利用传统节日搞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在激发官兵爱国情怀、提升官兵人文素质、构建和谐军营、培养高尚情趣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使传统节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千百年来代代相承演变而形成的民族文化标志。传统节日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传递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记忆,凝聚着广大民众的深厚情感和精神寄托,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要对全民族共享的节日文化记忆进行不断挖掘与重构,激发其本身的活力,让传统节日赋予现实生活以新的能量,夯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8.
段伟 《传承》2011,(25):58-5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开封市紧紧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节会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开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9.
谭舯 《黄埔》2012,(6):90-92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以引人入胜的活动形式和极富价值的人文底蕴,深深地嵌入各个时代的生产生活,成为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传统节日依然具有广泛基础和盎然生机,在增进民族认同、加强社会团结、扩大文化影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凝结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洋节"的甚嚣尘上,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重续传统节日的文脉精华,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优秀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擅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教育缺失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是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日渐失落的原因.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功效,更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节日节物是节日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意义生产"的特殊载体.节俗活动和节物也可看成主体的一种"言说"行为,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端午节历史上一个重要节物--"端午索"就极具性别修辞意义和符号指述关系.社会生产和分工是端午索确立女性修辞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前提.端午索的修辞意义及其指述关系大致可分为夫妻指向的符号意义和母子关系的符号意义.这两种修辞意义及其指述关系既存在共同点,又具有差异性.深入研究包括端午索在内的众多传统节日节物的性别修辞与符号指述关系,对当今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之本,这方面媒体、学校教育、家庭、社区均有着重要的责任;二是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三是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这会对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历史的结晶。在大众传媒发挥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镜像反映。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包括广告)作实证分析,剖析媒体报道(包括广告)中政府、企业商家、市民以及媒体自身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及其行为,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样态,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与大众传媒的报道偏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欣 《人民论坛》2014,(10):181-182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窗口,是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当前形势下,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提升传统节日内涵,注重节日仪式构建,意义重大。政府主导,全民共识,形成合力,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李大明 《传承》2011,(3):60-6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可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孝道至上的伦理道德观,重亲情讲和睦的家庭观,祈禳和解的贵和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深厚的家国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丰富的礼仪与礼俗文化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继承、弘扬传统节日的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7.
民间年画的社会教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民间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品,是传统社会民间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惩恶扬善、寄托理想的一种特殊话语方式。民间年画的欣赏使用对象,大多为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年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文化认同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笙文化是苗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古老文化.在贵州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在祭祀活动中,它是祭器也是法师;在社会教育中,它是件具有语义性的教化工具,在文化生活中,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乐器,它以历史赋予的特殊身份和多种功能,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为当今贵州苗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意味着团聚、纪念、新生,通过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活动,我们能从祖先留下的节日遗产中,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泽,充分地领悟到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遗留下的宝贵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深切地体会到传统赋予我们的巨大文化力量。确立文化主体性,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在传承其核心主题与符号元素的基础上,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