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九年冬周恩来去苏联就医这是他在此期间与邓颖超到国际儿童院看望中国学生时的合影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  相似文献   

2.
从首都机场到北京市区的路上,有一条军用电缆,虽然没有埋入地下,但也隐藏在大树杈背后,一般不易发觉,却被周恩来看见了。有次送柬埔寨的宾努亲王去西北,飞机起飞后,周恩来叫北京市和民航局的几位负责人一起到二号楼开会。会前,周恩来对紧挨着他坐的吴德说:“来机场的路上,有一条裸露的军用电缆,你看见没有?”吴德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没有看见。”周恩来侧转身,面对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你呢?你看见了吗?”吴忠也笑得不那么自然,晃晃脑袋:“我也没注意到。”  相似文献   

3.
1965年6月4日到8日,周恩来总理应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的邀请,访问了坦桑尼亚,我作为工作人员有幸随同前往。专机在巴格达机场突遇险情建国以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以及宋庆龄、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多次租用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访亚非欧14国,历时72天,行程十万八千里,却是租借荷兰航空公司的“波罗的海”号飞出去的。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都有同感,老坐着别国的飞机出访,心里不是个滋味。周总理曾感叹地问我国民航局领导:“什么时候我能坐我们自己民航的…  相似文献   

4.
漂泊异国十二载由于过度劳累,陈昌浩终于病倒了。首先是胃病复发,久治不愈。当时延安缺医少药,无法根本医治。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骑马时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中共中央于8月20日作出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医治。同时毛泽东也批准陈昌浩可以携陈祖涛一同去苏联治病。8月27日,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在延安机场登上飞机。同行的还有陈昌浩、李德以及周恩来养女孙维世、陈昌浩次子陈祖涛、高岗之子高毅与陈伯达之子陈小达。张琴秋也到机场为陈昌浩送行,两人依依惜别。飞机于当天飞抵兰州。一周后飞抵新疆首府迪化。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对祖国、对人民有着强烈、执著、丰厚的感情。在处理同志、战友、夫妻关系方面,也是很值得称颂的。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为“金属块事件”赔礼道歉, 周恩来从飞机上拍电报给“楼外楼” 周恩来到杭州,只要时间允许,总要忙里偷闲到“楼外楼”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安排客人到“楼外楼”吃饭。三、四月间,草绿春深。周恩来、贺龙陪同外宾到杭州,在“楼外楼”举行宴会。菜肴上过“叫花童鸡”、“葵花迎宾”后,又上来了周恩来很喜欢的“双味脆梅”。周恩来照例站了起来,给在座的中外宾客一一夹菜,然后自己夹了一块慢慢咀嚼起来。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他在“文化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笔者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他胆小怕事、软弱可欺;也不是他盲目愚忠、推波助澜;更不是他留恋名位、明哲保身。要探讨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为,必须从他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家品格中寻求答案。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中…  相似文献   

7.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这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四人帮” 阴谋“组阁” 的美梦终于化为泡影。但是,“四人帮”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挖空…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李达结束“守寡”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党,但他一直在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工作。 1939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曾托李达的学生、历史学家吕振羽看望并征求李达的意见:是否愿去延安。李达当即表示:“只要有一碗饭吃,我就愿意去。”由于周恩来出国治病,吕振羽便将此话告诉了中共  相似文献   

9.
对周恩来率领南昌起义军南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周围来率领南昌起义军南征是不是“打城市、争海口”的“方向错误”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通过考察当时南昌起义军所处的历史环境、南征的全部过程,联系周恩来的思想变化发展,文章提出:一、南征是从当时客观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二、南征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有益尝试;三、南征军事失利不是南征决策的必然结果。周恩来率军南征的思想和实践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冷月 《党史文苑》2002,(3):9-13
周恩来对祖国、对人民有着强烈、执著、深厚的感情。在处理同志、战友、夫妻关系方面,值得称颂。下面整理的是几则真实故事。为“金属块事件”赔礼道歉周恩来从飞机上拍电报给“楼外楼”周恩来到杭州,只要时间允许,总要忙里偷闲到“楼外楼”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安排客人到“楼外楼”吃饭。1957年三四月间,草绿春深,大雁南归。周恩来、贺龙陪同外宾到杭州,在“楼外楼”举行宴会。菜肴上过“叫花童鸡”、“葵花迎宾”后,又上来了周恩来很喜欢的“双味脆梅”,周恩来照例站了起来,给在座的中外宾客一一夹菜,然后自己夹了一块慢慢…  相似文献   

