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论石油利益与“入世”后我国的石油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世界经济最主要的能源.由于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石油的作用已经渗透到整个国际关系之中,成为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中国加入WTO后,其石油需求和进口量将越来越大,从而石油安全的问题日趋严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东北非地区自2010年底开始并持续至今的政治动荡,强烈冲击着世界石油的供应安全。西方国家维护石油来源安全的手段使其陷入安全和道义的双重困境。西方国家一贯通过扶植、结盟甚至武力手段来保证自身的石油利益,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但是西方一味追求石油安全的努力,不仅难以保证持久稳定的石油供应安全,而且还陷入了双重标准的道德困境。比照西方,中国的石油来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不仅石油来源国脆弱、不稳定,而且中国维护石油安全的手段更加匮乏。为了提高石油安全水平,中国应适时调整能源安全战略,注重强化双边手段与开展多边合作相结合,依靠国家石油公司与发展国际石油公司相结合,减少对外依赖与开发替代能源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石油经济向石油金融化、石油竞争产权化趋势发展,将储采平衡和供需平衡作为石油经济安全核心的传统石油经济安全理论,已不能完全支持我国石油经济的安全发展。石油储备及石油金融化发展的不足制约着我国石油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石油经济安全,宏观上要健全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为国内石油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资源;微观上要坚持企业的竞争产权化发展道路、加强企业的金融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使中国越来越依赖海外石油,石油安全由此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的高位回落短期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经济安全,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加大中国海外石油的供应风险.为了应对海外石油供应的脆弱性问题,即对外石油依存度高、石油供应中断风险大以及应付供应中断能力弱,中国需要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进一步推动进口石油供应来源与运输渠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焦点之一在能源,而目前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使国家石油安全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保障石油稳定供给并不断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和消耗,是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重中之重,这离不开国家的战略支持、企业的开拓进取以及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6.
国际局势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及相关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以来,北非中东国家陆续出现国内局势动荡和政治危机,日本遭受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并引发核电站事故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源供应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短期上涨有限,但价格波动和震荡更趋剧烈;长期上国际石油消费将持续上升,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迅速加大。石油将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核心,因此在维护中国石油安全上,需继续坚持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关系、加强商业石油和战略石油储备、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加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和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7.
石油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的特殊武器。面对“油荒”,石油安全措施的出台已刻不容缓。其中包括开展石油战略储备;提高石油能源的利用效率;调整石油供给的世界分布格局;大力开展石油开采行业的国际合作;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利用国际期货、期权市场;能源替代工程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石油资源对于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中印石油战略合作对双方都有重要意义。中印石油战略合作既存在有利条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长远来看,中印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石油战略合作如:共同建立安全的能源运输线路和管道;在石油等能源领域的开发和勘探方面加强合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中印石油合作机构等以达到双赢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安全与能源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安全是近期国家能源安全的焦点。能源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由于我国石油自给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将多方位开辟海外能源渠道,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开发,进一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能源领域占领战略制高点,保障国际石油运输的安全,以期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石油安全密切相关。研究国家石油安全战略,不能不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反之,研究经济全球化,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一、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自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在未来的20年,我国将有更大的需求依赖进口解决。而世界石油供应和价格不确定因素很多,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我国石油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对国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国情相似,未来在加强国内勘探开发的同时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印度石油安全战略框架,对制定和实施我国石油安全战略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石油战略储备管理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走向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处于历史上对世界石油市场依赖的最大时期。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国家石油储备必须实行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及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分开运行的运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彻底改变了美国无需考虑石油安全问题的状况,使美国陷入了能源困境。从美国刚解密的档案文件来看,美国在石油危机期间及随后对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反映出美国针对石油危机所采取外交措施的针对性。早在石油危机发生前,美国就已经预测到石油危机的出现,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举措达到石油解禁的目的,保障美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4.
石油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同时又因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而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对象。中东是当今世界的“油库”,因此也成为世界各国首选和最重要的石油角逐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巨量的石油消耗,中国在获取中东石油资源的同时必然与在这一地区有着传统能源利益的美国产生利益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利益冲突作一个简单的分析来思考中国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石油战略。  相似文献   

15.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的一个突出话题。建设有石油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成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建设有石油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首先要了解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其次要了解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第三要了解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最后要了解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石油企业才会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石油峰值下的中国能源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石油峰值尚存诸多争论,但世界最后一滴石油肯定有采光的那一天。石油峰值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全社会对石油峰值的关注无疑有助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在石油峰值来临之前,中国能源战略要坚持走科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坚持多元化能源战略,立足国内,开拓海外。  相似文献   

17.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资源,随着产量的逐年增加和开采程度的逐步提高,达到一定的产量高峰后,将开始递减直至走向枯竭,这是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客观规律。中国石油必须自觉地把发展放在石油峰值的大趋势下,综合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不断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切实提升发展绩效,实现中国石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速度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中国石油集团面对油价、油源、油路和地缘政治风险,以及跨国公司的打压,艰难地谋求海外能源。但是中国石油别无选择,我们已经并将继续卷入世界油气资源领域的激烈竞争。在全球油气资源博弈中,非洲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新的焦点,也日益成为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拥有适当的石油储备日益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完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立法先行,建立和健全石油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储备模式;分步实行,循序渐进确保石油储备规模;减少单一品种依赖,促进石油储备品种多样化;放松市场管制,培育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主体;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布局规划石油储备基地;综合决策,建立多层次的石油储备筹资模式;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积极参与石油储备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未来20年,我国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依然呈增长趋势,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要切实加强国内勘探开发、实施海外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储备、大力节约用油,要通过发展天然气来缓解石油供需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