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2,(21):3-3
他们,送走最迟的一米晚霞,迎来最早的一丝晨光,不管是春夏或是秋冬,永远彰显着挺拔的巍巍脊梁;他们,总会用自己最坚定的信念弹响成长的音符,用最真实的行动守护一方安宁和一片厚望;而他们的英雄事迹总是感人肺腑,无畏精神令华夏儿女频频动容。如今,又见过去岁月如歌的年轮,让我们着眼于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卷,歌咏那至善至美的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2.
在盲校创业的历程中,有那么一批老教师,他们平凡而又默默地耕耘着,正是因为他们的无悔付出,才使盲校走过了最初的艰苦岁月,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如今,这些教师都老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时候,不由得想到这些老教师,想到他们给我很多人生的引领,想到和他们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3.
十月的凝思     
十月了,十月让人想到收获,想到飒爽的风,想到红叶,想到生活中的一个个圆满。十月该是让人们庆贺的日子,然而也是让人们思念的日子。一片叶子落下了,一群叶子落下了。一棵大树的生长,需要无数的叶子的飘落,金黄或者鲜红铺满了厚实的沃土。在某种象征里,如果大树代表国家、社会和生活,叶子呢,不由得不让人想起那些因公殉职的中国警察。在共和国第52个生日里,我以大树的名义,向他们致敬。风张扬着他们为这大树所付出的每一个日夜,每一片绿阴直至热血。人民不会忘记。且知道,在他们落下之后,更多更新的叶子会重新簇拥而起。因…  相似文献   

4.
眺望后方     
眺望后方张立波编者按:许多年来,我们已经听到、看到太多的公安民警的流血牺牲,却很少走进他们的家庭,探知他们英勇牺牲、因公致残以后的日子,他们的妻子、儿女、父母的生活图景。这是一篇饱蘸着血和泪的报告文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不同寻常的人生画面。他们在失去...  相似文献   

5.
李小青 《中国保安》2012,(13):52-52
阅读《中国保安》杂志时,我读到一篇文章题为《为社区撑起一片蓝天》的文章,感悟颇多,第一个就想到了从小学到现在的雷锋精神,还有去年年底北京市刚刚公布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虽然文章里的主角只是社区里几个平凡的保安员,但就是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和汗水诠释了雷锋精神,践行了北京精神,他们是首都保安的骄傲,也是保安员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是因为茅于轼的介入,龙水头至今可能还是吕梁山区一个不知名的贫困小山村。茅于轼用自己的积蓄和亲朋的资助,从1500元开始,逐渐积累了近8万元资金,在他们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建立了“基金”——这曾是他们闻所未闻的词汇。7年的日子里,龙水头人用基金买来了牛、买来了种子,用基金看好了病、上起了学。在有些人眼里,几万块钱实在算不得多,而茅于轼却用它教会了村民许多东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从此走进小山村 茅于轼是江苏人,在1992年以前,他绝不曾想到,自己的晚年生活会和一群北方大山深处的村民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苑迪 《中国减灾》2008,(8):F0003-F0003
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的获奖作品中,摄影师用他们独特的艺术视角,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新疆大风吹翻火车、内蒙古遭遇沙尘暴袭击、山西遭遇严重粉法污染……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的恶果,值得人们深思,警示人们提高减灾意识,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提起库区移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失地、搬迁、无业、贫穷、救济,甚至上访、闹事,等等。然而,8月26日,记者在天峨县兴隆移民新村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9.
《炮打司令部》真真假假──本刊发表的一幅画作卷入拍卖官司●李建国谁也未曾想到,26年前,本刊封面发表的一幅画作在今天居然卷入一桩轰动海内外的艺坛官司中。大陆负有盛名的画家吴冠中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气愤地声称这是有人利用他的名声搞不道德的商业行为。这幅画名...  相似文献   

10.
说到民工,人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情景:破旧的衣衫,迷惘的眼神,为了养家糊口在城市里四处奔波……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民工(有人把他们叫做“80后民工”)的观念与老一代民工完全不同,他们中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只占18.2%,外出务工动因是“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在家乡没意思”、“羡慕城市生活”、“外出能够享受现代生活”的人共占到71.4%。  相似文献   

