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2.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 10年了。 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 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永然公司积极推进两岸法律界人士的交往, 1998年邀请上海法学会组团访问台湾, 1999年邀请上海法制报社记者组团访问台湾,今年又准备邀请上海仲裁委员会组团访台。蔡总认为:这些年台湾人士到大陆参观很多,但大陆组团访台…  相似文献   

3.
廖翊 《台声》2002,(7):13-14
企业有如一棵树,其成长、壮大有赖适宜的土壤及天候;企业家在苦心经营之余,恐怕更多的考虑和顾忌在于企业的生存环境,因为这攸关企业的命运。这是记者日前在苏州采访时,台湾企业家对自身纷纷出走台湾、落户大陆的解释。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岛内对企业家大量出走台湾落户大陆,一直存在不同声音,反对者以各种理由、并试图祭出各种“法令”阻止其“登陆”,但未能奏效。拿苏州来说,迄今投资苏州地区的台商多达近3000家,投资总额约150亿美元,占祖国大陆台资总额的20%。近来,苏州下属的昆山市,其台资企业更以…  相似文献   

4.
受祖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潜力的吸引,台湾食品业无不看好大陆食品市场,近年来纷纷将经营重心转移到大陆。岛内食品厂商赴大陆投资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热潮,发展至今已成热络局面。台湾食品业上市公司中,“统一企业”、顶新集团已发展成集团规模经营的态势;另外“味全”、“卜蜂”、“中日”、“台荣”、“久津”、“大成”、“益华”、“福寿”在大陆投资事业皆已批量生产。1996年岛内多家食品厂商投资祖国大陆又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了群体台商逐鹿神州的形势。机会均等,大小企业争起跑一位北京台商说:“大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最近,台湾当局重提“南向政策”,鼓动台商投资东南亚国家,引起了台湾岛内外的关注。“南向政策”并非为了发展台湾经济 与李登辉的“南向政策”如出一辙。1994年,台商投资大陆出现了新热潮,两岸的  相似文献   

7.
李立 《两岸关系》2001,(4):50-51
最近,对台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一个亮点。记者看到,台商投资苏州已成燎原之势,台资企业到处呈现出生机一片。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台资企业有20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102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54亿美元。去年,苏州市吸引台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市新批台资企业428家,合同利用台资26.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8.
赵郁美 《台声》2000,(2):11-11
最近以来,台湾业者普遍认为:大陆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台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刻不容缓,他们呼吁台湾当局放弃“戒急用忍”及两岸“三不通”政策,协助台商抢攻大陆市场。台湾“建大工业”董事长杨银明、东弟台商协会名誉会长叶宏灯等近日指出,现在台湾当局对投资大陆限制太多,阻碍了台商发展脚步。随着大陆“入世”后市场逐渐对外开放,预期台商加工贸易为主的经营形态将会改变。当局“戒急用忍”的僵化政策应尽快扬弃,努力营造两岸和谐关系,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台湾学者侯家驹发表文章说,台商已因“戒急用忍”而丧失许多投资良机。…  相似文献   

9.
大陆台商诉心声──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仁访谈祝平,陆备,艳志苏州昆山市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仁先生,是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他在昆山工作、生活了两年多,从昆山具体的投资环境,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切身的体会和看法。前...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台湾最大的行业组织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开了《2002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据对在大陆投资的1674家(电子产业占70%)台商进行的调查,在对“台商眼中大陆投资何处为佳”的问卷回答中,位列前10名的城市中有8个属于长江三角洲,它们依次是苏州、无锡、  相似文献   

11.
他祖籍宁波.出生上海,幼年离沪随父母到台湾,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企业家;他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建筑研究所、台湾政大企管研究所,钟情于建筑业;他在不经意间来到了大陆西部,组建企业,开发房产,创办学校,被授予“河津市荣誉市民”的称号;他心系农民工,来到上海探索职业教育跨地区合作办学模式,为的是要让农民工有一技之长;他,就是被誉为第一个到大陆西部河津投资的台商吴朝辉先生。  相似文献   

