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课题“入世对首都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及马列课教学对策”的定量问卷调查,本文着重分析了入世以来首都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人生追求及社会生活状况、职业理想与成才观等的具体表现及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掌握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念教育及引导的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择业观20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晔 《北京观察》2003,(2):58-59
这几天,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特别多,毕业生们都想抓住寒假前后的机会,铆足了劲儿找个好“婆家”,但什么是满意的工作已不能简单地由一个“好”字代替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则成了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大多数青年在找工作时仍然是服从国家分配。当时青年的这种状况与所受的集体主义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社会地位”,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现在在外企有较高职位的王先生回忆说,他是1982年毕业的,当时大学生全部  相似文献   

3.
三代人三种职业路 石一是武汉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原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的她在大一下半年选择了将专业调整为经济管理。家在武汉的她最后选择去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年薪五万起。她说,他们院到外地银行、外企签约的同学,平均每月七八千元。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一次大解放,团干部能够与之相适应的动力来源有五种:一是目标动力。团干部的目标一是体现在职业分工上,二是体现在信仰追求上,三是体现在事业成就感上。目标动力大都取决于团干部的“三心”,即责任心、自尊心、上进心。  相似文献   

5.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白云中国每年毕业六七十万大学生,今年有近九十万大学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其工作的艰巨性可想而知。对每个大学毕业生而言,不是担心失业,而是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比以前更加务实。他们最希望去的是沿海特区...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大改组和结构大调整,传统的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中小企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当前不少大学生依然抱着"非大型国企、外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不去"的择业态度,不仅使自己的就业道路越走越窄,更直接地加剧了大学生群体就业的难度。而另一方面,不少迅速成长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却面临着"很难招聘到足够的应届毕业生"的尴尬。为此,无论是企业界人士还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呼吁大学生应该选择去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来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任武 《现代领导》2011,(2):45-45
美国:公务员是“弱势群体” 在美国,由于待遇偏低,政府公务员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理想职业。美国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的兴趣普遍不高.愿意报考公务员的只占3%左右。大多数公务员抱怨自己的待遇比私营企业员工差得多。  相似文献   

8.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是当前对中专学生加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引导中专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于他们取得好的学业成绩,顺利进入其职业生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十分必要。我们每一个中专德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己任。一、影响职业理想的因素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的一种追求。职业理想则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职业生活中追求的奋斗目标。青年人的职业理想,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还要受外来因素的制约。首先,要…  相似文献   

9.
<正>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要着眼与新时代这个大命题,结合当前的各项任务目标去部署我们的具体工作。鉴于这个前提,我主要围绕"新时代"这个新论断,阐释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当前面临的形势。一、认识新时代(略)二、走进新时代(略)三、适应新时代认识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是为了服务新时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二、大三的38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3项压力源的发生频率都在14%以上,其中为未来担忧、就业压力、个人成就感缺少、学习压力发生比率在40%以上;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纬度上高于男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其他因子纬度上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每年的外企人才招聘会是最火爆的,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我的几个朋友就是参加几次招聘会后相继去了外企。“城”外的我问及他们去外企之后的感受,朋友们几乎众口一词:对人的重视。他们说,在原单位,虽然领导对自己也很不错,但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却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而刚一到外企,主管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就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提出职业发展和培训计划,让人感到很受重视,对职业前途充满信心。如何开发人才资源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一直是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孜孜以求的,也就此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制度,如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这是美国一个主要的网上职业登记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年轻人和不安于现状的人的工作态度进行调查时得出的主要结论。在全国3000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和最近毕业的人中,当问及他们的职业目标时,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说,与经济因素相比,他们更重视生活方式。当问及他们最想得到何种福利时,35%的人说“灵活的工作时间”;股票期权列第二,有19%的人选择这一项;排在第三的是两项更贴近人身自由的福利:更多的假期和家居远程工作的能力,各有13%的人选择这两项;有12%的人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疗计划。只有9%的人最优先考虑一份“高额签约奖金”。对…  相似文献   

13.
张旭 《中国保安》2007,(3):18-21
近年来,社会对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如警察、教师、外企白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等)心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保安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状况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应引起切实的重视。保安职业风险高,工资待遇低,劳动难度大,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不及时  相似文献   

14.
▲年轻白领加盟蓝领渐成时尚 据《工人日报》报道,最近,中国人才热线对全国11个省市的几千名年轻白领(其中一半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重个人发展和前途胜于重薪酬”,他们中许多人已不在乎去国企还是去外企,是当蓝领还是当白领,是进写字楼还是进厂房车间,只要适合自己发展,便是最佳选择。而由教育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中国大学生择业首选的排在前30名的单位大多是企业,而且许多人早就做好了进班组、下基层当蓝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大学生择业首选企业为目标,有如下的理由。其一,适合自己发展的便是…  相似文献   

15.
将父母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群体界定为二代大学生,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对其社会适应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如下:大部分二代大学生高中时就读于重点中学,并且更容易进入重点大学(211和985高校);在学习层面,二代大学生学习态度得分不高,逃课行为较为普遍,尤其是公共课;在工作层面,二代大学生工作意愿不强,毕业之后以出境读研深造为主;在生活层面,二代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较高,不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问题;在情感层面,二代大学生精神健康状况良好,并且大多数正在恋爱或者有过恋爱经历。  相似文献   

16.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指导 职业理想是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个人奋斗目标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行为,反映出人们对职业的价值观。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年华和多梦的年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被动或无奈地选择了职业学校,并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目标,对将来就业的复杂性和艰难程度并不太了解也比较盲然,自卑感强,对未来信心不足,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让学生从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入手,结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观、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说明职业理想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我们调查了广州医学院152名学生,从中可见大学生的心态:一、政治上期望改革开放、追求民主参与。学生们对当前社会、学校开放改革的热点问题,都采取积极态度,反映出他们“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理想。从表一可看出:  相似文献   

18.
<正>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下,秉承"立足民政、服务社会、关注实务、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近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教师成功立项省厅级以上纵向课题22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47篇。学校学报共刊发民政与社会工作类论文145篇,按影响因子排名,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学报中稳居前五名。(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做个好的班主任呢?本人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总结为五句话。一、给学生树立一个目标,让他们主动去追求。人如果没有理想和目标,就会空虚,就会混日  相似文献   

20.
童昕 《北京观察》2004,(12):29-30
《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工作是今年首都的一件大事.目前,修编草案已经完成,正在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生态环境保护"被引人注目地列为此次修编重点之首."生态"二字反复出现在修编文本的各个部分,如重点修编内容、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策略、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等等,令"生态北京"的前景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