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三畏 《法制博览》2010,(16):25-25
中国央视春晚直接把广告植入文艺节目中去表演,不禁让公众愕然。主事者回应说,他们植入的还“不生硬”。看这话说的,似乎问题在于观众不懂艺术,看到了不该看的。他们还在为这番收钱的“创意”洋洋自得呢,观众却来扫兴了。可是,不好意思,这不是生硬不生硬的问题。以文艺的形式表演广告,那就叫“广告”,把它归到广告里,才不生硬。  相似文献   

2.
黄仁宇 《法制博览》2009,(15):20-22
蒙古人以少数民族统一中国,非多数民族之福。只是如果他们真能以“无本身利害”及“不无端干预”的立场,扫除辽金南宋以来的积弊与苛政,却也不失为在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贡献。我们仔细读忽必烈的传记,无法断言他没有这样的心肠。他作的《下江南檄》就指责南宋的通货膨胀为苛政,他也曾下令,禁止买卖滥估价格,也曾将赋税降低。他之禁止军队滥杀戮,废止辽金以来的酷刑,革除了宋朝黥面的粗蛮办法,都具有改革者的作风。而且南宋以来有些地主收流民为客户,既把他们当作佃农,也把他们视为农奴买卖,  相似文献   

3.
干嘛要上班     
李鲆 《法制博览》2010,(8):61-61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垃圾都堆在家里,把污水随便地倒在自己家里的地板上,把家养的金鱼、宠物统统杀死,把培植的花草统统铲除,人们一定会说,这个人疯了!可是,我们一边把地球称为“地球家园”,一边却肆意地制造垃圾,把垃圾堆积如山,肆意地制造污水,把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肆意地破坏原始森林,使水土大量流失,使土地严重沙化……难道我们人类都疯了吗?  相似文献   

4.
卢琪荣 《工会博览》2014,(22):13-13
2014年.北京有23万从中学走进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怀着不同的心态.走出了校门:与此同时.北京还有126人,在7月19日这一天,举行了毕业典礼.拿到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样的毕业生,却有着不同样的意义。因为他们用自强不息的追求,升华了他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从此扬眉吐气.他们就是北京市总工会实施的“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行动计划”首批受益者。这126人,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激动得高声呼喊:我们也大学毕业啦!无不发自内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5.
姜华 《工会博览》2013,(34):25-25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转型,以及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进入各行各业,与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成长。表面上看,他们已融入城市。然而实际上,城市并没有从骨子里真正接纳他们。一方面,农民工迫切想成为城市一员;另一方面,城市却在各种利益面前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服务城市、建设城市,却享受不到城市应有的回报。在当前户籍制度、保障差异等根本矛盾不可能得到迅速扭转的情况下,工会在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能够做什么、如何做,才能帮助农民工更快融入城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里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海亮 《法制博览》2011,(10):35-35
一提到西方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人们都会把毕加索和布拉克相提并论,因为曾一度,因为他们形影不离,来往频繁,人们都认为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不过,他们之间却有不为人知的有关“阴谋”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7.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7):13-13
冷战思维预设了意识形态上的对与错,对那些意识形态教条家来说,如果真实世界不符合他们的想象,那么一定是现实错了。以此反观那些把改革的话语喊得震天响的各路专家学者,有多少人是在高昂着头叫卖一点可怜的西方教条,却固执地拒绝低头看一眼脚下的大地呢?  相似文献   

8.
崔欣 《工会博览》2013,(17):4-5
生命是宝贵的,而安全是关系我们生命健康的大事。它捍卫着我们的生命,维护着我们生存的权利,为我们注入无限的力量。没有安全的保护,缤纷的生命之旅就会结束。平日里,那些默默无闻的职工,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付出种种艰辛;他们用耐心、细心和诚心,换取生产的安全运行。在全国第12个“安全生产月”到来之即,我们走到他们的身边,记录下他们平凡却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9.
“橘子红了” 11月的北京,天气阴冷,有这么一群人却在热忱地忙碌着。他们有不同的职业,却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称作“独立候选人”或者“自荐候选人”,他们要参加的是北京市区一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在北京。已经10余年没有上演这一幕了。全国人大一位局级干部向记者表示,“眼下(自主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的)时机基本成熟了。”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与忘却     
刘茂胜  潇风 《法制博览》2008,(12):39-39
我们有了计算器,扔掉了算盘。我们学会了使用鼠标和键盘,却丢弃了笔。我们了解了神通广大的互联网,并下载了很方便的读报软件,早晨或者是傍晚,却忘却了安静地阅读一份报纸的乐趣。我们从电视和食谱书上,了解了各种五花八门烹饪美食的方法,厨房设备也越来越高科技了,然而,我们往往又不知道今天该吃什么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一个肮脏的小秘密。所有外国来访者都知道,但却对其他“洋鬼子”保密。因为担心回国后被同伴们嘲笑,他们虽然看到了,但谁都不讲。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我认为现在是说出真实情况的时候了。玻璃杯子,中国人是不是受悠久历史的影响,他们不刷洗杯子?不对。他们还是刷洗的。他们是把杯子和其它餐具一块放入自来水中冲洗,不使用肥皂。这样刷洗杯子的办法甚至还在电视上播放过。我们当时在重庆,大家看了都捧腹大笑,并且到处寻找没有手印的干净杯子。这是寻找金羊毛吗?朋友,寻找金羊毛并不难,因为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刘萍 《法制博览》2008,(22):9-9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在2005年秋天的一天,有两个情绪低落的少年在加州的一个林场里玩,恶作剧地点燃了那片丛林,他们想象着火警们灭火时的慌乱和焦灼,得意不已。  相似文献   

