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2月17日—3月28日,我园猛兽区猫科动物发生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变形杆菌病。1 发病情况我园猛兽区共饲养有狮、虎、豹等猫科兽6种28只,其中幼兽10只、成年兽18只。1999年2月17日,9月龄雄性美洲狮发病,以后美洲虎、东北虎、华南虎、美洲狮、非洲狮、孟加拉虎等8只动物相继发病。病兽性别雌雄各半,其中幼兽发病6只,发病率为60%;成年兽2只,发病率为11.10%。发病后经采用高敏抗生素配合对症、支持疗法治疗,治愈7只,死亡1只。2 临床症状病兽轻症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多卧少动,呕吐,排…  相似文献   

2.
上海动物园一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于1983年6月29日分娩一胎三仔,幼虎二月龄时头部皮肤呈现线条状脱毛。我们从幼虎脱毛部刮取病料镜检,发现均有蠕形螨寄生,经鉴定为蠕形螨属的一新种——虎蠕形螨(Demodex tigris)。 本文就虎蠕形螨的形态特征、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等情况作一介绍,谨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虎蠕形螨的成虫外形呈蠕虫状,分颚体、足体、末体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不同途径给佝偻病犊牛维生素D_3的血清学变化王贵,陈义,关铭(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白求恩医科大学)佝偻病是犊牛的一种代谢病,舍饲动物多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放牧动物多因磷的不足所致(Siegmund1973)。本试验的目的,旨在通过测定佝...  相似文献   

4.
南方某虎熊乐园驯养的孟加拉虎、东北虎和华南虎共60多只。为恢复其野性以便日后放归大自然,平时挑选青壮龄虎放入斗兽场,让虎扑咬活牛、活马直至将其咬死,牛马肉将直接用来喂虎。1998年9月份以来,发现个别虎上午斗兽时很凶猛,但到下午却突然栽倒在地,口流鲜...  相似文献   

5.
进行动物园野生动物疾病诊治、串笼运输、动物利用及生物学研究等工作,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保定问题。特别是猛兽狮、虎、豹等捕捉保定更为困难。国内近几年来用氯胺酮麻醉大熊猫已有成功的经验,而对老虎的麻醉,还未见有报道。我们为了找出一种对东北虎麻醉效果好、时间长、使用方便及安全幅度大的麻醉方法,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犬佝偻病的诊治犬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病,近几年发病呈增加趋势,据笔者对20多例病犬的调查了解,一部分是由于饲料中营养不全所致,而相当部分因长期拴于阴凉处缺乏阳光照射和运动造成维生素D合成不足或缺少所致,并不是因缺钙而引起的。其临床表现是病犬喜卧、异嗜、骨...  相似文献   

7.
壬寅虎年谈     
疫情胶着反复,新冠游离未远。辛丑憨牛谢幕,壬寅猛虎登场。寰宇寒风阵阵,神州白雪皑皑,虎影未见,而虎威先至也。众所周知,虎又称老虎,另有山君、大虫、於菟等别号,乃百兽之王,山林霸主。以生物学分类,虎属哺乳纲、食肉目,与狮、豹、猞猁和猫等同属猫科,其块头最大、能力最强,曾有亚种九,今仅存其六。而世居我中华大地者有身躯硕大、雄健威猛之东北虎和体型较小、匀称灵巧之华南虎。尤其是后者,其活动范围分布于中原及其周边一带,我国文献中现身之虎,即为此类。  相似文献   

8.
释舟然 《新青年》2008,(6):44-45
近来,无数人因为一张小小的华南虎照片在网络上大打"口水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有一位身材娇小的中国女人,正在广袤荒凉的南非大草原上为中国华南虎的野化而倾尽全力.  相似文献   

9.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珍稀物种之一 ,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以草食性动物鹿、狍等为食。野生东北虎 3~ 4岁性成熟 ,多在冬季发情交配 ,妊娠期 10 3~ 10 6d ,每胎产 1~ 5仔。目前 ,野生东北虎十分稀少 ,已达濒危状态。为有效地保护东北虎 ,我国各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 ,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6月 ,西宁市连续降雨 ,气温偏低。西宁市动物园 1只 11岁的东北虎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动物园兽医诊断为感冒 ,先后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鹧鸪佝偻病的观察崔恒敏,方小东,王德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00)四川省某珍禽养殖场饲养有山鸡、野鸭和鹧鸪等野禽。今年年初孵化育雏中有一批鹧鸪饲喂本场生产的雏鹧鸪饲料,于14日龄出现软腿、关节肿大、站立困难、跛行等症状,每天死亡6~1...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7月 2日 ,我园饲养的 1只雄性华南虎死亡 ,经诊断为恶性纤维肉瘤。该虎 1980年出生于重庆动物园 ,谱系号为12 7,同年运抵我园 ,入园后该虎生长发育良好 ;1999年初 ,该虎臀部左侧出现一肿块 ,以后皮肤破溃、体况渐进性消瘦呈恶病质至死亡。1 病灶情况病灶部位在该虎左侧髋关节的体表对应处 ,初期肿胀部突出体表 ,呈鹅卵大小、较坚实 ;在此期间该虎饮食、活动及排便均无异常 ,经使用抗菌消炎及局部药物处理后均无效 ,约 1月肿胀部自行破溃。经检查 ,肿胀部破溃边缘不收口 ,外缘表面鲜红 ,不时流出新鲜血液 ;创口内有盲囊腔 ,探查肿胀…  相似文献   

