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巴西经济奇迹”曾为举世瞩目。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西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就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探索过程中,美国驻巴西经济使团提出的寻找国家经济发展“瓶颈”、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思想,拉美经委会提出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制订经济计划的思想,以及在五十年代中期盛极一时而至今仍居重要地位的巴西发展主义思想,对制定  相似文献   

2.
巴西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国直接投资在巴西工业化中的作用与影响如何,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对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略加评述。在三个经济发展阶段中的作用从独立至今,巴西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30年以前以咖啡为经济支柱的初级产品出口阶段;1930年至五十年代中期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初期工业化阶段和五十年代中期以后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阶段。在这三个不同阶段中,外国投资在巴西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巴西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覆盖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和苏里南等国家,总面积达550万平方公里,其中在巴西境内的面积为500万平公里,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60%。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时期巴西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为实现巴西在200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宏伟目标,1969年执政的军事委员会制定  相似文献   

4.
巴西国有企业的改造与整顿吕银春本世纪30年代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开始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促使巴西要求民族经济独立的呼声日益强烈,加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的影响,国家资本主义在巴西得到迅速发展,成了...  相似文献   

5.
独立后至20世纪30年代巴西经济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使巴西摆脱"外围国家"(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至70年代巴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同样也没有缩小与"中心国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处于第三世界。而同时期的美国在独立后开始实行保护主义进口替代,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工业,美国也由此在20世纪初期迅速成为"中心国家";至20世纪70年代全面自由对外贸易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中心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葛汉文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1):29-38,80
二战结束后巴西地缘政治研究的重点是巴西的地缘政治形态、国内治理、国际关系、对外战略等问题,实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是巴西地缘政治研究的目标和口号。这种研究通过鼓吹加强领土控制、促进国内治理、主导地区形势来实现大国抱负,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巴西地缘政治研究的思想基础源自经典地缘政治的观点与逻辑,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强权政治色彩,但巴西学者对缩小国内的地区差异、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有其独到之处。在建设一个"强大的经济和稳定的国家"的口号下,巴西地缘政治学者高度关注巴西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巴西的重在意义。戈尔贝里把使本国经济现代化和完成巴西的地缘政治目标视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地缘政治思想对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巴西的内外政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成为1964年军政权上台后巴西国家意识形态的支柱之一,在巴西国家大战略的制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巴西地缘政治思想提供的诸多政策手段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形势。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私有化的浪潮中,巴西作为拉美地区国家资本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大国,其企业私有化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一巴西的国营企业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当时,风靡全球的凯恩斯主义为巴西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经济思潮普遍影响着拉美国家。但是,出于巴西本国私人资本较为弱  相似文献   

8.
浅论巴西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与地区开发吴洪英巴西是一个幅员辽阔广袤、文化丰富多彩、地理千姿百态、社会经济复杂多样的国家,然而,这一切也铸成巴西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格局。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巴西整体经济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差距在新的层面上也有所...  相似文献   

9.
巴西、新加坡、香港、南朝鲜和台湾是最早实行外向型战略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20多年来,它们的经济发展较快,但也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经济脆弱,仍然依赖发达国家,两极分化严重。在90年代,亚洲“四小”仍可能维持一定增长率,巴西的经济则可能比80年代要好。  相似文献   

10.
巴西500年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牙占领巴西改变了业已存在的印第安人社会形态 ,导致与印第安人社会不同的巴西社会的形成。印第安人被征服 ,其社会发展秩序被打破是巴西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引进”黑人对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经济周期的变更与人口的流动致使经济重心相继转移 ,促成巴西社会形成与发展并使疆土得以实际占领。巴西人的国家意识因巴西社会的形成与经济发展而增强 ,最终导致独立国家的建立。随即产生由帝国到共和国的政治发展历程 ,并于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在 5 0 0年的历史演变中 ,巴西表现出诸多发展特征。时至目前 ,巴西虽然尚未实现现代化目标 ,但它已是世界经济 8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巴西工业从衰退走向复苏的原因焦震衡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工业飞速发展。1956~1960年和1968~1973年的两次经济飞跃,使巴西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农业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80年代债务危机的...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中国家的危机与IMF的结构调整措施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的主要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深刻的货币、金融危机,其经济受到了打击,其中有一些国家难以恢复到成长轨道,陷入了长期经济停滞。80年代,许多中南美国家都发生了外债支付危机;90年代在墨西哥、东亚(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发生了大规模的货币、金融危机。前者发生了被称为“失去的10年”的深刻的经济危机,而后者、即印尼、巴西、阿根廷连实  相似文献   