12.
台湾“财政部”公布去年前三季度上市、上柜公司资金。回流仅0.63%,于是,有人据此认定台湾与大陆的经贸金融关系是“钱进大陆,债留台湾”。台湾《工商时报》的文章认为,这种看法忽略了近年来因投资大陆所产生的“贸易效果”及“大陆出货、台湾押汇”的三角贸易净收入,实在称不上是一个客观科学的推论。近10年来,台商西进大陆投资的确超乎想像,有74%的台商  相似文献   

13.
凌洁 《观察与思考》2008,(19):62-62
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仁在专栏中提到自两岸开通周末包机直航,很多去台湾的大陆朋友来到台北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20年前台商到大陆投资,看到的是满大街都骑着自行车;20年后,大陆客到台湾,会发现这里竟然到处在骑自行车。”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台湾?或许在看过台湾电影《练习曲》后,你的心中会有答案。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日常的,可以在粗砺的生活中看见温良恭俭的台湾。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实行限制性措施的“戒急用忍”政策,并不能阻挡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在经济利益和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台商纷至沓来,投资势头有增无减。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台当局核准赴祖国大陆投资案件为729件,比上一年增长了90.8%;投资金额为16.1亿美元,增长了31.3%。迄今台商赴大陆投资案累计已达15602件,总投资金额已接近100亿美元。台商赴大陆投资额已跃居台湾对外投资的首位。看好祖国大陆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是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因。由于祖国大陆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看好的经济成长地区,世界…  相似文献   

15.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新公布了一份大陆各城市投资环境与风险的评估分析报告,昆山所在的苏州市跃升为最值得台商前往投资设厂的地区,而群聚众多台商的东莞却榜上无名。华硕、明基、纬创等台商前往苏州市区和昆山设厂已成事实,原来扎根于东莞的台商  相似文献   

16.
范越龙 《两岸关系》2005,(12):32-34
台商向大陆产业转移已经经历了三轮投资浪潮,第四轮投资浪潮正在兴起,并且金融保险业成为重头戏。台湾金融业向大陆的转移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及在岛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所迫下自身生存的选择。入世后,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台湾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到大陆布局。近期在大陆的台湾金融业界将以服务大陆台商为主。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台商首先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形成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第一波”投资潮;台商的“第二波”投资浪潮仍以“珠三角”和福建地区为主,但投资领域转向…  相似文献   

17.
台商快马加鞭前进大上海2001年12月底,大陆发表了一项统计数字,显示近来台商在苏州投资的脚步极快,已达台商全部在大陆投资额的20%。以台湾高科技中下游厂商往上海周边移动的速度,令人震惊的是,仅10年时间,从上海市以东的浦东到苏州以西的吴县,方圆120公里左右的区域内,累积数百亿美元的投资。最早一批到上海发展的台商,是以小型工厂和房地产业者为主流。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乍见曙光的上海,以台湾经验做起房地产,另一方面是在北部的钢铁工厂。中部的工具箱工厂或南部的煞车线工厂老板们在上海的闵行、七宝、松江等郊…  相似文献   

18.
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祖国大陆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台声》2001,(4):22-22
尽管台湾当局一再试图以“戒急用忍”政策来阻碍两岸的经贸交流,但自 1987年海峡两岸开始民间往来至今,已有近 5万家台湾公司来大陆投资,投资总额达 3万亿新台币。近年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呈现大型化、高科技化及上下游集体化的趋势。许多台湾高科技企业受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前景吸引并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突破台湾当局的诸多限制,筹措巨额资金,加快投资祖国大陆的步伐,设立大型生产基地,为企业发展创立新的根基。 台商投资大陆 高科技产业的原因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初期,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多采用 “区域分工型”的经…  相似文献   

19.
1997年6月15日,来自台湾的30名学员郑重地从天津市叶迪生副市长手中接过“台商投资研习班结业证”,至此,由南开大学与台湾商工统一促进会共同举办的第三期“台商大陆投资研习班”圆满结束。到目前为止,“台断大陆投资研习班”已举办  相似文献   

20.
“南向”政策的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祖国大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种形势下,台商投资大陆的信心大大增强,台湾岛内形成了一股投资大陆的热潮。据统计,1991年台商投资大陆的批准额为8.4亿美元,1992年猛增为33.26亿美元,1993年为59.78亿美元。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当局于1993年7月提出了“南向投资”的政策,试图抵销台商“西进投资”的趋势,将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引向东南亚地区。统计资料表明,台商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额从1993年的8.84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39.85亿美元,1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