12.
第五回万金油横空出世保质量无往不胜胡文虎当时创制了5种成药。除万金油外,还有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止痛散等4种。胡文虎自己设计了以老虎为图案的商标,统称“虎标良药”。老虎在当地民间象征着祛毒镇邪之力量,而又与虎豹兄弟的名字相关。与此同时,永安堂中药铺也更名为永安堂虎豹行。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到处疾疫流行,医药短缺。然而,这全球性的不幸却恰恰为“虎标良药”提供了横空出世的机遇。经济萧条,社会动乱,人们患病没钱买药求医,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的“虎标良药”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为了便于对野生动物进行疾病诊疗、资源利用及科学研究等工作,近年来我国有关单位对化学药物麻醉做了不少研究。但一般只能麻醉几十分钟,最多也不过数小时,需要较长时间的麻醉运输还未见有报道。我们在对虎、豹、熊猫、熊等动物进行一百多次的麻醉试验和应用的基础上,1980年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欧洲棕熊的较长距离的麻醉运输。 (一)一般情况 欧洲棕熊(Ursusarc-tos)是国际上保护动物之一,可以说是最大的食肉类动物,一般体重250~350公斤,性情凶猛,力气强大,捕捉运输要比狮、虎、  相似文献   

14.
华南虎伊氏锥虫病病例报道极少 ,在我国仅见于南方少数动物园报道的病例。 1999年 10月 ,本园 10岁龄雌性华南虎发生伊氏锥虫病 ,发病后即对病虎血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同时镜检发现伊氏锥虫虫体。1 发病情况该虎 1990年出生 ,国际系谱号 2 16 ;1999年 10月 30日发病 ,当日即送到本院治疗。病虎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顿、两眼无光、呆立或伏卧 ,驱赶走动全身肌肉震颤 ,可视粘膜苍白 ,眼角膜混浊 ,结膜有出血斑 ;出现怕冷、流涕等感冒症状 ;病虎胸前、腹部、四肢和尾部出现水肿、淤血和溃烂 ;被毛无光泽 ,且易脱落 ;病虎头不停转向右侧 ,出现…  相似文献   

15.
肝硬变(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动物园动物的发病率较高。1988年12月,我园1只华南虎发生以呕血、便血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及生化检验,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和肝硬变,经系统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一)病史及临床症状 雌性华南虎,15岁,两年来体况欠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拉稀。 1988年12月2日上午,该虎精神稍差,无食欲,多卧,大量呕吐未消化的食物,其中有鲜血和凝血块约1000ml。病虎大便稀薄,内有少量红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将四咪唑药物用于驱除狮、虎、豹、熊猫、猞猁及禽鸟等动物的肠虫,效果良好。其有效而安全的剂量范围:东北虎和非洲狮每公斤体重为6~8.7毫克,金钱豹、云豹和猞俐每公斤体重为8~10毫克,小熊猫每公斤体重为6~7毫克,禽鸟类每公斤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乏酸性胃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胃粘膜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消化发生紊乱的一种疾病。主要特征频繁呕吐、肉质下泄、精神不振、活动减少。广州动物园饲养的 1只华南虎自 1999年 1月开始出现症状 ,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慢性乏酸性胃炎 ,经 4个疗程 (每个疗程 6d)的治疗 ,病情得到控制。1 发病经过及症状病虎为雌性 ,4岁。该虎自 1999年 1月初开始出现呕吐 ,呕吐时表现痛苦 ,呕吐物为未消化的 5 0— 10 0 0g肉块 ,并混有胃液和粘液 ;粪便稀 ,内含未消化肉块。以后该虎病情逐渐加重 ,吃进的肉块大部分未经消化…  相似文献   

18.
1991年5月上旬,石家庄市动物园大型猫科动物爆发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在数天内有华南虎3只、东北虎3只、美洲狮1只先后发病,经过对患病动物的临床诊断,粪便病原微生物学鉴定,确诊本次爆发流行的疾病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大肠杆菌病。发病经过我国虎房共喂养6只虎,其中:华南虎雄性2只,年龄均为6岁,雌性1只为7岁。东北虎雄性2只、雌性1只。均为未成年虎。另外1只美洲狮雄性,年龄为8岁。从5月4日开始6只虎、1只美洲狮突然先后发病。  相似文献   

19.
贵阳黔灵公园动物园一华南虎于1980年4月出现肠胃炎症状,拉稀便,呈淡黄色或褐红色,带粘液,用肠道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稀便历时数月,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虎渐进性消瘦,精神沉郁,嗜睡,减食。11月初症状加剧,呕吐,腹部胀大,整天左侧卧睡不起,可见因腹痛而颤抖,畏寒,粪中有未消化的牛肉块,尿黄而混浊。11月15日,用氯胺酮保定检查肋弓肝区,触之肝肿大而敏感,质较硬,虎于12月15日死亡。  相似文献   

20.
发病情况 我场在1983年给孕马日粮配给中,青贮玉米(代棒)饲喂比例过大,每日20kg左右,饲喂时间长达5个月。次年所产的56匹幼驹中,就有20匹出现症状程度不一的佝偻病,按递增月份,发病率依次为:14.29%,0%;14.28%,33.33%,81.82%,50%,66.67%。饲喂时间越长,发病率也就越高,病情也随之加重。1985~1987年,日粮中的青贮玉米杆减到每日7.5kg左右,佝偻病大为减少且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