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政欣 《人民论坛》2023,(20):98-103
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在理念上面临文物国际主义的障碍,在国际法上面临公约缺失溯及力、核心条款措辞模糊、适用范围有限、缔约国结构不平衡和监督履行机制孱弱等困难,在国内法上面临善意取得、取得时效、消灭时效以及公共藏品不可转让等障碍,构成一项世界性难题。作为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我国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系统工程中积极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一方面推进国内法治建设,健全文物追索法治体系,提升文物追索能力;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国际规则制定权,将筹建中的国际调解院打造成文物国际争端解决的新平台,为系统解决文物追索返还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调和与冲突:国内法视野下的文物返还"善意取得"适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既为文物大国,亦为文物流失大国,中国文物的流失状况每每令学者和收藏家们唏嘘不已,追索流失文物的状况与制度建构日益得到重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文物的追讨,因其公信力强成为文物返还中不可忽视的方式之一。文物返还是文物保护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民间收藏文物热的升温,国内文物交易中也开始出现文物所有权产生争议的情况。判断文物持有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该持有人占有文物的行为是否善意。无论是对中国国内还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返还而言,是否符合此项标准都是认定文物权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世界性的流失文物征约是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文物流失主要是由侵略战争与走私盗运造成的.中国海外文物征约势在必行.文物征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对侵略战争与走私盗运流失的文物应无条件征返,不以回购方式进行.海内外应共同协商共同征约外流文物,这是关系到民族文明价值评定与树立民族自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被走私出境,流失海外。文物走私不仅危害社会经济管理秩序,更对国家文化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作为文物来源国,我国应通过完善国内文物市场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区际双边刑事司法合作和国际多边刑事司法协助,做到全方位、多视角地预防和打击文物走私犯罪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华文化财产。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23日至3月22日)国内国家文物局坚决反对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2月2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通过一切必要途径进行追索圆明园流失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1,(24):27-28
海外上市的两种途径 一、以红筹形式上市: 二、中国的股份公司境外发行外资股。 红筹方式,通常是在境外离岸地设立国际控股公司,由该公司通过收购境内的实体业务公司的全部股权,并由国际控股公司在境外上市。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大都采取“红筹上市”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及有效监督体制的缺失,对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生极强的制约作用,并将其引入路径依赖。解决途径在于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构建外部监督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陆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求国际劳务合作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当前,拓展境外就业应尽快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制订“境外就业保障和促进法”,保障境外就业者权益;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制,成立“境外就业促进局”,建立“一站式”境外就业服务;设立“促进境外就业保障基金”;加速境外劳务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以境外就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境外就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夏厦 《传承》2010,(4):48-49
2009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49年纪念日,"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将对散失在国外的150万件圆明园文物进行影像资料的收集,以完善圆明园文物数据库建设。整个寻找流失文物活动的首站是美国,次站是欧洲  相似文献   

10.
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直接投资不断简化外汇管理手续,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境外投资,基本上适应渐进式改革开放的需要,但仍面临着境内机构和个人对加快放松境外投资步伐的诉求。应通过比较境外投资管理国际经验,进一步深化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一般通过双边或多边警务执法合作的渠道,采取引渡、遣返、劝返以及异地追诉等方式进行境外追逃。为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在境外追逃中的作用,应签订更多刑事司法合作条约和警务执法合作协定,尽快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法》,加强对执法办案人员的培训,建立国别刑事司法问题专家库。  相似文献   

12.
翟悦 《人民论坛》2014,(5):245-24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跨国犯罪、跨区犯罪、境外出逃等涉外性犯罪也日益严重,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顽症。文章针对境外追逃追赃国际警务合作的完善,提出了构建境外追逃追赃的民事诉讼机制、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引渡困难的问题以及与周边国家及相关的地区建立双边互信合作机制的构想,对追逃追赃司法实践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日本侵占中国文物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1931~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置国际战争法中保护文物的规定于不顾,在中国大地上恣意侵占、毁坏文物,在人类文明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战后,中国人民和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放弃过对被劫文物的追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遗产、保护古都风貌、保护地下文物是建设“人文北京”的重中之重。由于首都地下文物点多面广、分布复杂,加之地下文物保护意识淡漠、政策滞后、缺乏规划、勘查后置、保护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近年来地下文物破坏及流失严重。为此,提出如下意见.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交流》2001,(6):12-13
建立和实施国资流失的查处制度这是严肃经济纪律,制止国资流失,解决国资流失应得到追究的一项具有震慑作用的举措。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在工业系统率先出台了《国资流失案件查处的暂行办法》,对国资流失案作了具体界定,明确了查处机构的职责、权利;规定了责任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北京市基本建设开复工面积是历史最集中的时期,但地下文物流失现象严重。原因之一是近些年随着文物艺术品价格的攀升以及全民意识的提高,文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发现者私匿不报,收藏或出售,流失于社会;二是建筑单位怕影响工期加大建筑成本隐瞒不报;三是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7.
以境外腐败资产的追返机制的研究为视角,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应严格实现"对物的审判"与"对人的审判"的分离,将刑事缺席审判的范围严格限定为重大贪污腐败的贪官外逃的案件,同时将刑事缺席审判的功能不定位于解决定罪量刑,而仅仅是解决境外腐败资产的归属,即通过缺席判决来确认国家对被告人卷至境外的腐败资产的合法所有权,从而便于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视野下来顺利追回流失境外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8.
政策     
国务院港澳办公布香港澳门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金融类国企负责人年薪拟280万封顶,节能汽车补贴标准出台,中方不得回购非法流失文物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对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以从事永久收藏、展示和研究等公益性活动为目的,以接受境外捐赠、归还、追索和购买等方式进口的藏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为此,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暂行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公告2009年第2号)。  相似文献   

20.
于浩 《中国人大》2013,(3):47-48
2013年年初,一部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流失海外为蓝本的电影《十二生肖》,道出了中国文物的坎坷故事。通过电影,真品瓷器碎片和赝品碎片粘合在一起,就成了,可拍出天价的文物;一张大师的真迹国画,小心翼翼地揭成两层,就能以高价重复出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