13.
巴西是拉美地区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地实现了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巴西的城市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巴西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城市化的转型,并在21世纪头10年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巴西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小城市依托某一区域经济和政治中心城市而发展的独特现象,以此形成城市群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贫民化的"边缘化"城市和贫民窟并存是巴西建设现代化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问题及无地农民问题在巴西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巴西城市化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存在的问题也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仅仅依靠城市化难以改变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无法避免城乡之间贫困人口转移的趋势;城市化进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贫民窟和"边缘化"城市群的形成;城市建设和公共社会政策应兼顾不同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4.
沉重的外债负担是阻碍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债务问题,拉美国家在80年代都相继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经济调整,但它们所作的努力除使个别国家的债务有所缓和外,多数国家至今仍没有摆脱债务负荷的困扰。以巴西为例,自80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各届政府虽然进行了付出巨大牺牲的经济调整,但8年后的今天,巴西的债务问题不仅没有相应的缓和,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巴西政府所追求的缓解债务和稳定经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均未能实现。外债总额由1982年的750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1210亿美元,增长61.3%;偿债能力下降导致1987年2月和1989年7月  相似文献   

15.
巴西和非洲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种族血缘奠定了巴非关系发展的基础.巴西独立后长期优先发展同美洲和欧洲国家的关系,非洲在其外交战略中处于次要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起,巴西逐步就对非政策作出调整,尤其是近年来,将优先发展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和非洲的政治、经济关系全面提升,进入历史上最密切时期.巴西在对非合作中十分注意策略,有其独特之处,受到世界舆论的好评和非洲国家的欢迎,值得我国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巴西经济 巴西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人口1.9亿,2008年巴西GDP达到了2.89万亿雷亚尔.从地域上来看,东南部的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和里约热内卢的GDP占全国的50%,与中国一样巴西也需要大量发展内陆经济;第二经济大区是南部,包括南里奥格兰德州、巴拉那州和圣卡塔琳娜州.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改革的时代,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和类型的国家,都经历着程度不同的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此间,巴西也正经历着艰难的变革历程。1985年,巴西军人政权向文官政府的民主过渡,以及由于政权更迭而引起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是这一时代潮流的突出反映。  相似文献   

18.
面对80年代巴西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巨额外债的严峻形势,1990年3月执政的科洛尔政府制定了指导整个90年代经济发展的“新巴西计划”,对巴西的工业和外贸政策作了战后以来空前深刻的调整。“新巴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业和外贸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它将对巴西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新政策”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在巴西工业化进程中外国资本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巴西的制造业部门大多是靠外国的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自60年代起,巴西历届政府对引进外资制订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当前,巴西正在进行广泛的经济调整,外资政策的改革无疑是经济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战后至70年代末巴西外资政策的演变在此期间,巴西对外资的管理基本上经过一个从放任自流到利用限制并举的过程。这一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进入90年代,其经济形势仍无明显好转迹象。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6%,人均产值下降8%,工业生产下降8.9%。1991年虽略有好转,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人均年产值下降1%。恶性通货膨胀有所减缓,从1990年的1795%降至1991年的460%,但仍高于其他拉美国家。失业率1990年为10.3%,1991年上升至11.7%,全国失业人数已达300万。1992年,农业生产获得了增长,工业仍处于萧条状态,月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0%以上。由于1992年4月和7月巴西同有关国际金融机构达成了重新安排和部分减免债务的协议,债务危机有所缓和,但外债总额仍维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因此,90年代巴西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巴西经济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