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0,(4):28-28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市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继出色完成奥运会和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之后,为落实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朝阳区将于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近日,朝阳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员大会,动员全区党员干部及市民群众,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有2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镇党委、政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原则,积极探索创建文明村镇新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荣获“首都文明镇”、“北京市卫生镇”、“京郊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2009年,按照中央文明委、首都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北京市海淀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2,(2):15-15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通知,对北京市等60个“十一无”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予以表彰,同时授予长春市等30个城市“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创建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5.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创建首都文明区,在实现“五年上台阶”宏伟目标的同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而作出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房山区按照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产业友好、生态宜居新房山“三化两区”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五到位”“五提升”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和服从海淀建设大局,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活动为牵引,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创建内涵,为构建文明和谐新海淀,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连续多年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近两年,一年一大步,在2004年荣获首都文明城区之后,2005年,被首都文明委授予“北京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先进城区”.海淀区走出一条由“经济强区”向“和谐社会”跨越的文明创建之路。海淀区文明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功夫,树立“协调、促进、创新、奉献”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创建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和谐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二十一次助残日前夕,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黎各庄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内人头攒动、丝弦悠扬,欢歌笑语连成一片。这里正在举行金盏乡“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残疾人文艺汇演。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5,(12):F0002-F0002
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在“首都文明城区”荣誉的基础上,以群众性的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大会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深入宣传动品,精心指导策划,扎实推进基层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常规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创建理念,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整的工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神州     
《就业与保障》2006,(9):49-51
北京市海淀区启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北京市海淀区启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召开充分就业社区现场会,通过街道推荐、实际考评方式推选出符合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标:社区内95%以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等就业困难家庭得到就业援助,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社区内95%以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05,(5):F004-F004
近目,北京市海淀区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会议,区领导周良洛、王珍明,周来升、彭兴业、黄强、刘建朝,许健、关成启、贾沫微、郭庆利、赵建忠,刘永平及区文明委,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成员,街道、乡镇负责人,驻区单位文明委代表参加会议。中央文明办有关部门负责人、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党工委要求创建“和谐科室”,各科室必须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积极倡导机关干部做到五有,还积极开展了“六个一”活动。街道各科室都制定了具有科室特色的创建方案。居民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科室内部和谐氛围。党群工作部提出了协调好“六个层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9,(6):F0003-F0003
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建“和谐科室、和谐单位”及“和谐标兵”活动为载体,有效提升了民政部门在社会的整体形象,民政工作越来越多地成为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民政局在全区的考评排名中,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落后状态,连续三年获得了北京市民政工作先进区县表彰。首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本刊综合报道】11月27日,北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评审,这标志着北京市在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尝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创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  相似文献   

16.
为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国际会都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北京市怀柔区广泛开展“共建文明怀柔、打追国际会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针对目前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车辆乱停乱放等诸多不文明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13,(10):32-32
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考察北京市盲人学校时强调,特殊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使残疾孩子享受公平良好的教育。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为残疾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更有尊严地生活工作、实现梦想提供保障。北京市盲人学校创建于1874年,主要为视障学生提供文化教育、技能培养和康复训『练,涵盖从学前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等多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海淀“十大创建工程”是我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中央和北京市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策,实现“新海淀、新跨越”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F0002-F0002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抓手,致力于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文明的言行感染人,以健康的精神文化塑造人,不断深化师德教育、学生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科研兴校,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办质量一流学校,构建智慧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社区青年汇是共青团组织建在社区乡村、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终端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也积极引导了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北京市海淀区自2010年5月挂牌成立北京市第一家社区青年汇以来,已创建社区青年汇57家,按其内涵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公益实践类,主要依托社区(村)服务中心或街镇社区居委会建立,有41家,重点服务生活困难流动人口。二是健身休闲类。大部分依托健身俱乐部、社区休闲场所等成立,有11家,主要引领青年开展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