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职务犯罪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强有力的较量,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的增强、法律限制的增多等给审讯带来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对在押职务犯罪罪犯进行调查问卷,对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原因、自我评价等进行了分析,侦查人员应运用使用证据、利用矛盾、情感影响、认知重构等审讯方法,完善审讯体系,破解审讯难题,提高审讯水平,充分发挥审讯在查办职务犯罪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激烈较量,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的增强、法律限制的增多、可用证据不足等给审讯带来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对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对审讯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及常用有效审讯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认为侦查人员应科学合理地使用证据法、利用矛盾法、情感影响法、说服教育法和错觉扩大法.  相似文献   

3.
在侦查讯问中,最核心的是促使犯罪嫌疑人在其心理活动中形成供述动机。只有供述动机产生后,犯罪嫌疑人才有可能做出如实供述。笔者在综合比较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内外因关系的原理,认为促使犯罪嫌疑人产生供述动机的因素分为两类:一是犯罪嫌疑人自身的因素 (内因);二是犯罪嫌疑人之外的因素(外因)。因此,侦查讯问的方式、程度及结果以两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务犯罪审讯主要面临着以下难点和问题: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增强、法律限制增多、缺乏有效的审讯方法、可用证据不足、侦查员的办案能力不高等。实践中常用的有效审讯方法主要有:使用证据、揭露嫌疑人谎言、同伙之间分化瓦解、情感感化攻心等。面对困难和挑战,侦查人员需要注重总结归纳审讯方法,提高审讯水平。  相似文献   

5.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和情境心理千差万别,但基于受贿犯罪事实的客观共性,又处于受审讯的相同环境,决定了他们在审讯期间产生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变化和发展有着相似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嫌疑人的具体心理特征,适当运用一定的审讯策略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  相似文献   

6.
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是指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过程中,全程采用规格化的信息载体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的一系列规范化制度。200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至2007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已经全面实行了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7.
讯问的目的是使犯罪嫌疑人形成供述动机,这就要求讯问人员在讯问中给犯罪嫌疑人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也只有在犯罪嫌疑人感觉到强大的心理压力时,才能变抗拒动机为供述动机,并如实、彻底地供述全部犯罪事实。因此,讯问人员使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给犯罪嫌疑人加压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和情境心理千差万别,但基于受贿犯罪事实的客观共性,又处于受审讯的相同环境,决定了他们在审讯期间产生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变化和发展有着相似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嫌疑人的具体心理特征,适当运用一定的审讯策略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  相似文献   

9.
用于审讯犯罪嫌疑人的场所类型、空间大小、室内装饰色彩、亮度及物品的摆设等都会对犯罪嫌疑人心理产生不同的刺激和影响。侦查人员在审讯前要精心选择审讯场所并巧妙地对其布景设计,从而利用环境效果来营造有利的审讯氛围,达到瓦解犯罪嫌疑人的精神防线,促使其如实交代自己罪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认时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类,即以抗拒动机为中心的消极心理和以坦白动机为趋向的交罪心理。分析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中临近供认阶段的心理形成、变化以及各种反应,把握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述时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诊断途径和诊断方法,巧用暗示、“超前反馈”现象,抓住种种“突然现象”等心理战术促使犯罪嫌疑人产生供述动机。  相似文献   

11.
(一 )讲究讯问艺术 ,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 ,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 ,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一要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制作完整翔实的审讯笔录。在讯问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和制作笔录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层层推进 ,做到“五清楚、五排除”。一是主体身份清楚 ,排除犯罪嫌疑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可能 …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侦查审讯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将相关审讯活动暴露于镜头下,对职务犯罪侦查讯问提出了更高要求。侦查人员在讯问前要通过深入初查全面了解涉案信息,并制定详实讯问方案。讯问之初要及时予以法律政策教育,并综合运用人情感化、测谎技术以及适度出示证据等方式迅速突破。突破后还应积极寻求扩大战果,并以规范、清晰的笔录及时固定证据,同时严格执行"录审分离"、"录看分离"等政策,以应对嫌疑人翻供。面对嫌疑人的挑衅,侦查人员应冷静应对。  相似文献   

13.
(一)讲究讯问艺术,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 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侦查讯问过程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展开相互心理较量的过程。在这场心理博弈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侦查人员讯问策略的选择。侦查人员要从行动策略角度出发,可以通过讯问环境的设置,讯问人员的更换,异地审讯等技巧保持讯问的主动性,从而改变嫌疑人的心理结构,使侦查员的讯问目的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5.
焦虑是人的一种具体心理体验,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过程中基于焦虑往往会作出有罪供述。和供述动机、供述原因不同,焦虑是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体验。犯罪嫌疑人基于焦虑作出的有罪供述是其理性的行为选择。为了促使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供述,侦查人员在设计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时应当重视犯罪嫌疑人的焦虑体验。在具体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审讯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活动,审讯必须讲究策略,侦查人员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制定审讯策略。"情感感化"在审讯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侦查人员要选择好情感感化涉入的时机,重视通过正确运用情感感化的方法,实现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审讯目标。  相似文献   

17.
编制适用于我国的审讯策略感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在借鉴域外审讯策略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结合前期文献整理与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构建理论维度并编制初始问卷。以373名犯罪嫌疑人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选取369名犯罪嫌疑人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发现:警察审讯策略感知问卷共包含13个题项,由正面对质策略、指控性策略、信息收集策略3个维度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3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问卷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评估侦查讯问中警察审讯策略使用的有效工具,并用于审讯策略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8.
讯问的目的是使犯罪嫌疑人形成供述动机并交代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于政策与法律;案件的证据、嫌疑依据、犯罪相关信息;强制措施和羁押;讯问人员的能力和技巧;讯问环境;案件的社会关注度等。讯问人员在讯问中给犯罪嫌疑人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学方法,能为公安侦审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将已知事实符号化,再运用推理规则推出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犯罪嫌疑人;通过审讯人员向犯罪嫌疑人施加错觉信息的影响,把犯罪嫌疑人引入认知错误的概率误区,能促使犯罪嫌疑人供认犯罪事实;利用信息不对称使犯罪嫌疑人陷入“囚徒困境”利于各个击破,确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20.
探索犯罪嫌疑人在被审讯中临近供认阶段的心理形成、变化及各种反应 ,把握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认时心理的行为特点、诊断途径和诊断方法 ,这对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抓住审讯的核心 ,提高讯问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