11.
周双林 《台声》2002,(12):46-47
我国宝岛台湾地区供奉的神灵大多是从大陆移植过去的。在这些神灵中,爱神庙和爱神崇拜可谓别具特色。比如,台北市的北投地区有一座爱神庙,大殿中供奉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家喻户晓。这是一对生活在汉代的才子佳人,从相识相恋,到一同私奔、当垆卖酒、贫贱厮守,这段传颂了千百年的佳话,感动过多少热恋中的男女。谁能想到,台北市的居民竟然热情而又执著地把他们当作爱神来供奉!走进庙门,迎面是一幅颇具警示意味的对联:“真情无人见,假情天有知。”仿佛冥冥之中有一位严厉的长者,时时提…  相似文献   

12.
由“南京大屠杀”想到的张百年1937年12月13日上午9时,侵华日军政入南京城。入城后,他们残酷杀害平民和俘虏。所谓“杀”,不必都用刀,因那样费进费力,皇军虽已学得了兽性,但他毕竟是人,没有这多的力气。所以,用机枪、用坦克炮一任自由,火烧、活埋、赶到...  相似文献   

13.
舒云 《同舟共进》2010,(3):47-52
1971年9月12日,是个平静的星期天。不要说一般老百姓没有想到,就是被卷进“九一三”漩涡中的黄吴李邱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即将发生震动新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当然更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天——从9月13日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了,接着是10年铁窗生涯。1980年开始审理“两案”时基本搞清:没有证据表明黄吴李邱与林彪的出逃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缔造新中国到建设新中国,一代代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书写了一幅激越沉雄的历史画卷,矗立起一座共和国历史的不朽丰碑。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构筑起共和国的雄伟大厦,用智慧和  相似文献   

15.
闲聊尿片     
在《人民公安》上谈到一篇题目是《尿片》的文章,作者说他在哥哥家帮助嫂子洗尿布,尽管他用汰渍洗衣粉把一片尿布洗了又洗,尿布洁净如新,然而当他无意中把尿布放到桌子上时,还是被嫂子扔回到尿布筐里。嫂子的理论是不管它洗得多么干净,它毕竟是尿布,不配放到桌子上。作者由此联想到了刑释解教人员,想到了人们对他们的歧视。作者说:一时的极端让他们坠入了深渊,但是当他们赎完了罪想要费尽全力地爬出深渊和常人一样行走于平地时,却往往会被冷言与白眼踢得人仰马翻。   这里,“极端”这个词儿用得太好了,它让人想到真理往前一…  相似文献   

16.
黎池 《湖湘论坛》2002,15(5):32-33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是在奴隶社会形成的,经过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实践和完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鲜明的个性。一、寓权威于神秘之中,“天人合一”是其外包装封建统治阶级推出德治思想,目的是为了用这种思想来统治人心,以巩固政权和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单纯靠“教化”、“身正”是不够的,还得树立一种绝对权威。这种绝对权威从何而来,在封建统治阶级自身影响力无法达到的情况下,他们便想到用一种神秘的东西,一种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难以说清楚的东西,来蒙蔽人民,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层枷…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精心策划铸国微征集国徽的工作是1949年6月与征集国旗的工作同步进行的,截止8月20日,共收到应征稿112件,图案900幅。由于投稿者大都把国徽误认为国标或国旗而设计,因而不理想,经评委会逐幅审议,竟没有一幅入选,怎么办呢?眼看已经再没有时间重新组织征集国徽图案的活动了。急中生智的周恩来,突然想到了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这两个高水平的专业设计单位,就特地请来这两个单位的负责人梁思成和张仃,当面交代了设计国徽图案的任务,请他们两人牵头,各组织一支由第一流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走进“五一”,似乎才想到尊重劳动者,表彰劳动模范;只有在“五一”期间,劳模代表才会出现在主席台上。在国人眼里,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笔者最近参加一个重点工程的竣工典礼,主办者一反常规,请在工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工人代表当主宾,为工程投入剪彩,领导则站在后面鼓掌。许多工人都被那场面感动得流下泪水。一线工人剪彩,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新风尚。 长期以来,工程开工竣工、企业开业典礼少不了剪彩庆贺这个精华的议程,每逢这时,站在前面的往往是各级领导,他们操起剪刀剪断红绸,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运筹…  相似文献   

19.
孙静 《现代领导》2009,(4):20-20
在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的龙华居委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时会上居民家串串门,他们是居民遇到困难会想到寻求帮助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居民区党员、社工、志愿者。他们凝心聚力为民生,为辖区内居民所称道。  相似文献   

20.
朋友,当你面对一座座建筑物拔地而起,一架架飞机翱翔蓝天,一排排钢架凌空而立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一名学习焊接专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作品出自于焊接工人的手下,是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技术,用自己睿智的头脑,用自己勤奋的汗水,点燃着焊接的火花,用焊枪描绘着祖国经济腾飞的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