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仇旭辉 《共产党人》2012,(7):17-18,30
正实施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规划,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也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确保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自1998年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
葡萄产业目前已经成为红寺堡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红寺堡区目前葡萄产业还存在着规模不大、产量不高、融资困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瞄准高端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强化品牌战略,争创一批宁夏葡萄酒名牌名标产品;培育一支一流的技术队伍和营销队伍等无疑成为红寺堡区打造宁夏优质酿酒葡萄“精品区”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宁夏红寺堡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国内外新能源发展趋势。只有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才能保持红寺堡区可再生能源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2,(10):60-61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扬黄扶贫生态移民开发区,扬黄水资源紧缺,农业灌溉矛盾突出。近年来,红寺堡区按照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发展"一高三优"农业为总目标,  相似文献   

5.
红寺堡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历经14年移民开发,为"十二五"生态移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多年来,红寺堡区大力弘扬"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精神,把最好的地段划拨给移民居住,为移民建保温房、低碳房,不增加移民负担。在"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上出实招,建立宁夏黄河善谷核心区,成为慈善事业的发祥地,以善引商,以情引商,招善天下,惠及移民,让移民能挣钱,有事做,红寺堡区生态移民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
仇旭辉 《共产党人》2012,(15):14-16
红寺堡区是宁夏异地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也是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的先行先试区。贯彻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自治区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切实加速产业集聚、扩大对外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努力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3月的春风吹过宁夏山川大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脱贫攻坚战场又传捷报: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3个国家贫困县和红寺堡区1个自治区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仅剩西吉县1个国家贫困县。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人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宁夏人社部门尽锐出战、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输血”“造血”并举,为宁夏脱贫攻坚贡献着人社力量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4,(21):16
宁夏移民博物馆文物首次鉴定系全国第二大移民博物馆宁夏文物局近日组织专家对宁夏移民博物馆馆藏的207类784件文物进行了认定,鉴定三级文物21类53件,其他186类731件为一般文物。位于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宁夏移民博物馆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博物馆,主要展示宁夏移民历史和红寺堡移民开发建设光辉历程,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自2013年年底建成以来,该博物馆一直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已接待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自治区提出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构想,探索扶贫助残新模式,在宁夏沿黄河两岸、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建设慈善园区,实施优惠政策,吸引慈善企业,为残疾人和特困群众提供就业,以造血式扶贫的方式,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黄河善谷"的核心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慈善产业园里已经聚集了一批企业,最早入驻的是宁夏汇川爱德服装有限公  相似文献   

10.
正吴忠市地处宁夏中部,九曲黄河穿境而过,自古享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1951年设县级吴忠市,1954年在吴忠成立河东回族自治区,同年7月,宁夏撤省归甘肃省管辖。1955年改为吴忠回族自治州。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撤州划归宁夏,1972年设银南地区专署,1998年成立地级吴忠市。2002年灵武市划归银川市,2004年中卫县、中宁县划出。吴忠市现辖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13,(3):4
正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主要搬迁同心、海原、原州、彭阳、西吉、隆德、泾源7个县(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困难户。2011年2月当得知有15名小学生因家庭极其困难即将辍学时,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公司团委倡议和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结对助学活动,以实际行动体现大唐人的慈善关爱之情。2011年3月,该公司团委联合红寺堡区团委,在南川乡奕龙希望小学隆重举行了"和谐大唐、爱心助学"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12,(14):58-59
正红寺堡区位居宁夏中部,为吴忠市所辖区,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正式设区,行政区域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2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61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经十余年艰苦创业,累计开发整理水浇地50万亩,异地搬迁安置宁夏南部山区8县移民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十余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扶贫政策扶持下,红寺堡区20万移民沐浴党的阳光,艰苦创业,实现了"荒漠变绿洲、沙丘起高楼"的伟大壮  相似文献   

13.
四月,红寺堡区花红柳绿,和风送暖,生机盎然。20多年来,红寺堡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上稳定移民23万余人,并且逐步摆脱贫困,令世人刮目相看。2020年,自治区批准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这只是决战脱贫攻坚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20,(6):52-53
3月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会议研究决定,批准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3个国家贫困县和红寺堡区1个自治区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了总结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目标,本期在“脱贫攻坚”栏目刊登红寺堡区、原州区脱贫攻坚的做法,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1,(24):6
<正>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200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行政区划总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3乡2镇55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总人口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8%。近年来,红寺堡抢抓自治区"六个百万亩  相似文献   

16.
吴忠市地处宁夏中部,北部利通区、青铜峡市为川区,南部盐池县、红寺堡区、同心县为山区。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境内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吴忠市各县区均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程,特别是经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地区,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2,(14):57
正吴忠市红寺堡区南川乡,坐落在宁夏的南部山区罗山脚下,行政区域面积66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45729人,耕地93477亩。设施农业、黄牛养殖、构祀产业、酿酒葡萄已成为该乡4大支柱产业,2012年以来,南川乡基层组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2,(16):58-59
太阳山镇地处吴忠市红寺堡区东部,总占地面积1360平方公里,是红寺堡区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乡镇,有移民3.96万人,耕地15万亩。近年来,太阳山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的罗山脚下,有一个叫红寺堡的地方。这里街道整洁,村庄秀美;这里人心思进,祥和安宁。"中国葡萄酒第一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产区、全国首个慈善产业园……昔日蛮荒之地,今天生机盎然。17年来,在扶贫开发的滚滚浪潮中,在23万回汉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红寺堡成为扶贫开发的新样板。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也是全国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2月28日,全区文化扶贫工程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总结表彰会在红寺堡区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清出席会议并讲话。赵永清指出,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文化扶贫工程贫困地区60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这项工程的圆满完成,凝聚了全区的智慧和力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面貌焕然一新,体现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补齐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提升了贫困地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