13.
王春瑜 《法制博览》2009,(19):20-22
在李自成看来,既要彻底打败尾大不掉的明朝统治者,又要战胜关外和四川与他争夺天下的满族及张献忠强大的军事力量.由他混一字内,君临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思想动向,我们从李自成进京后的一系列言行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既没有派重兵去山海关外防御满兵,也没有派强大的武装继续讨伐明军。他把在北京获得的大量金银财宝,用车队川流不息地运回茁安去,而不是用于强化农民军,以坚守北京城。他匆匆忙忙地在满汉地主阶级联军压境之际,举行登上皇帝宝座的仪式,然后却立即率兵撤出北京。  相似文献   

14.
来信     
毛寿龙 《南风窗》2012,(1):18-18
"中产"只是火鸡不是凤凰读了《南风窗》记者李北方的《"中产阶层社会"梦想的暗淡》一文,觉得我们社会的前进总像是在努力地爬上长颈鹿高高的脊背,却不记得先做一架长梯。梯子是理性的秩序。可以让人们在权利和义务的梯次上稳定地上落。然而在中国,已经爬上去的人不想要梯子,因为他们没想过要退下来,也不想让其  相似文献   

15.
程文华 《工会博览》2005,(19):18-18
读者兰小姐在来信询问:我于2002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制药厂工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去年9月份劳动合同期满后,我辞职到另外一家企业工作,要求把档案转到本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但那家制药厂却一口拒绝了,我多次找他们协商也没有什么结果。由于档案始终转不出来,我因此失去了参加技术等级考试的机会,影响了我的工作和进一步发展。请问:他们有权扣留我的档案吗?我应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来信     
《南风窗》2012,(1):18
"中产"只是火鸡不是凤凰读了《南风窗》记者李北方的《"中产阶层社会"梦想的暗淡》一文,觉得我们社会的前进总像是在努力地爬上长颈鹿高高的脊背,却不记得先做一架长梯。梯子是理性的秩序。可以让人们在权利和义务的梯次上稳定地上落。然而在中国,已经爬上去的人不想要梯子,因为他们没想过要退下来,也不想让其  相似文献   

17.
子辉 《法制博览》2011,(5):52-53
很多教科书都把“居里夫人”奋斗半生发现了“镭”的事迹作为励志教材,却很少揭露出,这个“励志”偶像的一生是怎么样地遭受着不公正、歧视、打击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走进石景山区老山街道社区文化大厅内,只见一群京剧票友正在排练京剧选段.他们的一招一式颇有专业的味道,也吸引了前来欣赏的居民.他们就是首钢京剧协会的成员.对于这些平均年龄65岁老人的自娱自乐,他们无奈地说:“以前,我们是把京剧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甜蜜地快乐着.现在,我们仍然是把京剧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是苦涩地快乐着.”  相似文献   

19.
爱情现实说     
人正处于热恋,是最有侵占性的。热恋中人都止不住要抓住朋友没完没了地诉说自己的恋情:把对方说出花儿来,缺点也是优点,优点更是隆重,情人完美无缺。听别人诉说恋情,基本上属于白搭工夫,因为这种题材是不容讨论的;请热恋中人来聚会,纯属浪费空间,因为在他们眼里,谁都不存在;替热恋人着想,是白贡献大脑,人一热恋,都是把脑子挪到裤裆里去了,跟他们说话等于面对半个大脑。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下大雨的傍晚,《南风窗》的几位编辑到广州天河的百福广场吃饭。就在我们下出租车、准备抱头冲进酒店时,两位陌生的年轻人在车门前撑起了伞。他们把我们送进酒店,然后说想要跟我们认识认识。这两位我们原来以为是酒店服务员的年轻人,就是寿险推销员。我们己经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说的一句话却令我们一直难忘:“《南风窗》真的很不错。”为了那一刻的感动,我们决定要写写“保险人”。在广州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本刊两位记者分别采访了两位优秀的寿险推销员。他们,真的很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