11.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这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的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9,(2):55-56
1955年4月11日.周恩来欲搭乘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发生爆炸。后经证实那是一起严密的暗杀事件,目标直指周恩来。那么暗杀计划是如何顺利实施的?周恩来如何幸免于难的呢?  相似文献   

13.
在革命圣地延安,至今仍流传着一代伟人周恩来的许多轶事。透过以下几个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我们既可以看到艰苦岁月中革命领袖的音容笑貌,也可以看到一代创业者的博大胸怀、奋斗精神和高贵品质。它们能给我们今天的人以无尽的教育和启迪。 遵守制度一丝不苟 1940年2月下旬,周恩来从莫斯科治病返回延安。经过多日的行车,大家都感到十分疲劳,希望早点到达驻地。当汽车驶过三十里铺时,大家神情格外兴奋,都在瞭望宝塔。 一个随从人员对周恩来说:“我们快到七里铺八路军兵站了,到不到‘检查站’去?”周恩来说:“让所有的车辆,一律开到兵站,进行登  相似文献   

14.
一生的谈判,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赢得了成功与未来;谈判的一生,周恩来又将对立双方的谈判演化为一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富辩于理,以理服人。’‘事实”胜于“雄辩”,“以理”才能“服人”,在谈判中,周恩来“摆事实”实事求是而又层次分明,“讲道理”寓碑于理而又逻辑严谨,言与群自然成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力吉雄辩。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有理”、“讲理”、“讲透了理”,就可以“以理服人”了。“以理服(’只是周恩来的谈判作风,并不是他在每一次谈判中都能达到的谈判结果.眼蒋介石还有中印边境…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94,(2)
周恩来拒吃“特殊菜”周恩来爱吃南方各种绿叶蔬菜,绿得越浓吃着越香。一次中央在杭州开会,当地交际处的同志知道了这一事,就在周恩来离杭的前一天,提来一筐菜。"不行,不行!"在场的工作人员几乎同时摇头摆手地说。但第二天上飞机时,工作人员成无功发现飞机上放有...  相似文献   

16.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17.
周总理逝世已经20年了。抚今追昔,人们更加怀念他。 周恩来同志在道德风范上是大家公认的比较完美的典型。这一点不仅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倾倒,也赢得了国外众多人士的由衷钦佩。这实在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光荣。 然而,周恩来决不是一个超阶级的“好人”,更不是深得中庸之道的“好好先生”,而是一个有高度原则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一个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体现无产阶级新道德新作风的典范人物。 周恩来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物?他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关系,可以用周恩来对毛泽东“忠心耿耿”4字来概括。正如索尔兹伯里指出那样:“直到1976年生命终结之时,他都未对毛的领导提出任何异议。”“从遵义会议以后,不论他担任何种职务,实际上他都充当了毛泽东的参谋长。周毛的这种关系,也是中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 和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士一样,周恩来对毛泽东怀着真诚的崇敬,他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多次说过:“我们的北京机场随时准备迎接鸠山首相、重光外相的飞机降落。”尽管鸠山一郎有意促成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但是,由于日本外受美国的压力,内受执政党亲美反华路线的制约,鸠山内阁对周恩来的建议未能做出积极的响应。这一等,就是16年。当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的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时,以首相身份来访的第一人,不是鸠山一郎,而换成了田中角荣。田中角荣成为完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划时代的日本首相。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倪志福为周恩来设计的椅子 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倪志福被卫生部负责人叫到了解放军305医院周恩来的病房。走进病房,倪志福看到周恩来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消瘦了许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色憔悴。 周恩来说:“倪志福同志,我一天到晚只能坐在这把椅子上,很难受。我想请你帮我设计一把椅子,像飞机座椅那样,靠背可以放下来.让我能够躺一下”倪志福说:“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